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分卷(155)

        众人:

        好像真是他们亲眼见证的啊,只是无法置信而已。

        这么说来,这可是一棵神树。

        比任何神话故事还神奇的树,就在他们眼前。

        婴儿是不好打扰的。

        百官还有些遗憾,让他们多看一看,从树上结出来的孩子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啊。

        但是没办法,只得去围住那棵神树研究了。

        当然,莫少珩是不能赶圣人的。

        圣人懵逼得很,他有很多儿子,儿子生的皇孙算起来就更多了。

        但从来也没有这么神奇的。

        看看这小模样,若是莫少珩说,这孩子是天上的神仙投胎,他都信。

        热闹归热闹,但终归要离场,天黑了嘛。

        就是,让他们多看看那婴儿也好啊,实在太离奇了。

        第二日,因为莫少珩并没有封锁消息的原因,整个凉京都沸腾了起来。

        正的假的?

        燕王府的小殿下从树上结出的?

        一片沸腾。

        你还不信了?

        听说圣人和百官亲眼见证,岂能做得了假。

        若还是不信,你看看燕王府那棵大树,就是老远就能看见那棵。

        小殿下就是从那棵树的花蕾里面出来的。

        听说啊,当时花香弥漫了整个府邸,天空的金光都照耀了下来。

        越说越神。

        莫少珩酝酿,计谋了这么久。

        本就不打算偷偷摸摸地,既然决定让这么一个小生命出生,就不想让他过得见不得人。

        既然如此,还不如弄得天下皆知。

        如今看来,在他长时间的引导之下,论还算不错。

        燕王府现在就热闹到了不行,每天都有各种理由借口来串门的,连金殿上的百官都不避嫌了,非得隔三岔五来看看。

        那可是他们亲眼见证出生的孩子。

        莫少珩:

        干嘛呢。

        有那么稀奇?

        值得一提的是,镇北王府的祖母和莫少珩的母妃,天天一大早就要来燕王府了,怎么也不放心其他人照顾,得她们亲自来。

        莫少珩本来还担心祖母年岁大了,天天这么忙碌,他就太不孝了。

        结果,祖母一点都不介意,每天脸上笑得都成了一朵花儿。

        这孩子比少珩小时候还好看。

        还有就是天妃,本来她是不便出宫的,但天天去圣人那里闹,圣人也实在经不起闹腾,许了天妃娘娘出宫的特权。

        现在倒好,祖母,莫少珩的母妃,天妃,一天围着婴儿床上的婴儿打转,倒是莫少珩自己插不上什么手了。

        莫少珩:

        真的只需要像普通孩子一样养就可以了,没必要如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但估计是没人听他的了。

        这孩子生来就不一样,能将就着养?

        莫少珩:

