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石凤基地(下)
书名: 回到清朝建后宫 作者: 蜀龙 分类: 耽美

        众人一听,顿时露出喜色,如果真的如陈易天所说,两个月后大家都能走出困境。

        通过商定,然后讯问所有人,大家一致同意所有人都迁到石凤基地去。

        第二天,陈易天找到余强,提出所有人愿意到石凤山那里去安家,余强现在也对过多的难民头痛,见到陈易天这一支难民队愿意离开,当然乐意,找到里正余江成,余江成当即开了证明,把石凤山及附近的地面暂时划给陈易天这支难民队,如果陈易天等人想拥有那里,还必须等他们有钱了再买去。

        有了官文,一切都比较顺利,余江成还资助了陈易天等人一些粮食作物的种子。

        中午吃过饭后,陈易天就带着所有人朝石凤基地行去,五十多里路,用了两个小时就走到,在下午四点过时,全体到达石凤基地。

        一行人上了山后,陈易天开始规划众人的住处,现在条件非常艰苦,只能暂时搭建茅草栅,等生活改善了一点后,才开始建住房。

        现在虽然有三百多人住在石凤山上,但却只占据了上面极少一部分地方,陈易天大体规划了一下,在东面靠山的方面,暂时不住人,而是准备作为以后的生产基地,也就是说,那里以后会划为禁区,作为他生产军备的地方。

        除了住人和留下东边山区的地盘,其余地方陈易天准备用来种植植物,他的计划里,如果这里以后被围剿,他可以在山上种地,自给自足。

        眼见一切安排妥当后,陈易天来到后山,在这里,他搭建了一个茅草栅,正好用来制造他想制造的东西。

        以后一段时间,陈易天并没有忙着制造蜂窝煤,他把这里的人分为几批,一批种地,一批去找吃的,最后一批则在搭建茅草栅。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还没有收获第一次红苕,但每天靠野菜、草根也能吃饱,李老实选了十多名对庄稼比较熟悉的人进入农业技术队,在农业技术队的指导下,红苕已经长出叶藤,只要再等一个月,就能成熟,到那时,就能减少找食物的人员,陈易天就能集中一部分劳力专业从事发明产品了。

        陈易天这一段时间也没有闲着,他带着人开始规划整个山顶,

        半个月前,因为条件有限,所有人都只是暂时搭一些草栅住下,但草栅不是长久之计,最终必须建造房屋。

        陈易天最终的想法是生产出水泥来,建一些楼房,这样少占地方,而且房屋坚固,但水泥一时间是无法弄出来的,只能暂时用木头、竹篱加黄土来建造茅屋,现在,食物还不算充足,大多数人都必须出去找食物,哪有多余的劳力来伐木建房。

        房屋虽然暂时不能建造,但规划却必须做在提前,他可不想房屋杂乱无章,屎尿到处都是。

        接下来,陈易天在找食物的途中,认真研究了一下这里的地质,结果令他非常满意,这里依然是铁矿、煤矿的范围,只是没有綦南镇那里的矿山掩埋得浅,开采起来费事一些,所以,那些矿场主都选择易开采的矿山,加上采矿的人也不多,所以,这里就没有人过问,这倒给了他机会,只要他腾出手来,就会开采这里的煤铁矿。

        另外,陈易天感到高兴的则是在这附近,还有其他矿产,其中就是他最需要的石灰石、石膏、萤石等矿,这些可是生产水泥的原料,水泥可是一个好东西,不仅民用需要,军事上就更是不可缺少,只要能生产出合格的水泥,他将是会是如虎添翼。

        这几天,陈易天觉得食物暂时不成为问题后,开始蜂窝煤的试验。

        烽窝煤的成份很简单,模具也不复杂很简单,几天时间,陈易天就用木头制造出来,当然,他的目的并不是用这个木头模具来大量生产蜂窝煤,而是想做一些蜂窝煤样品,然后再做蜂窝煤灶,这样,就可以拿去与人合作了。

        另外,陈易天还通知在矿场做工的黄义强等人,要求他们在工作之余要大量了解綦南镇的情况,包括各个矿场的规模、人员等等,他会按照收集来的情况选择合作对象。

        对于选择合作对象,陈易天也有一番考虑,现在,他处于极度弱势,如果所选非人,很有可能被合作对象算计,所以,他要选择的合作对象必定要忠厚老实,至少比较有诚信的素质,这样,才不会被人坑。

        对于石凤基地安全,陈易天暂时不用操心,这几百人虽然以老弱病残为主,但人人都见过残酷的杀戮,也与清兵清勇拼过命,他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生活,体力恢复了许多,实力更强,最重要的是他们经过重重艰辛才找到安身之地,谁要敢侵犯石凤基地,他们就会与谁拼命,可以说,这几百人对付几百清勇,也敢杀敢拼。

        有了这几百人作后盾,陈易天才敢把一些技术拿出来与人合作,不然,他还要担心那些商人黑吃黑。

        通过黄义强等人在綦南镇的打探,陈易天已经大体了解綦南镇上的有钱人,綦南镇上的有钱人也不少,其中以几大矿主为最,其余的就是其他产业的老板。

        陈易天选择一番,最后决定先去找高昌堂。

        高昌堂以煤矿为主,也兼采一些铁帮,实际上,这里的矿场场在开采煤或铁时都会挖到另外的矿,所以,几乎所有的矿场都兼采两种以上的矿石,只是有一样为主罢了。

        高昌堂的规模比起大生堂、通运堂和大庆堂来要小了许多,在这里,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矿场,矿工只有两百多人,矿主叫陶有元,今年五十三岁。

        陈易天看中他,是因为高昌堂比较仁义,矿工的待遇最好,而且很有信誉,虽然他的资产不是最多那一阶层,但却是陈易天需要的。

        陈易天又找会泥活的人按他的设计做了一个蜂窝煤炉灶,这才用简易的蜂窝煤模具做了几十个蜂窝煤。

        等蜂窝煤晒干后,陈易天使用一番,觉得没有问题,把蜂窝煤与炉灶用一个木制箱子装好,这才领着六个有体力的人抬着箱子到了綦南镇。

        陶有元的家就是綦南镇边上,陈易天通过黄义强等人的调查,已经知道这里。

        陶有元虽然不是大老板,但总算是矿场老板,房子还是不错的,看上去占地较宽,大门外还有两个石狮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