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书名: 自古沙雕克反派 作者: 纪婴 分类: 精品

        沈流霜的身世已被查明。

        “总而言之。”

        端坐在正堂太师椅上,孟轲笑眯眯:“这位是流霜的姑母。”

        姑母,即是父亲的妹妹。

        施黛一时没消化完消息,看向孟轲身边的女人。

        很年轻,二十多岁的模样,白衣楚楚,发间簪一把玉骨梳,生了双和沈流霜相似的丹凤眼,涂有淡色口脂的唇角轻勾。

        凤眼上挑,往往带有凌厉之色,这女人却笑意盈盈,娇憨烂漫,全无攻击性。

        “我名百里青枝,从越州来。”

        女人轻快道:“多谢各位照顾流霜。”

        认亲的始末说来话长。

        沈流霜尚在襁褓时,被放于木桶落入河中,随波飘荡,停在一处滩边。

        正巧孟轲四方游历,途经河滩,见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婴孩。

        彼时沈流霜身上,只有一块平平无奇的劣质玉佩,雕有“沈”字。

        “我们百里家,是江南大族。”

        百里青枝解释:“‘沈’是我嫂嫂的姓氏。”

        从她口中,施黛听得了大致的前因后果。

        百里氏确是江南名门望族,十八年前,沈流霜的父亲曾担任家主。

        她爹名“百里策”,娘亲叫“沈望舒”,一日行船出游,路遇突袭。

        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如今无人知晓。

        百里青枝只言,船舫被人发现时,遭烈火灼去大半,钱财被洗劫一空。

        船上处处是惨死的尸体,有的丧命于长枪之下,有的被火舌残忍吞噬。

        来人枪术了得,百里策和沈望舒皆被一枪穿心。

        “在兄长和嫂嫂旁侧,还有个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孩子。”

        百里青枝喟叹道:“我们以为……那是流霜。”

        婴儿的相貌大差不差,被火一烧,哪分得清。

        百里氏只当一家三口殒命当场,办了场全城尽知的大葬,并出大价钱悬赏真凶。

        可惜直到现在,也没找出凶手是谁。

        百里青枝当年不到十岁,对家中巨变懵懵懂懂。

        时隔多年来长安,她本是与孟轲洽谈生意,念及施敬承镇厄司指挥使的身份,特意提及十八年前的祸事,想问问大昭境内,有哪些人擅用长枪。

        一来二去,聊得越深,越能和沈流霜的身世对上。

        沈望舒出身寒门,那块劣质玉佩是她亲人的遗物,因而随身携带。

        濒死之际,将它放入女儿襁褓中,是作为母亲留下的最后念想。

        “这孩子的本名叫‘百里湘’。”

        百里青枝无奈笑道:“昨日我便告诉她了,可她不愿叫。”

        早在昨晚,孟轲安排两人见过一面。

        血缘是个微妙而神奇的概念,见到百里青枝的第一眼,沈流霜本能地收敛笑意,细细凝神。

        施黛安静倾听,望向沈流霜。

        她仍是略显散漫的神色,凤眼微垂,没有与亲人团聚的欢喜,也不见局促不安。

        仿佛和往常一样,今日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倏而抬眼,沈流霜与她四目相对,无声笑了笑。

        “我想问。”

        施黛皱起眉:“姐姐之后要去江南吗?”

        江南百里家,她曾有所耳闻。

        势力极盛,堆金积玉,是赫赫有名的大族。

        认祖归宗后,沈流霜该不会要离开长安吧?

        施云声坐在她身边,闻言眨眨眼,定定看向前方那人。

        “不去。”

        没等百里青枝开口,沈流霜回答她的问题:“我在长安好好的,去江南做什么?”

        若说父母在世,她尚有回去看一看的理由。

        如今百里氏和她牵连甚少,沈流霜没有远赴江南定居的必要。

        在昨夜,她明确拒绝过百里青枝——

        对荣华富贵,沈流霜兴致缺缺。

        “不在江南久住,但要归家拜一拜爹娘的牌位。”

        孟轲轻握沈流霜右手,望向施黛:“明日流霜和百里姑娘同去越州,恰好,我和你爹也打算前往南方——你们想不想一道去?”

        施黛:“你们去南方做什么?”

        “越州出了乱子。”

        施敬承笑笑:“我去探查一番。”

        他说得轻描淡写,施黛却敏锐听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

        上回施敬承离开长安,还是极北大妖现世,惹得民不聊生。

        她没听说越州出了难以降服的妖魔鬼怪。

        施云声心直口快,不懂就问:“什么乱子?”

        “一个神棍。”

        孟轲道:“不是大事,你们不必担心。”

        她停顿须臾,展颜一笑:“流霜认亲才是大事。云声若想去,我为你去书院告假。”

        世上还有这等好事!

        施云声挺直身板,用力点头。

        苍天可鉴,自从灯会戴着虎头帽、怀抱兔子灯,遇上他的那位书院好同窗后,他的学堂生涯地覆天翻。

        上元节后的第二天,有人在他桌上放了几颗糖。

        施云声觉得很可笑。

        然后冷着脸,给每个小孩分发施黛买来的点心和饴糖。

        第三天,几个小孩主动来问他,散学后要不要一起去喂兔子。

        施云声觉得实在幼稚。

        然后闷闷道一声“好”。

        到如今,他已经每天被邀请去赏花斗蛐蛐过家家了。

        “你们队伍里,小阎不正是越州人吗?”

        作为合格的商人,孟轲把算盘打得满当当:“趁此机会,不如邀他回乡探探,如何?”

        *

        于是第二天,施黛坐上了前往江南的马车。

        马车由百里青枝所供,极尽奢华。

        紫檀木砌作车身,四角镶嵌名贵珠宝,丝绸为帘,虎皮为毯,软榻与小案陈列有致,角落香炉袅袅升烟。

        同为越州人,百里青枝见过阎清欢,与他重逢,惊得轻咦一声:“阎小公子?你这是……”

        阎清欢浑不在意,礼貌笑笑:“百里姑姑。”

        初来长安城的他身披狐皮大氅,手戴价值连城的玉扳指,如今只着一件市面上随处可见的青衣。

        与曾经的阔少爷大相径庭,只看穿着打扮,更像个清隽儒雅的书生。

        百里青枝啧啧称奇:“你这副模样归家,待你爹娘见着,定要心疼死了。”

        一辆马车空间有限,孟轲、施敬承与百里青枝去了另一处,留几个小辈在此间。

        没想到阎清欢一天比一天穷得响叮当,沈流霜微愕:“你这是……被劫财了?”

        “怎么会。”

        阎清欢像只翘起尾巴的猫:“我已把鬼门十三针练到第三重了。”

        他过去只懂医术,不愿在实战中拖后腿,向殷柔讨来秘籍《鬼门十三针》。

        练至今日,可将银针用得顺心应手,数丈之外伤人性命。

        “以前的衣物,”阎清欢挠头,“大多被我给卖了。”

        施黛隐约猜到原因:“你卖衣服干什么?”

        说起伤心事,阎清欢从袖口掏出钱袋,神色郁郁,左右晃一晃。

        可以听见碎银子和铜板碰撞,发出的哗哗脆响。

        “离开越州时,我告诉爹娘能养活自己,没带太多银子。”

        阎清欢沉思:“带来的银钱,要么用去治病,要么用来炼制新药……”

        还有的被他给了穷苦人家,以供孩子们上学念书。

        以前穿着绫罗绸缎,和富家公子哥们吟诗赏景,是他年复一年的习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