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迟到的补偿
书名: 开局拜师三星洞 作者: 朔时雨 分类: 修真

        

        踏出血枫林,再次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秦云只感觉身心都像是被洗涤了一般。

        干净而澄澈!

        两年前,他留在家中的分身突然消散,还是先派遣一个分身给家里人报一下平安,省的父母挂念。

        至于其他,则分身千万,尽早把该给的补偿补偿到位。

        念及此,秦云当即拿定了主意。

        不过,就在秦云刚刚准备动身的时候,却是忽然见到不远处,似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看到这个身影,秦云的眸子陡然瞪大。

        一时,甚至有些难以相信!

        随即,秦云的心头就被无尽的喜悦填满。

        “师父!”

        秦云一步踏出,化为一道剑光,当即向那道身影纵掠而去。

        但是。

        秦云再次现身的时候,原地却是早已不见了那人的身影。

        “幻觉?”

        秦云摇头。

        到了他这个境界,又岂会轻易出现幻觉?

        秦云运神力,弄神通,双眼之中道则交织,立马变得神圣无比,赫然正是天眼通。

        恰逢此时,秦云却是在百里之外,再次看到一道虚影。

        秦云一步踏出,没有丝毫犹豫。

        待再次出现的时候,虚影却是早已了无踪迹。

        是师父吗?

        若是为何又不肯见他?

        秦云举目四望,慧眼烛照万里。

        但是。

        让秦云失望的是,却是未曾寻得那道熟悉的身影!

        真的是师父吗?

        若是,既现身又为何不见?

        若不是,又为何现身?

        “你是谁?”

        秦云开口,大声质问。

        但无人回答!

        身法太过高明,很难想象,三界又有哪位大能,能轻易做到这种地步?

        秦云心头难免有些怅然若失。

        师父对他的教导恩重如山,若没有师父就没有秦云的今天。

        哎!

        搜寻无果后,秦云也只能叹气,打消了继续寻找的念头。

        无论是不是师父,但这等大能,若是真不想见他,他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不过,就在秦云原路回返不久,却是意外看到一块新立起的石碑。

        石碑上赫然写着一句佛偈——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看到这句佛偈,秦云顿时僵住。

        这句话出自《金刚经》,此经主张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

        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

        主张破除对主观我的执着,简单点理解就是......不要着相!

        当然,历代对于金刚经注疏极多,不同层面的理解截然不同,甚至有些还相互矛盾。

        有的就简单的理解为“活在当下”!

        而有的则理解为修行的目标就是——留住此心!

        过去现在未来,此三心其一可得,即「住」。

        过去心可得,即住于过去。

        现在心若可得,即住于现在。

        未来心可得,即住于未来。

        住过去,即为过去留恋与悔憾。

        住现在,即为当下眼耳口鼻身五门享乐与苦受。

        住未来,即为未来期望与担忧。

        能留住此心,就能证就菩萨果位!

        但是。

        诸行无常,住一必失二,住彼必失此,住此必失彼。

        所以法无所得,亦无所失,是为诸法无我。

        那位不知身份的大能留下这样一句佛偈是什么意思?

        若真的是师父......是训诫吗?

        反思往日种种,回顾在三星洞的点点滴滴。

        若问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当年模仿猴子,去五毒心。

        但是。

        人之一心,念头芜杂,时而热血,时而惫懒,时而怨愤......五毒心自然也去之不尽!

        话说,那位高人留下这样一句佛偈,是告诉他要留住过去心,也就是保住初心,还是告诉他不要过分执着,诸法无我?

        老实说,秦云短时间内,也无法想明白。

        在石碑下枯坐三日后,秦云还是一无所获。

        “罢了!”

        苦苦揣摩他人之意,或许本就落于下乘了。

        “还是先做我认为该做的事吧!”

        是日。

        秦云的一个分身,在时隔将近两年的时间,再次出现在坐落于蓟城的“秦宅”。

        一时,秦氏族人心头大定。

        父母高悬的一颗心,也彻底放下。

        不得不说,父母的心态真的非常特殊。

        尤其是母亲,明知道儿子神通广大,早已是仙人,但依旧忍不住担心挂念。

        不过,现在看到秦云平安归来,自然是皆大欢喜。

        和秦宅欢喜的气氛不同,其他分身所立之地,却是难免有些悲伤。

        ......

        一身便衣化为一个大胡子的秦云,却是叩开了一扇茅草屋的大门。

        若是有陷阵军的将士出现在这里,一定会一眼认出这个大胡子。

        因为他赫然正是陷阵军的百将赵黑子!

        “你是?”

        看到身穿黑衣,留着大胡子,一脸彪悍的“赵黑子”,孀居的妇人一脸警惕。

        秦云:“请问您是刘三槐的妻子吗?”

        妇人一脸不解,更疑惑了。

        “是,但三槐......听小道消息说,他应该已经......不在了!”

        秦云肃穆立正道,“刘三槐,陷阵军伍长。作战英勇,悍勇无双,战时斩首五级,于始皇帝三十七年八月十一日壮烈牺牲。”

        闻听到秦云的话语,孀居的妇人顿时忍不住以手捂嘴,眼泪也在眼眶中打转。

        小道消息说丈夫死了,和真正听到丈夫确切的死讯,意义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妇人从茅草屋中拉出一个小孩道,“听到了吗?你阿爷在战场上斩首五级,是个好汉子!”

        小孩眼睛放光,身体都忍不住站直了。

        “我长大了也要像阿爷一样上阵杀敌,争取比阿爷还厉害!”

