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通法道基!功德证道?【求月票!】
书名: 修仙死路一条! 作者: 妖僧花无缺 分类: 修真

        

        “这是——”

        孟南一看,惊中有喜。

        他有‘魔神令’,能穿梭往来其他世界,又在‘魔神殿’中结交同行者。

        眼界。

        见识。

        早已超出寻常。

        贞居老祖、赤旗祖师、铁中祖师等一众道基大能虽然道行修为远胜于他,但毕竟局限这一天地,在某些认知方面未必比得过孟南。

        比如奇术。

        在这一方天地,此前未有。

        故而,有关‘奇术’种种,诸位道基大能自然也无从知晓。

        可孟南有过打听——

        “奇术是为高阶术法。”

        “到这一层级,又有蜕变。”

        “中阶术法,即秘传,修行到圆满就是极限,往上无路。或者说也有路,但受限于中阶术法的根基薄弱,很难走出去。”

        但高阶术法不同。

        奇术难修,练气仙师一般都要止步小成,寥寥少数才能大成。

        例如孟戬,他天资聪颖,齐修五术,皆有成就,但也只是精通有余、小成不足。

        又如孟行者。

        他以奇术【重元】,配合《自然九天生神章》,修炼出‘第二化身’、‘九天神体’,可谓风光。

        但那【重元】之术,也仅是小成。

        可见奇术难修。

        精通。

        小成。

        大成。

        圆满。

        如若能将一门奇术修行圆满,便可称‘明’,是为‘明术’——

        明悟术法。

        此术关窍、内里一切蕴含,全都在心,永恒不忘。

        从这时开始,再继续参修、感悟、推衍。

        圆满往上,突破桎梏,推陈出新,这便是在‘明术’之上又进一层,可称‘通法’。

        即——

        由术衍法。

        术法。

        功法。

        自此相通。

        “大天筑基途径有二——”

        “一曰‘外物’。”

        “以适应、契合所修功法的奇物、炼材为载体,挪移承载九重丹元图,借假修真。”

        “二曰‘通法’。”

        “正是要将一门至少奇术级别的术法修行圆满,再上层楼,术法显形,一如‘金刀净天地神咒’的‘金刀’,再将其稳住,潜移默化改变法力、调整丹元图,待到功行圆满,再将九重丹元图迁徙。”

        “这同样是借假修真,后续仍要褪去这一重,摆脱术法桎梏,才能得见‘真境’。但突破几率要大得多,瓶颈难度要小得多,前途更加宽广。”

        孟南在魔神殿接触不少大天人物。

        例如来自‘瘟篁天’的银屏、来自‘烛幽天’的朱玄客。

        还有第十四世遇见的来自‘洞微天’的朱文进,孟南更是从他身上得来十一上法、五道奇术。

        这三位都是出身大天。

        前两位孟南不敢确信。

        但这后一位,洞微天朱文进,他大概率就是走的‘通法’途径——

        轻法力。

        轻道行。

        而重术法。

        法力修至九重即可。

        道行随意。

        唯独术法用心,要将奇术堪至巅峰圆满,再上一层楼,以此‘一法明万法通’,从而晋升道基。

        这种途径不说晋升道基后的种种好处,单是在道基前,在练气期时就有一大优势——

        专修术法。

        战力惊人。

        这是将‘根本法’与‘卫道术’合而为一,当真绝妙。

        但这其中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例如孟行者、孟戬。

        二人天资都算不错,悟性称得上过人,但至今也只止步小成而已。

        再往上——

        大成。

        圆满。

        何其难也。

        这一途径想要成就道基,远比正常九层四境巅峰后,‘外物筑基’来的难得多得多。

        当然。

        在各处大天,在修行昌盛之所在,兴许‘通法道基’早已形成体系——

        奇术。

        术法。

        包括后续圆满突破桎梏,也许都有规律可循,有故法可依。

        能轻易些。

        但只怕还是比不上‘外物道基’来旳轻松。

        不过当中种种,也未可知。

        未曾经历,都是猜测。

        至少在中土,在四极,在这一方天地,因不见‘奇术’,以往晋升道基的,还从未有过第二途径‘通法’成就的。

        直到此刻。

        随着孟南通过‘魔神殿’引入奇术,再到二十一年前广传奇术‘金刀净天地神咒’,天地间似乎就要涌现出第一位‘通法道基’。

        而且还是孟南弟子。

        ……

        这一边。

        金檀沉浸,心中专注。

        二十一年参习。

        一十四年行法。

        本就跟‘金刀净天地神咒’颇为契合的金檀,历经实战,更在‘大光明法阵’中与三万仙师交融,体悟良多。

        这一番下来,在这一术上,短短时间居然又连上几层楼。

        渡过小成。

        跨越大成。

        直抵圆满。

        奇术圆满,异象显现。

        一柄金刀似虚似幻、似真似实,在金檀眉心若隐若现。

        场中。

        众人望去,满心惊奇。

        孟南第一个看出,怕也是唯一一个看出名堂的。

        他惊奇、惊喜过后,扭头看向够着脑袋眼睛一眨不眨的孟三坛,目光如实质,孟三坛感应到,一回头,父女二人眼神交汇。

        三坛会意——

        “诶诶诶!”