        得,她们去折腾吧,他反正是拗不过。

        随着时间推移,燕王府的小殿下虽然惊奇,成了家家户户谈论的对象。

        但似乎也被所有人接受了他的出生。

        这也是莫少珩最想要的。

        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不知不觉,赵棣率领的去南离的勤王军,这一去就是两年。

        虽然,看似以前已经安排得十分的妥当了,但这打仗,哪有十天半月就能结束的。

        还好的是,情况越来越明朗了。

        莫少珩得到的消息是,每打下来一个关隘,就直接安排当地的百姓开始种水稻。

        水稻收获的那一刻,直接轰动了整个南离。

        原本还抱着不敢置信世上存在有比粟的产量还要高上四五倍的作物的南离百姓也直接信服了。

        水稻还能一年两熟。

        疯狂的消息在整个南离大地流传。

        导致的结果就是

        南上的勤王军,走到哪里,百姓都狭道相迎。

        他们都等着他们的圣人重新入主离都啊,这样他们就真的有好日子过了。

        原本担心的后勤问题也完全不是问题了,因为百姓都将自家的瓜果粮食拿出来进行支援了。

        南一也一路接见各地的贵族和百姓中有声望的族老。

        将这些贵族和百姓感动得稀里哗啦。

        没办法,南一因为从小受到了莫少珩的影响,他不觉得他是圣人,就会看不起地方贵族,更不会看不起普通百姓。

        那种从骨子里面透露出来的东西,自然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不仅仅是在作秀而已。

        这份天恩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凡是他们军队经过之地,都是一片欢乐的沸腾之声。

        这种气氛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不断扩散。

        导致的后果就是,越来越远的地方,开始自发的支持起了勤王军。

        南上的勤王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

        但哪怕如此,等赵棣他们和司徒剑南的军队会师的时候,已经是两年末了。

        而在会师的那一刻,离都的反叛军就知道他们完了,所有的抵抗不过是垂死的挣扎。

        而等莫少珩得到赵棣他们搬师回京的消息,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

        等赵棣他们正式回来,估计还得两三个月。

        乌衣巷,一个两三岁的小孩,被豆子等一群小货郎谨慎地围在中间,生怕摔着了。

        我们家小殿下那可是精贵得很,我们可得看好了。

        可不是,磕碰一下都不行。

        莫少珩看得直摇头,他有时候也带着孩子来乌衣巷,每次来这些小货郎简直就高兴坏了。

        因为连朝廷上的百官想要见他们的小殿下都十分困难,而世子却让他们看着点小殿下。

        而且,他们小殿下长得可好看了,跟玉雕啄出来的一样,他们看着就特别喜欢。

        莫少珩看着小腿一蹦一蹦,见人就去抱人大腿的糯米团子:

        太多人陪着玩的坏处就是,从来不认生,谁都能抱去逗得嘻嘻哈哈的,小货郎们那是喜欢得不得了。

        一拐一个准。

        不过,这样的娃也好带。

        莫少珩本来没有什么带娃的经验,结果都被他带得不错,带得没心没肺的。

        世子,今天晚上你要带小殿下看皮影戏吗?

        莫少珩摇了摇头。

        一群小货郎哦了一声,今天他们小货郎约好,一起看皮影戏呢。

        这三年,凉京的商业更是丰富到了难以想象。

        天下盛景看东唐,天下商业看北凉的佳话也在天下盛传了。

        三年间,工厂不仅仅是在凉京了,其他城池的工厂也陆续建立了起来。

        因为北凉的商品真正的走向了诸国,需求太大了。

        以一国之力,提供各种商品给诸国,这些工厂,也是因为有了需求才建立起来的。

        而各城池,有了这些工厂,百姓有了工作的岗位,生活自然而然也好了起来。

        朝廷的税收也变得丰富了起来。

        朝廷有了钱,水泥路的建设完全没有停下来。

        因为北凉看到了水泥路的好处,它的修建,才是真正的让诸国商人愿意来北凉做生意的一大根本原因。

        实在太方便了。

        将莫少珩的要致富先修路的观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的北凉,已经有不少的城池,都被水泥路连接了起来。

        莫少珩在金殿上还说道,我们从一开始实现城城通,然后慢慢地开始实现村村通。

        水泥路不仅带给了我们商业的繁荣,也将带给我们北凉的百姓便利。

        当时,莫少珩的话可是震撼了好多人。

        都无法想象,整个北凉的村子,都被水泥路连接起来,那将是一幅怎样的震撼人心的画面。

        北凉将开万世之壮举。

        当然,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短时间说实现就能实现的。

        又过了一些时间。

        终于,赵棣和北凉的将军,凯旋而归。

        他们的归来,也说明南离的局势稳定了。

        莫少珩也算松了一口气,南一重新入主离都,以后倒是不用他担心了,南一也长大了呢。

        这一日,前去城门口迎接凯旋的军队的百姓,实在太多了。

        不仅仅是城门口,连水泥路两旁都站满了人。

        因为,军队的凯旋,也就是说,北凉和南离签署的种植水稻的协议生效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解决了北凉产粮不丰的问题。

        以后,哪怕发生再大的天灾,都不会像以前一样,手足无措了,除非北凉和南离同时出事,才会打破这种互利的局势。

        远远的,已经能看到回京的队伍了。

        赵棣骑在马上,高头大马地,看上去成熟威武了不少。

        颇有战场归来的气势。

        这时候,水泥路边,一群少年喊道,殿下,殿下!

        赵棣看了一眼这些活力四射的少年,有些眼熟。

        这不是莫少珩心肝上的那些小货郎吗?

