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只是通知你
书名: 大明话事人 作者: 随轻风去 分类: 穿越

        

        听到“对账单”这几个字,德川家康心里就直抽抽。

        听林天帅对账单,不但会心累,而且总还有人格被侮辱的感受。

        “算了,不用对账单了。”德川家康本能的抗拒,不想再受一次折磨。

        林天帅却很体贴的说:“最好把账单对清楚,不然你怎么向丰臣秀吉解释?”

        德川家康:“.”

        好像也有道理,太阁肯定要问个详细,自己说不清怎么办?

        而后林天帅就开始解释:“为了照顾你们倭人的习惯,先前提出的三百万石赔偿是以倭制石为单位。

        你们倭国当前米价约为每石一贯左右,三百万石就价值三百万贯。

        你们倭国一贯铜钱大概可换倭制四两三钱白银,重量相当于大明的二两!

        那么三百万贯就价值明制的六百万两白银,这才是我应该索求的白银数字!”

        列席谈判的小西行长突然对林泰来劝道:“六百万两实在太多,绝对不可能达成共识,还请天帅拿出真正的诚意。”

        “听劝”的林泰来对德川家康说:“看在小西行长的面子上,我只要你们三百万两白银!

        这已经是出于宽仁之心,做出了巨大让步,直接减了一半!”

        德川大纳言一脸懵逼,三百万两已经是天文数字了,没想到对完账,又蹦出个六百万两!

        就是把太阁抓来卖了,也卖不出六百万两!还踏马的是明制两!

        虽然林天帅的计算很精准,每一步换算好像都没毛病,但德川家康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在心里仔细盘算了一遍后,发现确实不对劲。

        凭什么在换算大米价格的时候,用的是日本的米价?谁不知道日本米价比大明米价更贵?

        凭什么铜钱换算为白银的时候,也用的日本国内的汇率?

        谁不知道日本国内白银价低,同样铜钱可以换成更多白银?

        在谈判之前,德川家康也是做足了功课的,对大明物价和货币汇率稍有了解。

        于是便反驳道:“计算贵国的消耗和损失用日本度量显然不合理,应该用明制的石!

        你们明国当今米价在每石五钱左右,三百万石不过价值一百五十万两白银而已!”

        林天帅的脸色冷了下来,“劝告你们倭人,做人要懂得知足,不能贪得无厌!

        你说不想用大米支付赔偿,我才换成了白银。在换算过程中,我多要你们一文钱了吗?

        我甚至主动从六百万两减半为三百万两,你竟然还想再次减半?”

        德川家康仍然分辨说:“让我国拿出三百万两白银,就好比大明拿出三千万两!

        所以三百万两这个数字实属为难人,我国不可能拿得出来!”

        林泰来又回应说:“你们倭国的为难光景,我也是也很清楚的,故而我才减少了所求。

        当然所减有限,我亦有为难之处,三百万两不能再少了!

        话说到这里,大纳言但有‘允’与‘不允’两句回答而已!”

        德川家康不甘心的说:“难不成阁下就是咬定三百万两,不容许别人质疑?”

        林泰来越发的强硬说:“你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德川家康被气得心口疼,站起来转身就往外走。

        可是背后又传来了林天帅的声音:“如果你今天退出谈判,下次谈判时间就是围困三个月之后了。”

        德川家康站着愣住了,等到三个月后全军饿得半死时,就更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了。

        以林天帅的德行,肯定又要增加一大笔“救济粮”费用。

        想到这里,德川家康不得不忍辱负重,又回身道:“阁下就是强迫我国答应了赔偿三百万两白银,我国也拿不出来!”

        林天帅连忙答道:“没关系,你们只管答应!至于具体赔偿方案,我已经替你们想好了。

        贵国可以将三百万两赔偿分期九年支付,首期六十万两,另加利息三成!

        这样其余每年不过四十万两,贵国总该有能力支付了吧?”

