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1章 师兄为什么这么牛的秘密!现在……我也会了
书名: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作者: 紫锋01 分类: 网游

        

        布雷克对于今年也有自信。

        甚至认为自己即便是没有投入那么多也能突破。

        也有原因。

        他在200米里面,的确是学到了太多。

        体会不少。

        首先就是弯道。

        弯道?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弯道200里对于你直道有啥影响啊?

        你这会是不是在扯淡?

        其实并不是。

        你只是乍一看觉得好像这话没错。

        可只有你真正跑了。

        只有你真正在200米方面勇猛精进,有所建树。

        你才能真正明白布雷克在这里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里牵涉到了一个点,叫做弯道力学与直道效率的动力学转换。

        或许布雷克自己做的时候,自己体会和感觉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原理。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从中有所感悟。

        不知道原理的名字不代表你不能感受这个原理的效果。

        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

        200米弯道跑中,运动员需通过身体向弯道内侧倾斜。

        产生向心力。

        身体向弯道内侧倾斜后,下肢受力发生显著变化。

        在垂直方向上,地面支持力N与重力mg平衡,这使得下肢不仅要承受身体的垂直重力,还要承受因倾斜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分力。

        人体本身为了应对这一复杂的受力情况,下肢各关节需要调整自身的力学状态,其中髋关节作为连接躯干与下肢的关键枢纽,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

        那么重点来了,就是髋关节。

        髋关节特点不用细说了,大体就是是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的球窝关节,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能够在多个平面内进行运动,包括屈伸、外展内收、旋转等。

        要注意的是,髋臼对股骨头的包裹较为紧密,周围有强大的韧带和肌肉附着,如髂股韧带、坐股韧带、耻股韧带以及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等。

        这是重点之一。

        这些结构共同维持着髋关节的稳定性,同时也为其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活动提供了力学保障。

        了解了这些,力学保障就是下一步。

        都知道在摆动阶段,髋关节的屈伸和外展内收运动带动大腿向前摆动,为下一步的着地做好准备。

        在支撑阶段,髋关节需要承受身体的重量和地面的反作用力,并通过肌肉的收缩产生向后下方的蹬地力,推动身体前进。

        那弯道上布雷克到底领悟到了什么呢?

        就是——弯道向心倾斜对髋关节活动度增益!

        在弯道跑身体向心倾斜的状态下,髋外展肌群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防止身体因向心倾斜而向内侧倾倒,髋外展肌群需要持续收缩,产生一个向外的力矩来对抗身体倾斜产生的向内的力矩。

        以臀中肌为例,其起点位于髂骨翼外面,止点位于股骨大转子。

        当身体向弯道内侧倾斜时,臀中肌收缩,使大腿有向外展的趋势,从而维持身体的平衡。

        这种持续的收缩刺激使得髋外展肌群的力量和耐力得到增强!

        同时也促使髋关节在矢状面和冠状面内的活动范围增加!

        这句绝对不是布雷克自己在开玩笑。

        也不是瞎感觉。

        是确有其事。

        因为在未来,会有论文详细描述这个方面,不说别的,只说一个具体数据就可以窥见一二——

        研究表明,高水平200米选手的髋外展角速度比100米选手高5-12%!

        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弯道跑对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这是因为,100米跑全程在直道进行,运动员无需身体向心倾斜来产生向心力,髋关节的运动主要集中在矢状面内的屈伸运动。

        而200米跑包含了弯道部分,运动员在弯道跑时身体向心倾斜,使得髋关节不仅要完成屈伸运动,还要进行外展内收和旋转等多维度运动。

        这种运动模式的差异导致了200米选手的髋关节在长期训练和比赛中得到了更全面的锻炼,从而使其髋外展角速度明显高于100米选手。

        而且。

        这个体现。

        是随着你的成绩提高。

        越发的具备正向性。

        简单点就是说你的这个成绩越好,跑出了成绩越强,你在这个方面获得的迁移和收益性也就越大!

        这是因为200米跑的弯道部分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向心力控制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这就使得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关节需要适应更加复杂的运动模式。

        身体向心倾斜产生向心力的过程中,髋外展肌群需要持续发力维持平衡,这促使髋关节在冠状面内的活动更加频繁和剧烈。

        相比之下,100米跑主要强调直线加速能力,髋关节在矢状面内的运动更为突出,对冠状面内的外展运动需求相对较少。

        布雷克在去年全力训练200米后,就渐渐发现——

        身体反复处于向心倾斜的状态,髋关节会不断受到特殊的力学刺激和自动的神经调节。

        强度越大。

        这方面的感觉越强。

        布雷克经过长时间的训练适应后,髋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结构逐渐发生适应性变化。