        “看归看,都注意些!”

        “这可是我父爱徒,一朝顿悟,道基有望,被搅和了我要发火的哦!”

        孟三坛脚下风火轮一踩,就落在金檀上方,傲视睥睨,将金檀与在场众人隔绝开来,特别是那一十七位不知收敛、神识扫来荡去的道基大能。

        风火铺张。

        三坛护法。

        这一下,众人再瞧不见。

        但一个个都有狐疑,都有惊诧,特别是出身九曜宗的门人、客卿,他们对系出同门的金檀或多或少都有了解,一个个都知道都清楚,这一位仅是中法晋升,成就练气已近百年,但却停留在法力四层、道行二境。

        算不上什么人物。

        可这一次,似乎不同。

        不止他们。

        道基也在猜疑。

        “金刀——”

        “应是‘金刀净天地神咒’有所突破。”

        “孟南遮遮掩掩,在外广传的‘金刀净天地神咒’都有缺漏,后续不曾给出。但他这弟子看来是学全了,这时造诣即使不曾圆满定也大成。”

        “术法大成,怎会有此异象?”

        “难道是——”

        越是遮掩,越是让人好奇。

        众人也不是没修行过术法,但如金檀这样立竿见影、动静惊人的,实属罕见,甚至是第一次第一例。

        再结合到‘昌古鬼城’刚刚告破这一特殊情境下,众人心下各都有些猜测。

        一时间。

        原本动摇准备离去的不少练气仙师这时驻足,心里打转。

        一十七位道基也各有心思,关注金檀的同时,个个又在沉心,体察自身。

        这一察,若有似无,一时惊疑。

        不止他们。

        孟南也在内视己身——

        法力。

        道行。

        丹元图。

        诸般术法。

        仔仔细细过一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突破,但隐隐约约,总有些不同,说不出道不出,说不清道不明。

        总之。

        似乎是好事。

        “破灭鬼城的好处不在外,而在内?”

        孟南若有所思。

        ……

        场中各人心思各异。

        而在聚焦中心,金檀顿悟也到尾声。

        泛着淡淡金光一金刀,历经变幻,最终定型,没入金檀眉心消失不见。

        金檀睁眼,无限欢喜。

        ……

        “老师。”

        金檀压住面上喜意,来到孟南跟前,心中激动。

        “可有望见前路?”

        孟南询问。

        “看到了。”

        “触手可及。”

        金檀忙回道。

        他其实有些模糊,拿不准,这时满肚子疑惑,以及对前路的不确定,想要跟老师请教。

        “这就是了。”

        孟南淡笑点头,朗道:“鬼城于天地有害,是毒瘤。我等毁灭一城,自有功德加身。你为三万仙师中‘金刀净天地神咒’造诣最深一人,相较一众道基前辈又是道行修为最浅一人,是故,这一役倒是显出你收获最大。往后继续破城,或一二城,或三五城,兴许就能登临道基之境。”

        将错就错!

        满口胡诌!

        什么毒瘤,什么功德,有没有,孟南压根不清楚。

        但这不重要,并不妨碍他借题发挥。

        道基何其难得?

        练气万难修成。

        即使是道基大能,他们后续修行、道行进益,也是千难万难,诸般困顿。

        这时若将‘金檀突破’跟‘破灭鬼城’扯上关系,将‘破灭鬼城’跟‘天降功德’画上等号,将‘天降功德’跟‘突破道基’、‘修为大进’联系起来。

        哪怕这些人不确信,但有金檀的例子,多少总会有些盼头。

        一座城。

        两座城。

        能让人将信将疑的多破一两座城总归是好的。

        再者说——

        “说不定真有功德一说呢?”

        ……

        在跟前。

        金檀心下一怔:“功德?”

        他明明是自行苦修,将‘金刀净天地神咒’堪至圆满,望见一丝筑基的希望。

        什么‘功德’?

        关‘功德’什么事情?