        德川家康只感到深深的无力,他完全没有精神头再继续纠缠辩驳了。

        这方案就相当于未来九年里,要把本国最大银矿石见银山的一半的产量送给大明。

        小西行长又对德川家康劝道:“大纳言!天帅不可能再让步了,能劝到三百万已经是我尽最大努力的结果了。

        况且赔偿又不用你自掏腰包,何必再坚持不松口?”

        “天帅掠夺的手法实在凶狠。”德川家康忍不住吐槽说。

        林泰来淡淡的回复说:“大纳言的言外之意莫非是不答应吗?

        请注意,我并不是与你商量,只是通知你而已。”

        德川家康叹口气,低头说:“我会转告太阁。”

        在倭国一方列席的浅野长政默默的想道,太阁派德川家康负责出面谈判,也算“知人善任”了。

        不是德川家康这样的人,谁能有这种不停“唾面自干”的精神?

        对面的林天帅微微点头说:“很好,我对大纳言的识时务精神表示赞赏。

        关于钱粮赔偿就谈到这里,下面就再谈谈九州岛的问题。

        上次非正式会晤时,我提到过,要将九州岛割让给大明。”

        德川家康反应激烈的说:“这是万万不可能,我国宁可再血战到底,也不可能答应割让九州岛!”

        赔钱就罢了,不管赔多少在明面上也只是数字,但如果把整个九州割让出去,那他德川家康在太阁面前就别想活着了。

        林泰来质问道:“那我大明的诉求如何解决?九州岛上倭人多年来一直祸害我大明,我大明必须要断绝根源!

        何况贵国将来要分期十年支付赔偿,我大明也需要就近监督贵国,以保证顺利得到赔偿,阻止贵国反悔!”

        德川家康又说:“明军从未到过九州岛,就想把九州岛割走,不嫌过分么?”

        林泰来不屑的说:“九州岛距离釜山这么近,如果想踏足九州岛还不简单?

        等我天兵困死釜山地面这七万多倭军,自然就能跨海前往九州。”

        而后德川家康也不分辨,直接摆烂了,“如果阁下一定要强迫我答应割让九州岛,请先在这里杀了我!”

        林泰来:“.”

        原来你德川家康的心理素质也就这样!这才拉扯了几个回合,就开始撒泼打滚了?

        “不至于!不至于!”又是小西行长跳了出来打圆场,“割让九州岛实在太过严重,就算是以太阁之威信也不敢答应,天帅就不要难为德川大纳言了。”

        林泰来便对德川家康说:“既然你们坚决不肯割让,那就变通一下,让小西行长做个中间人。”

        德川家康没有听明白,什么中间人?

        林天帅说:“我大明可以不割走整个九州岛,但要九州岛西半部的肥前、肥后、筑前、筑后四国都封给小西行长!

        小西行长既是你们倭国的大名领主,同时又要接受我大明的册封。

        有小西行长坐镇西九州,我们大明才肯放心,这就是我的变通之法。”

        这个方案还是把德川家康震了震,虽然德川家康今天已经震麻木了,但没想到天帅总是能拿出新花样。

        德川家康在心里算了算,肥前国石高三十二万,肥后国石高三十四万,筑前国石高三十三万,筑后国石高二十六万,粗略加起来约有一百二十五万石!

        如果这四国封给一个人,这个人立刻就是全国前三级别的超级大名了!

        虽然不如将九州割让给大明惊悚,但对国内局势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他们德川家的地位!

        虽然一百二十五万石明面上只有德川家石高的一半,但众所周知,九州的大名实力可不仅仅是看石高,还有海贸收入!