        一去三年,连小货郎都变成脆嫩嫩的少年了。

        变化还真是大。

        小货郎们长得白白嫩嫩的,一看就知道被莫少珩养得不错,还有一种和其他地方任何少年都不一样的气质。

        乐观,开朗,阳光。

        就像朝阳下,最绚丽的花朵,开得真好。

        只是,赵棣仔细一听这些小货郎的话,直接就懵了。

        殿下,你再不回来,你儿子都可以自己上街打酱油了。

        就是,就是,现在小殿下跑得可快了。

        赵棣:

        这些小货郎在说什么?

        他儿子?

        他有个锤子的儿子。

        但,随着向城内走去。

        听到了越来越多的声音。

        恭喜殿下,小殿下长得也太好了,我有幸在街上见到过一次,啧啧,那可真是上天的恩赐啊。

        听说小殿下,一月能走,二月能话,三月熟读蒙学,那是天人降世啊。这就是在道听途说了,根本没这回事。

        赵棣越听越懵。

        怎么感觉,他真有个儿子了一样?

        别人都知道,就他不知道。

        远远地,就看见城门口,站着一个风光霁月之人,还是和以往一样好看。

        只是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人脚边站着一个小糯米团子,正抱着大腿,从后面偷看。

        赵棣走了上去。

        莫少珩:恭喜你,你当爹了。

        不要怪他不去信告知啊,是圣人说的,要等燕王回来了给他一个惊喜,他也不能违背不是。

        就是不知道,突然知道自己喜当爹的赵棣,是惊多一点还是喜多一点。

        赵棣睁大着牛眼睛,你你再说一遍?

        第96章 合家欢(大结局)

        赵棣的样子,现在震惊得瞳孔都是收缩的。

        莫少珩:

        看来,还是惊要大一点。

        也对,无缘无故多了一个儿子。

        莫少珩脚边的小豆丁,呆萌呆萌地露出小脑袋,然后向前走去,抱住大腿,抬头。

        你的小可爱上线了哦。

        赵棣:不是,这谁的儿子?

        不要以为,不要以为卖萌,就能乱认爹。

        莫少珩还没回答,身后的赵景澄等学生就道,殿下,真是你儿子啊。

        圣人和百官亲自接生,这还有假?

        我们凉京人都知道,整个凉京。

        赵棣:

        都知道?

        他真有个儿子?

        不对,哪来的啊?

        莫少珩直接道,树上结果子一样结出来的。

        赵棣:

        等被簇拥着回了燕王府,赵棣都是懵的。

        整个人看着院子中的参天大树。

        所以,当初离开凉京的时候,莫少珩将他们的血混合置于一个花蕾中。

        就是为了孕育这个小生命?

        让他捋一捋,他觉得,他一时之间还有些接受无能。

        他儿子真是树上结出来的?

        随着赵棣一起回来的,还有来自南离的使团。

        南离使团这次前来,一是促进两国的友好,二是商量无条件退还被南离侵占的洵州的相关事宜。

        所以,赵棣根本没有时间去适应他多了一个儿子的事情,每天抱一抱那小糯米团子,被糯糯地叫上两声爹,就得去上朝。

        退还洵州的事宜还算顺利,一切都按照原先约定好的来。

        而运河的修建工程,也刚好结束了,还延期多修长了好长一段。

        北凉真正的拥有了一条,贯通东西的大运河。

        滋润灌溉着干涸的北凉大地,千古而留名,这是一条奇迹之河,是在灾难中诞生的希望之河。

        等洵州已复的消息传到修建运河的工队,一片欢腾的声音。

        原本,他们修建完运河,还在迷茫,应该何去何从,因为他们没有家了啊,漂泊无依。

        结果朝廷的官员就来安排,让他们回家了。

        可以回家了?

        我们可以回家了?

        迷茫,然后是翻腾的海洋。

        虽然说这几年修建运河,朝廷也没有亏待他们,但长期的漂泊无依,居无定所,心中对家的思念也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

        而现在,他们可以回家了。

        那种喜悦的场面是无法形容的。

        不仅如此,根据以前的约定,他们帮助朝廷修建运河,就会免他们数年税收。

        这个时间,足够他们重新过得好好的。

        浩浩荡荡的队伍,在朝廷的安排下,向洵州进发。

        这一忙又过了不少时日。

        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赵棣一去四年,为北凉夺回了洵州,为北凉和南离的和平建立了基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