        不过。

        小孩刚说完,妇人就在小孩的屁股上狠狠的抽了几巴掌。

        “我告诉你,不是要让你跟你那死鬼阿爷学,而是让你长点记性,长大了干啥都别当兵!”

        小孩哇哇大哭,但倔强的不肯改口。

        妇人又气又怒,也顾不得秦云还在,抱起小孩子往大腿上一摁,就又是啪啪啪几巴掌抽下去。

        不多时,听到动静的乡邻却是抄着锄头扁担连枷赶了过来。

        当得知看上去就不像是好人的大胡子,不是欺负孤儿寡母的歹人,而是来报讯的差爷之后,各个面面相觑战战兢兢。

        尤其是当得知刘三槐在战场上斩首五级的时候,更是错愕不已,随即又尽皆心有荣焉!

        不愧是从村子走出的兵!

        就连里正都忍不住站出来发话,明确表示,三槐是他们村子的好汉,以后不得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族中出钱,供狗娃读书明理。

        一时,皆大欢喜。

        送走里正和所有宾客后,天色也彻底黑了下来。

        听到儿子喊饿,刘三槐的妻子这才回过神来。

        “赵黑子”的到来,虽然绝了她侥幸的念头,但终究还是给她们娘俩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一想到那位差爷留下的一小袋“半两”钱,妇人心头就不由一暖。

        妇人按例打开米缸,下一秒却彻底愣住。

        原来,家里向来空空如也的瓦缸,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大布袋子。

        妇人打开一看,却是一袋子细面。

        摸着细面的手感,妇人直掉眼泪。

        活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细这么白的面。

        而当摸到装面的口袋后,妇人再次欢天喜地。

        因为这面口袋是布的,改一改,就是一身好衣裳!

        儿子去学堂的话,也不愁没衣服穿了。

        想到这里,妇人当即拉着儿子跪地磕头。

        能无声无息让家里多出这么一大袋子细面,不是神仙又是什么?

        知恩要图报,妇人虽没文化,大字也不识一个。

        但这朴素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妇人按着儿子的头,又是磕头连连。

        妇人本以为这已经是极限了,但是晚上睡觉,她却是做了一个梦。

        梦中,她看到了不知道想了多少次骂了多少回求了多少神仙保佑的死鬼男人!

        男人告诉她,他斩首五级有功。

        将军承诺养育他们的儿子到成年,让她们娘俩好好过活......

        睡梦中,妇人的泪水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

        自此,妇人心中多了一个秘密!

        ......

        同一时间。

        一间瓦房中,一个老眼昏花的老太太,眯着眼睛,竭力想要看清“林三麻子”的面容。

        但是。

        老太太终究年纪大了,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了,但林三麻子依旧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满脸麻子像星光!

        “少年郎,听你的说法,我儿立了大功,这大秦咱还说没就没了呢?我儿他真的立功了吗?”

        “林三麻子”拍着胸脯保证,老太太的儿子,的确是立了大功,为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

        老太太泪目,当即就拉着“林三麻子”的手,让帮忙做个证,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伴儿。

        他们二老的儿子,真的有为大秦抛头颅洒热血,不是什么无胆的怂包。

        老太太很激动,最后,还是老太太的小儿子赶了过来,这才住了老太太的话头。

        通过老太太小儿子的话,秦云这才知晓,老太太原来是六个儿子的母亲。

        大儿子跟了蒙恬,二儿子跟了王贲,三儿子跟了赵佗,五儿子跟了易小川......

        一家子当兵,但大秦说没了就没了。

        儿子一个个都没了音信,前两年还被人酸她儿子无胆,肯定是降了那啥项羽,然后被坑杀了。

        老太太的丈夫急火攻心一病不起,就此撒手人寰!

        而“林三麻子”带来的消息,却为他的儿子正名了。

        她老伴儿泉下有知,也能含笑九泉了!

        满门忠烈!

        有“林三麻子”这个差爷作证,老太太几个儿子的英名也得以保全。

        ......

        一个个分身化身陷阵军“残党”,不断的拜访陷阵军的一个个英烈。

        都是底层人家,各有各的不幸!

        归根到底,其实还是穷病。

        但不管如何,秦云的到来,还是给予陷阵军这些家眷带来了新的希望。

        而陷阵军残党四处给牺牲的战友家里“送温暖”,也难免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陷阵军的名头,再次勾起了无数人的回忆。

        当然,也正是这个时候,秦云才知道,原来他现在做的事,林三麻子、赵黑子、罗小虎、童大嘴等人,其实一直都在做。

        只不过,都是穷苦人家,虽竭尽全力,但能帮助的人家,翻来覆去也只有那么几家。

        另外就是,这几年打仗,霸王也好、汉王也罢,都在四处征兵。

        陷阵军的老兵,早就被再次征入行伍。

        唯一“侥幸”留下来的,还是断了手指,无法拿武器的“逃兵”。

        看到那位“逃兵”之后,秦云不由鼻子酸涩。

        那人正是罗小虎,曾是他的亲兵之一。

        能被他选为亲兵,可想而知其悍勇。

        但现在,他却是人人唾弃的......逃兵!

        最终,秦云还是没有选择现身。

        因为,罗小虎效忠的易将军,早在和紫薇大帝的一战中,已经死去!

        半年后。

        秦云身边多了两个小童,他们是罗小虎的和另外一个“逃兵”孩子。

        资质都还算不错,秦云将其收为记名弟子,取法号“觉义”、“觉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