        肌肉力量增强,关节柔韧性提高,神经控制更加精准,从而导致髋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加。

        对比自己一百米专攻的时候,训练重点主要放在直道加速和冲刺技术上,对弯道跑的训练强度相对较少,髋关节缺乏类似的刺激和适应过程,因此其髋关节活动度的发展相对局限于矢状面内的运动。

        这个时候,肌肉协同与拮抗关系的变化也会不同。

        因为弯道向心倾斜改变了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协同与拮抗关系。

        在直道跑中,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协同与拮抗作用主要围绕着前后方向的运动进行调节。

        而在弯道跑时,由于身体的倾斜和向心力的作用,肌肉的协同与拮抗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除了前后方向的运动,还需要考虑到左右方向的平衡和稳定。

        布雷克自己感觉很清楚。

        在弯道跑的摆动阶段,不仅需要髋关节屈肌和伸肌的协同作用来完成大腿的前后摆动,还需要髋外展肌群和内收肌群的精细调节来维持身体的侧向平衡。

        这种肌肉协同与拮抗关系的变化,使得髋关节在更多维度上得到锻炼,从而促进了髋关节活动度的增加。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

        谁能想到布雷克的200米天赋会如此的好呢?

        他在此之前,尤其是在2011年之前200米可都没有认真跑过,可能20秒都没有打开过几次。

        那根本就了解不到这样的感觉,而在上一世她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兼项上。

        身体的压力太大,很快就出现了崩溃。

        他的腘绳肌和髋部问题也没有提前得到解决。

        更没有针对性的强化。

        这样是不可能变得强大的。

        抵抗身体的各种不良反应,都已经够他受的。

        哪还有时间去感受这些?

        现在不同了,他不仅这些问题都解决,身体的底子更好,外加他听了苏神建议,大幅度减少了100米比赛和训练。

        这样专攻200米,他的强化和提升比以前更多。

        身体的负荷又比以前更小。

        自然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注意到这个问题。

        也更可以有时间去掌握和针对性利用。

        别人训练这个项目得到了收益,肯定没有他大。

        最主要就是别人跑不了他这么快。

        真正能从这个项目上都是通用收益的人。

        只有他的师兄博尔特。

        这个瞬间。

        布雷克就算是出现了一层顿悟。

        顿悟了什么呢?

        他顿悟了。

        博尔特百米突然能跑到这么快的秘密。

        起码也是之一。

        这个点有可能博尔特和米尔斯自己都没有感觉过。

        因为博尔特很轻易就完成了这个方面,再加上博尔特最开始就是专攻400和200米,本来也不跑100米。

        等他跑100米的时候,这个方向的基础早就打扎实了。

        这种时候对于100米和200米交叉提升的感觉。

        远没有布雷克这么清晰。

        这么强烈。

        而且博尔特说一句不好听的。

        他在训练和研究上。

        花费的心思可远远低于布雷克。

        就算是他有这样的细微感觉,他也没有在意。

        反正他只要完成米尔斯布置的事情就行。

        其余的事情懒得多想。

        脑子寄存在酒吧夜店就够了。

        所以这个秘密,博尔特自己可能都没有深刻感受到。

        但被主攻100米,然后才开始训练200米的布雷克。

        更深刻的领悟到了这一层。

        再加上他这个方面的纯跑动能力,甚至可以和博尔特相提并论。

        乃至是压过博尔特。

        自然在这里遵循上面的,越强你获得了这方面收益就越高的特性。

        普通的200米选手,尤其是按传统跑法的,能破个20秒,跑个19秒8都不错了。

        也远远感受不到他们这么强烈的收益效果。

        这。

        也是为什么今年布雷克一定要跑100米的原因。

        起码一定要跑一跑。

        因为这样的感觉他不转化在100米上,他实在是感觉不吐不快。

        事实呢。

        随着几场比赛的适应。

        他终于在这里开始发力展现出来。

        这是为什么。

        赵昊焕在后面总是感觉。

        和自己跑了这么多次的布雷克。

        这一次的跑动姿势。

        总是有些说不清的感觉。

        整体上没有变。

        但就是。

        好像更舒展。

        更潇洒了一些。

        那能不更舒展吗?你这方面的活动度更大了呀。

        髋部。

        又是从90年代开始的主流跑法。

        甚至没有之一。

        这方面取得的变化。

        足够引起整个姿态的优化和质量提升。

        所以。

        虽然布雷克没有告诉别人。

        但其实他自己这赛季同样有个目标。

        这个目标呢?

        你说巧不巧。

        恰好就和种花家的赵昊焕。

        撞在了一起。

        他的目标。

        或者说是他们的目标。

        在这个赛季都变成了一个——

        冲击9.70s大关。

        然后。

        打开它。

        成为巨头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