        想到这里,德川家康看向小西行长,却见小西行长呼吸急促,已经激动的脸色发红。

        可以理解,真要是将西九州四国领地搞到手,小西行长就将从一位小型大名一跃成为日本最顶层的人物。

        到了这时候,德川家康哪里还能看不出来,小西行长肯定已经完全投靠林天帅了。

        但最悲哀的是,虽然对这点心知肚明,但是却不能在明面上戳穿了。

        因为面对强硬、蛮横、贪婪的林天帅时,还需要小西行长在中间“打圆场”,充当两边沟通的润滑剂。

        想至此处,德川家康居然有点羡慕小西行长,只是抱对一次大腿,立刻就获得他德川忍辱负重打拼数十年才能有的成就。

        此时德川家康也只能收拾心情,回复说:“这件事很难办,大规模的改封实在太过复杂了。”

        林泰来答话说:“其实并不复杂,我已经很贴心的帮你们想好了。

        肥前国主要是锅岛直茂的领地,但锅岛父子都已经在咸兴府战死了,所以肥前已经是无主之地。

        肥后国本身就是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的封地,加藤清正已经被我杀了,所以肥后国也不存在改封问题。

        而筑前国现在乃是丰臣秀吉的直属领地,转封给小西行长,不就是丰臣秀吉一句话的事情么?

        至于筑后国,主要是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人的封地。

        如今立花宗茂已经被俘,小早川隆景父子也被困在金海城,改封他们又有什么难的?

        他们若不想答应,那就不用回国了!让筑后直接变成无主之地!

        所以总而言之,将肥前、肥后、筑前、筑后这四国封给小西行长,是一件非常简单方便的事情。

        我已经把大部分的刺都拔掉了,完全不存在任何复杂性。”

        德川家康:“.”

        八嘎啊!今天真是从头到尾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真应了林天帅的那句话,他并不是来商量的,只是通知结果而已。

        “我会转告太阁。”德川家康又一次说出了这话。

        于是今天的正式会谈也就到此为止了,双方初步达成了“共识”。

        在回经略幕府行辕的路上,林天帅和其他列席会谈的人员都很淡定。

        对大明官军来说,“和平”并不是必选项,谈不成还能打,也没什么可多想的。

        唯独小西行长仿佛紧张,极其坐立不安。

        他还是忍不住对林天帅问道:“太阁会批准那些条件么?”

        林天帅答道:“三百万两白银也不算很多吧,还是分期九年支付,贵国能够承担得起。

        只要丰臣秀吉还有理智,应该不至于拒绝赔偿。至于以后会不会毁约,还是要看监督力度了。”

        小西行长急忙道:“在下所问并不是赔偿白银的事情。”

        林天帅仿佛恍然大悟,“你是说将西九州的四国全部分封给你这个条件?

        丰臣秀吉是否会答应,这我哪能知道?此事又没有先例,完全无从猜起。”

        小西行长自从彻底投靠天帅,重新有了梦想后,在经略幕府中一直很快乐。

        如今梦想实现已经到了最关键一步,小西行长却陷入了患得患失的状态。

        来朝鲜之前,他小西行长只是石高十四万的大名,但现在却有机会成为石高一百二十五万,还拥有贸易良港的超级大名!

        如果百万石大名美梦成真,以后这倭国天下就是太阁老大、德川老二、小西老三了!至于毛利、前田之流,都要往后排!

        当然,这一切都是天帅赐予的,天帅就是再生父母。

        “其实丰臣不答应也不打紧。”林天帅又对小西行长说:“大不了等歼灭釜山敌军后,就登陆九州岛,护送你回国就藩。

        但无论如何,等你统领西九州后,切记要多从我大明募兵,雇佣我大明官军保护领地,这是绝对不允许变的。

        至于你们倭国本地的武士,你最多留五百人作为旗本卫队就行了。”

        小西行长频频点头:“是,在下明白!反正在下同时也会接受大明朝廷册封,天帅但请放心!”

        只要能成为左右天下格局的百万石大名,顺便再垄断贸易,就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自己目前所能布局到的,就是这样地步了,至于以后就再看吧。

        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了,比如万一皇帝看到倭国居然能连续多年赔偿巨额白银,起了贪心,那就又是另一番周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