林晨回到学校,与几位舍友打了个招呼就躲到角落开始看书。
林晨不愿意与别人走得太近,身边同学大部份是有钱人子女,平日里总爱攀比炫耀。宿舍里的话题无非是衣着、吃喝、玩乐,讲究如何享受。而他父母从来没给过他零花钱,不容他讲究这些。他的衣服一直比别人要老土陈旧。在小学中学还好,穿得差的同学还有不少。到了大学以后,周围的人看他时,眼神中明显带了鄙夷和不屑。他虽然不自卑于这一点,但也就不愿与别人作太深的交往。其实他有他值得自傲的地方,记忆力出奇的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文科课程几乎不用上,临近考试时看两遍课本就行了。就是数、理课程不容易自学,成绩会稍差一些。他能写一手标准的柳体,能画栩栩如生的工笔画,擅吹长萧短笛,拿起吉它也能弹唱几段,所以他自得其乐,心中自诩为才子也,——“不与众芳同列。”
现时大学的生活流行拉帮结派,追星遂美,赶时髦、跟时尚,唯有他与众不同。舍友知道了他的脾气,早就见惯了他老往角落跑,与孤魂野鬼作伴,也已见怪不怪。后来“通宣部”的魏部长知道了他会写一手好字,画一手好画,软磨硬套把他拉去专画宣传画。那以后他就常躲在画室画画,或为校刊插图,这是为党和学校做贡献,连不去上课也没人追究。他便乐在其中,但是他坚持不入党,不参与各种活动舞会之类的。 有一次林晨随手写了几个字,被好事者拿去参加比赛,结果得了全系毛笔书法第一名,此后又独自办了一次画展,平时的宣传栏和巨幅海报上也常有他的落款,因此在学校也就成了小有名气的“怪人”“艺术家”。
这一天晚上,下了晚自习,他看书看得入了迷,一直坐在教室角落看到快十一点,再不走就要熄灯,宿舍楼也要关门了,他收拾东西冲下楼去。糟了,下雨了,不大不小的细雨密密飘洒着,打得芭蕉叶沙沙得响。一阵风吹来,深秋的夜风夹着细雨,带着丝丝冷意。唉,不会有人送伞来的,淋雨吧,也许会得感冒,但淋雨也是一种享受,感受着冰凉的水滴打在脸上,可以直凉到心底,让人头脑清醒精神一振,所有烦恼与不愉快都一扫而空。林晨特意放慢脚步,享受这种感觉,离宿舍还有一段路,还有三三两两晚归的人大叫着向宿舍冲锋而去,他们不懂享受这种感觉。
突然间,冰冷的雨滴没了,是走到树下了吧?不对,这儿没树,林晨抬起头来,头顶是一片黑色,这是什么?正在林晨迷惑的时候,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一个温和、清脆中带着磁性,但有点不太自然的声音:
“都是同路的,一起走吧!”
林晨回过神来,是有人为他打伞啊,连忙回应:“谢,谢谢!”
林晨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在这唯利是图,道德与真理沦丧的时代;在这一个漆黑寒冷的深夜,却有一双援助的手伸向了一个孤独的行人。中国人的传统的美德还在维持它最后的一道防线,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已表现出这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观。林晨微微转过头去,他要看一眼这个善良的女生。
眼前是一双明亮细长的眼睛,在远处路灯的照耀下闪烁着智慧和温柔的光辉。眉毛非常的秀气,却不失英挺。她剪着齐肩短发,上面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发夹,此外没有其它饰物,显得整洁朴素。林晨不敢细看,低下头问道:
“谢谢你了,你哪个班的?”
9415,她回答。
林晨一呆,他很少关心周围的事,真不知这9415是什么意思,但又不好意思再问。
两个来自不同地方的陌生人,却意外地走到了一把雨伞之下,两人不敢靠得太近,保持着距离前走去。还好大部份人都已入睡,少数来去匆匆行人都没注意到这两个有些不自然的同行者。
可能是招生领导喝醉了酒,也可能是管住宿的老师一时糊涂,今年男生多了近一百人,男生楼住不了,女生楼却空了一层。所以林晨住的是女生楼某栋的第一层,有一个老伯每天守着楼梯口,不让狂蜂浪蝶往楼上跑。今晚,老伯发现了同伞而来的两个人,客气地道别后,一个走入了一层男生宿舍,一个走上楼上女生宿舍。
今晚,林晨的心感到很温暖,因为一个漂亮的女生没有原因,没有条件,没有目的,却为完全陌生的他挡风遮雨。
这是不是一个缘份的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