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棉布风潮(2)
书名: 我在现代留过学 作者: 要离刺荆轲 分类: 穿越

        

        傍晚时分,夷门坊,刘宅。

        昔日桑家瓦子中,迷倒万千人的上一代‘李师师’,如今正在煮着醒酒用的饮子。

        她抚摸着自己那已经隆起的肚子,嘴上忍不住的埋怨:“刑官人也真是的,次次都要请官人吃酒,却也不知顾惜一下官人的身子……”

        耶律琚卧在软塌上,看着自己的这个外室关切自己的模样,也看着她那已隆起来的肚子,忍不住心中一暖,道:“还是夫人知道心疼我。”

        “不过……”他正色道:“我也是无奈呀。”

        “须得为夫人母子将来着想。”

        李师师轻叹一声,然后命身边的婢女,将煮好的饮子给耶律琚端了过去。

        然后她坐到耶律琚身边,看着这个男人,将自己煮的饮子喝完,轻声道:“妾何尝不知官人为了妾母子着想的苦衷……”

        “只是……”她望着耶律琚,美眸流光,母性的光环在脸上浮现着:“妾不得不忧心官人的身子……”

        她轻轻靠上耶律琚的身体:“妾在这个世上,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官人了……”

        “若官人因为妾而坏了身子,妾将来又该如何是好?”

        听着李师师温柔的低语,耶律琚的内心,被完全打动了。

        他在辽国的妻子,只是政治联姻的产物,夫妻根本没有感情。

        甚至已十多年未曾同榻了。

        几个姬妾,美则美矣,却从没有人关心他。

        每次回去,她们都只想看到自己带回去的礼物和财帛。

        哪像这南朝的外室,会对他嘘寒问暖,会关心他的身体,还会挺着快要临盆的身体,为他素手调羹。

        最重要的是——有共同语言。

        能谈论诗词,品评文章,懂音律,会绘画,还能放下身段,认真服侍。

        于是,耶律琚感慨道:“我得贤妻,复有何求?”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张官府的文书,递给了李师师,道:“夫人看看,这是什么?”

        李师师接过来后,就捂住了小嘴,眼中更是隐约有泪珠在打转。

        因为,这文书是用着绫纸所写的。

        而在大宋,只有一种官方文件,会用绫纸。

        那就是官告院所负责制作的告身!

        而告身,除了文武官员外,还包括了内外命妇的诰命。

        李师师巍颤颤的接过来见着这绫纸上,用着楷书字体,写着标准的恩荫告身文字。

        给她的父兄的。

        全部为官,虽然是没有职权,甚至连俸禄都要对半折再对半折的六统官(本来就只有一半,王安石变法,又打了个五折)。

        可到底是官啊!

        “官人!”李师师泪如雨下。

        “夫人……”耶律琚轻轻怀抱住李师师。

        李师师靠在这个男人怀中,抽泣了一会,忽然想到了什么,就坐起身来,与身后的婢女吩咐:“小翠,去将我给官人做的衣裳取来。”

        “夫人还给我做了衣裳?”耶律琚惊讶起来。

        李师师道:“前些时日,刑君不是差人送来了几匹布吗?”

        “妾见着欢喜,又想起官人在北边苦寒之地,常受风雪之苦,见着那几匹布,颇为结实、暖和,就想着给郎君做几身衣裳,于是请了裁缝照着郎君的身体,给做了几身。”

        说话间,婢女已将做好的衣服,拿到了两人面前。

        耶律琚只看了一眼,就惊讶了一声,忍不住的站了起来,拿起那几件衣服,用手感受了一下。

        很细腻的纱线手感摸着就很舒服。

        同时,布料还比较厚实,耶律琚用手扯了一下,非常结实,弹性也很好。

        他顿时就眼睛一亮。问道:“这是什么布做的?”

        李师师答道:“就是前些时日,刑君差人送来的那几匹棉布啊!”

        “棉布?”耶律琚不太懂。

        李师师道:“此物原来叫吉贝布,乃是岭南之物,据说如今,绫锦院中的织工,也学会了织造,于是就改了名字叫棉布。”

        耶律琚点点头,然后他尝试着换上了一件衣服。

        新衣服一上身,耶律琚的眼睛就亮了。

        “好东西!”他赞道。

        因为身上的衣服一上身,他就知道,这种布料的保暖性是很高的。

        恐怕,只比貂衣、裘衣差一点!

        而貂衣、裘衣,即使是在辽国的上京道,也是奢侈品。

        一般人别说穿,就连见都没有见过。

        最重要的是,这种布它结实啊!

        耶律琚尝试着用力去扯、去撕,布料纹丝不动。

        这就太妙了!

        “这棉布,如今市面上可有售卖?”耶律琚问道。

        他感觉,自己似乎发现了商机。

        上京也好,南京也好,东京也罢。

        可都没有棉布!

        若是价格合适的话,带一批回去,在市面上售卖,说不定是暴利!

        李师师答道:“这妾就不知道了。”

        “官人或许可去问问刑君。”

        “嗯!”耶律琚点头。

        ……

        元祐二年正月甲寅朔(初一)。

        漏刻已到三更,韩绛在妻子的服侍下,穿上了新做的朝服。

        “咦!”他惊讶了一声:“这今年朝服,有些意思,似乎是新制的!”

        老宰相伸手摸了摸自己身上穿着的宰相朝服。

        大宋之制,文武百官,日常穿公服,只有大朝会才穿朝服。

        因为一年也穿不了几次所以,所有朝服皆是有司发放,穿完回收,下次需要的时候再发。

        所以,一套宰相朝服,可能被数十名宰相穿过。

        一般情况下,朝廷也不大想换新。

        这是为了显示朝廷的节俭。

        韩绛的妻子在旁边道:“听说,今年朝服都是新制,用的是绫锦院所织的棉布。”

        “棉布吗?”韩绛摸了摸身上的朝服布料,细腻的质感下,是蓬松的内衬。

        穿在身上,确实很暖和。

        与今年坤成节,宫中赐下来的棉被的质感相同。

        “听说是官家的意思。”妻子说道。

        “哦……”韩绛若有所思的点头,然后看向妻子,问道:“昨日刘惟简来送岁馈,其中似乎也有棉布?”

        “是!”韩妻道:“赐下不少呢!”

        韩绛沉吟片刻后嘱托道:“且命府中下人,将之统统制成衣物,命诸子诸孙,皆穿棉布之衣!”

        想了想,他又嘱托:“再派人,送些去大名府,送与持国,也叫持国穿一穿着御赐的棉布!”

        韩维,是元老,自也有馈岁之礼。

        所以,韩绛其实是在通过这种方式,隐晦的提醒他的弟弟——要紧跟上意!

        老韩家在揣摩上意上,也是有深厚造诣的。

        韩绛相信,自己的弟弟是听得懂的!

        韩妻点点头,大概明白了丈夫的意思,道:“妾这就去办!”

        “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