        但金檀虽然老实,却也不傻。他心底犯疑,表面上没什么异样,就顺着老实的话应下去道:“弟子这一番确实收获良多。”

        多说多错。

        金檀谨言。

        这时。

        天上孟三坛收了风火轮,降下来,兴奋道:“一座‘昌古鬼城’就险些造就出一位道基,若是天地间有三五百座鬼城,岂不是我九曜宗一众仙师人人都有望筑基?”

        好家伙!

        数百道基?

        怕是想瞎了心!

        众人闻听,心下嗤笑。

        但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到底破灭鬼城有没有内在的好处,对修行有没有益处,仅一座城,仅一个金檀,还看不出太多。

        还须再试试,多观察。

        于是乎。

        东临妖王嬉皮笑脸,这时又凑上来,嘿嘿赔笑道:“若是灭城对修行有好处,那本王自是情愿,任凭孟宗主差遣。”

        这妖王好不要脸!

        没好处就嚷嚷要走。

        有好处就赔笑要留。

        真真半点不加遮掩。

        孟南心下摇头,面上一笑:“道友愿意为天下苍生出力,孟某自是欢迎之至。”

        “对对对!”

        “都是为的天下苍生。”

        东临妖王当下笑的更欢快。

        有东临妖王开头,余下一众道基将信将疑,但总算没有再提离去。

        不止道基。

        在场三万仙师也都不出声,跟着混。眼见原先还不如自己的金檀这样的普通练气都能发迹,下一城未必就不是他们。

        因而。

        道基一个没走。

        三万仙师大部分留下,仅有四千多人心如铁石,不为所动,本着落袋为安的心思,从九曜宗领取了原先说好的奖赏,就各自离去各奔前途去了。

        并不影响大局。

        ……

        “鬼城暗藏,潜伏大地,万般难寻。”

        “这一座‘昌古鬼城’是孟道友发现,不知可还有其他鬼城下落?”

        铁中祖师看向孟南,出声询问。

        原先不少道基都想离去,却唯独铁中祖师最坚定,一心要留下。

        他不在意鬼城破灭后有无好处,有甚功德,其关心的,只有自身阵道造诣。若这样再行操练,以‘大光明法阵’为基础,‘伐仙图卷’必定有望更上层楼,连带着他的道行、修为、战力,也能全方位提升,全面飙升。

        机会难得。

        铁中祖师可不会放弃,他比任何人都积极。

        这时反而担心孟南一时间寻不到更多鬼城。

        但孟南早在找寻,自有章法。

        “我有一术,名曰‘炼五鬼缩天透影妙术’,寻踪探迹,素来一绝。”

        孟南说着,将袖一甩。

        哗!

        一处祭台落出,桌案排布。

        再从袖中取出一個小布袋,张开袋口轻轻一抖,自袋中立时飞出五杆令旗,分为青、黄、赤、白、黑。

        各自排布,各按方位。

        而后再去抖动布袋——

        咕噜噜~

        又有五团光华落出,就地一滚,化作五只拳头大小的小鬼,同样各分五色。

        蹦蹦跳跳,好不热闹。

        但不多时,又在瑟瑟发抖,五只小鬼脑袋凑在一处缩在一处屁股朝外。

        怕极了!

        众人见着奇怪,心下好笑。

        孟南也一阵无奈。

        此地三万仙师,人人修习‘金刀净天地神咒’,正是小鬼克星。又有一十七位道基,气机虽然敛去,却也压迫十足。

        他这五鬼毕竟普通,惊吓难免。

        “咄!”

        孟南走罡步、掐印诀、念咒语,安抚同时,又在遣令五鬼——

        “前方带路,探寻诸城!”

        咿咿呀呀~!

        五鬼求之不得,胡乱答应一声,拱手鞠身,就化光而去,在空中胡乱转悠一圈远离三万仙师,这才寻个方向,急掠而去。

        “诸位,请。”

        孟南收了祭坛,手执令旗,就领着诸人追随五鬼而行。

        孟南当先。

        孟戬、孟三坛护卫。

        一十七位道基随行。

        三万仙师浩浩荡荡。

        纵横南疆,声势惊人。

        约莫半月。

        往西飞过七重山境,来到一座【漆吴山】中。

        五鬼一顿,转而往地下潜行。

        众人心动,猜测这第二座鬼城应当就在此境。

        这一次。

        无须三坛出手,镇岳神宫赤旗祖师一念动,那山川大地便自行分开,追寻五鬼深入——

        百里。

        千里。

        万里。

        开辟大地,掠过岩层、河流、岩浆、地火,最终停留在地底两万七千里处。

        混混沌沌。

        又见一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