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书名: 朕,真不是断袖 作者: 觅唐 分类: 精品

        信上字迹洒脱,最后一列的字尾都往外飘,显得很有几分迫切似的。

        闻端想,谢桐写这一封信时,心情应是很好的。

        而自己这么多日都没有回信与他,那年轻的天子,是否会因此苦恼生气?

        短暂的沉寂后,闻端开了口:“圣上如何?”

        灰袍人默然半晌,像是仔细斟酌了一下言语,才说:“……舟车劳顿,夜难安眠,醒时多半在钻研地形与兵力图。”

        说完后,因为许久没听到闻端出声,灰袍人犹豫了会,还是抬眼去看。

        他望见闻端一手支额,墨眸定定看着窗外,竟似是在出神。

        灰袍人不敢贸然出言打搅他,于是静候了片刻,才听见闻端道:“圣上可有问过……?”

        话虽然并未说完,但灰袍人明显了然,低声答:“圣上每日都问官爷您的情况,但——”

        他顿了顿,才继续说:“先前没有官爷您的许可,我们未将您的情况传达给圣上。”

        闻端长长的眼睫覆下,掩去眸中神色。

        “以后碰见这种情况,不必再来问我。”他缓慢道:“圣上既然惦念,如实告知便好。”

        灰袍人低头应是。

        听见桌案前传来沉沉的咳嗽声,灰袍人又问:“官爷,如今京城增援的兵力已至,您的药……还要减分量吗?”

        他想了想,还道:“安昌王不过区区一反贼尔,官爷此时胜券已握,何必再作践自己的身体。”

        灰袍人小心地说了最后一句话:“……就是让圣上看见,也不免心疼。”

        闻端轻瞥了他一眼:“本官知道了。”

        “照你说的做吧。”

        *

        一日后,从京城而来的军队与西南驻军相汇,共三万余人,简单休整后,与安昌王的叛军隔河相望,严阵以待。

        谢桐骑着马从营地出来,一路行至队伍最前端,在一片寂静中望向对岸。

        安昌王就在几十米外。

        谢桐看着这个曾经最为熟悉的皇兄,竟在对方脸上瞧不出半点当年的影子。

        眼皮沉沉垂着,露出的目色阴暗凝滞,不过才四十余岁,脸上已经爬满皱纹,束在冠中的头发也黑白参半,全然不复谢桐记忆中意气风发、稳重可靠的大皇兄模样。

        许是为了颜面,安昌王今日特地着了一整套的亲王服制,玉冠蟒袍,衣袍虽华丽,却更衬得他年老瘦削,暮气深重。

        “皇兄。”谢桐开口唤。

        河对岸,安昌王的脸皮抖了抖,阴阳怪气地笑起来:“如今您已是圣上,臣怎还担得起‘皇兄’这个称呼?”

        谢桐淡定自若,控着马儿踏前几步,语气冷静:“长幼有别,即便父皇传位于我,皇兄也依旧是兄长。”

        他这一句没有在安昌王面前用“朕”的自称,对方显然注意到了。

        没等安昌王有所反应,谢桐就紧接着道:“如今与皇兄两地阔别已近十年,不知为何,皇兄竟要在曲田伪造圣旨,行此反贼之事?”

        安昌王点点头,笑了一声:“好一个反贼。”

        “那圣旨既有圣上的朱批,又有玉玺印,怎会是伪造的假圣旨?”

        他眯起眼,直盯着对面的人:“若非圣上在曲田倒行逆施,做些天怒人怨之事,令得百姓叫苦不迭,本王也不会替天下人站出来,与圣上理论理论。”

        谢桐轻挑了一下眉:“既然是假圣旨,那为何不取出来,与朕批过的真圣旨比较比较?”

        “……”安昌王说:“本王到曲田的第一日,已将那假圣旨烧毁,废止了上面荒唐的命令!”

        “哦?”谢桐忍不住道:“那朕怎听闻端闻太傅说,他已将假圣旨从曲田官府中取出保管,只等送回京城,便可一知真假呢?”

        “还有,”谢桐又说:“曲田县中那灭绝人性的种种条例,明明是朕的太傅废止的,怎么到了你嘴里,都成了皇兄你的功劳?”

        年轻的天子将缰绳一甩,居高临下地俯视对岸的人马,冷冰冰地吐出最后一句:

        “还是说,安昌王你把城中的百姓都当成聋子瞎子,以为带兵围在外头,就能堵住天下人悠悠众口,令所有人都信你这番胡言乱语?”

        安昌王脸色骤变。

        话不投机半句多,谢桐懒得再与他论些不阴不阳的废话,安昌王也急躁难耐,两边很快就发起了冲突。

        本以为只是初步接触的第一场小战,安昌王还留了大半兵力在后方。

        毕竟两人有着血缘牵连,按常理来讲,谢桐肯定不能一次赶尽杀绝,必会留有双方停战的间隙,来怀柔劝解,以显示天子的仁厚之心。

        安昌王计划得很缜密,等到黄昏日落时,这一战应会停歇,趁这个时候,他就……

        他想了许多,唯独没想到谢桐完全不按寻常套路来,第一次进攻便已是倾尽全力。

        重重大军踏过护城河,碾碎安昌王的部队布下的拙劣陷阱,直逼得叛军步步退让,快到了曲田县主城门外,安昌王才猛地反应过来。

        他以为谢桐是来劝降的,这一点就想错了!

        谢桐的军队这毫不拖泥带水的打法,分明是冲着速战速决,要救困在曲田城中的人去的!

        安昌王反应得太慢,等终于召集所有兵力支援时,已经被逼退了十几里地。

        这一战一直打到黄昏,在安昌王的军队纷纷赶到时,谢桐忽然又下令撤了军,徒留对面茫然无措的一群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