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陈易天与陶庆远见过礼,陶有元道:“陈小兄弟,你拿来的蜂窝煤非常不错,如果推广,必定很受欢迎,不知你准备怎样与我们合作?”
陈易天道:“我有两个想法,一是直接把这项技术卖给你们,另外一种方法则是参股。”
陶有元道:“这两种方法,第一种你打算卖多少钱,第二种方法又要怎样参股?”
陈易天道:“第一种方法,你们可以开一个价格,第二种方法,则是我们建一个蜂窝煤厂,你们出资金、地盘,我出这项技术,当然,因为大部分是你们出力,所以我只占小头就行,以后按股份多少分红。”
陶有元对陈易天所说的股份倒理解,想了想,道:“你愿意选择哪一样?”
陈易天道:“我当然愿意选择后一种,前一种只是短斯行为,参股才能细水长流,不过,现在我急需要钱,所以,我想,还是第一个方法为好。”
陶有元道:“我想问一句,綦南镇比我富有的人多了去,你为什么选择与我合作呢?”
陈易天道:“我当然知道你的资产只算是中下,但通过了解,你却仁义,而且讲信誉,实际上蜂窝煤的制造方法非常简单,只要见到就能制造,如果遇到没有道义者,只要见过蜂窝煤,就可以把我一脚踢开,到时我什么也得不到。”
陶有元眼中闪过一丝自豪,毕竟,商人还是以信为本,能得到别人的赞许,还是令人高兴的,道:“好就按你所说的第二种方法,我一次买断这项蜂窝煤技术,你想要多少钱?”
陈易天本来想参股,但现在却急需要钱,只能忍痛割爱,不过,反正他要发明的东西多了去,蜂窝煤只是最简单的一种,先找到资金,只要有钱,他就能制造出其余的东西来,想了想,说:“这个,我只能发现出这种蜂窝煤,却不知道它具体能带来多少效益,你们是商人,当然能计算出这中间的价值,你们开了价吧,我对你们还是信得过的。”
陶有元道:“这样,我用一百两银子买你这项技术如何?”说到这里,他补充道:“你说得不错,这个蜂窝煤非常简单,当然,说它简单也没有什么,什么东西在见到后都比较简单,在没有见到之前却很复杂,只是这种蜂窝煤本身的技术不高,极易摹仿,所以,它只能值这一点钱,如果蜂窝煤的配方复杂,不易摹仿,它就不止这个价了。”
陈易天点头表示同意,对于陶有无愿意给他一百两银子,他也感到比较满意,一百两银子,足可以让一家四五口人比较幸富地生活十年以上,如果再节约一点,生活二十年都没有问题。不过,这一百两银子,对于陶有元来说,却算不了什么,要知中国古代,民间商人非常有钱,许多大商人足可以称之为富可敌国,只是各代的朝庭都不知道怎么利用他们的资金而已。
陶有元在说出一百两银子时就在观察陈易天的表情,见他只是点点头,并没有意料中的狂喜,整个人显得非常沉着,好像根本没有把一百两银子放在心上一般,这一让他惊异无比,一百两银子,对于一个穷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他倒搞不清楚陈易天是对钱没有概念,还是出身高贵,见识过更多的钱,或者说,他的心志非常坚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当下,陈易天把用蜂窝煤和灶的模具设计、蜂窝煤的配方一起交给陶有元,这才满意地走出陶家。
出门后,陈易天看见谢栋也与其他人在一起,拿出三锭银子交给他,道:“谢栋,这是三十两银子,你去买大米、油、盐、蔬菜等食物,嗯,再买两头猪回去,我要让石凤山基地的人改善生活,另外,记得买一袋小麦麸皮、十斤绿矾、五斤碱和一辆板车。”
看着陈易天拿出的三锭银子,众人眼中都露出兴奋之色,他们已经穷得快疯了,哪里见过如此多的银子,一时间都呆在当场,直到陈易天再说了一声,谢栋才反应过来,连忙接过三锭银子,带着十人离去。
三十两银子可是一笔大数目,以陈易天以前看到过的资料,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相当于后世的两百元左右,这时由于国外的银两大量涌入,银两已经贬值,在清朝前期,其价值还要高一些,可能在三百元以上,也就是说,这三十两白银,就相当于后世的近万元,所以,这三十两白银,购买力是非常强的。
当陈易天等人拉着板车、赶着肥猪回到石凤山上,留在这里的人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陈易天前一段时间在后山划为禁地的地方弄了几天,出去后就买了这么多食物,再听到陈易天宣布明天宰掉一头肥猪,给大家改善伙食,刹时间,整个山上的人都沸腾了,而陈易天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威信又高了几分。
陈易天只用了三十两银子,还剩七十两,这七十两银子不算少,如果他与张月娘使用,倒是一笔巨款,但如果用在三百多人身上,却是杯水车薪,不过,有了这七十两银子,他倒可以做一些事。
晚上,吃过饭,陈易天趁天色还没有暗下来,带着张月娘来到后山,他准备制造味精。
味精的制造方法也非常简单,以陈易天以前看到的一段资料,原料只需要小麦麸皮(面筋)、盐酸、碱进行反应,再加以浓缩、烘干,就得到了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
三样,比较难找的是盐酸,但也不是不能制造出来,陈易天就记得一种简单的制造盐酸的方法,就是用氯化钠也就是食盐与硫酸反应,得到盐酸。
这中间又出现一个问题,食盐很简单,是现成的,但硫酸却没有现成的,所以,他又必须要制造出硫酸。作为硫酸,后世称为工业之母,几乎所有的化工产业都直接或间接与硫酸有关,陈易天从母亲那里学到过简单的制造硫酸的方法,用绿矾为原料,放在蒸馏釜中锻烧而制得硫酸。另外一种方法则是用沸腾炉焙烧硫磺制备硫酸。这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古时候常采用的方法。
有了硫酸,又有食盐,制取盐酸也就没有问题。
解决了盐酸,碱当然没有问题,再做一个简易的蒸馏锅,经过近十天的努力,陈易天终于得到了白色的晶体,正是谷氨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