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首辅追妻录 第111节
书名: 首辅追妻录 作者: 粟粟很酥 分类: 精品

        北境的战火已经纷乱了三月, 士兵苦于鏖战久已。

        冰雪漫天,朔风刺骨,千里冰封。

        这场仗若是再拖下去, 军心势必涣散。

        夤夜将至,江桐率轻骑蛰伏在冰原之上。打算等夜深之时。

        潜入敌营, 刺杀敌军主帅,火烧敌军粮草。

        这一招釜底抽薪虽有胜算, 但过程极险,稍有意外便会满盘皆输。

        夜色中, 将士们呼出的气都是冰的。

        后半夜,计划进行得很顺利,江桐只身潜入主帐营中,将还在打鼾的敌军将帅一刀毙命。

        那将帅甚至还没来得及反应, 便被一刀割断了喉咙。

        帐外, 火光漫天。

        敌营乱成一团。

        待他们反应过来,为首的将领怒不可遏, 当即下令全军出击,与江桐的军队交战。

        而这正是江桐所要的结果。

        翌日,铺天盖地的第戎骑兵席卷至嘉峪关下, 足足有十万人马, 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令人胆寒。

        可江桐知道,这是第戎全部的兵马了。

        只要他们愿意倾巢而出,这场战争就可以尽早结束, 不至于拖地军心不稳。

        只不过, 这回是一场苦战。

        殊死之战, 在此一搏。

        双方兵马相当。

        如今只有鼓舞了士气, 让战士们拿出万夫难挡之勇,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故而,他必须身先士卒、百折不挠。

        不多久,敌人便开始攻城,冲杀声、炮火声、火光冲天。

        残酷的厮杀在这茫茫雪原上演,将天地染成了血色。

        策马带兵冲出城去的时候,江桐翘首回望了一眼京师的方向,目光带着沉湎。

        皓日正在升起,若可以——

        待他凯旋归京那日,他想再次向她求个重头开始的机会。

        冲天震地的喊杀声中,江桐提枪纵马,带着大军直冲向黑沉沉的敌阵,耳畔,风声血雨、金戈铿锵。

        所有思绪全都飘散不见,唯有无尽的杀戮——

        这场鏖战整整持续了三日。

        这三日,数以万计的兵马倒在了血泊中,杀到最后,江桐亦是负伤累累。

        刀刃已砍得卷了边,身上的铠甲被鲜血浸染,盔甲上的红缨亦散乱,随风摇曳。

        战马在他身边倒了下去,壮烈牺牲。

        他轻轻阖上战马的眼,跌跌撞撞站起来,扔掉手中早已卷刃的长刀,从尸体上拔下一根长枪,继续往前踉跄而行。

        无数的第戎人朝他冲来。

        战场上,若是斩下敌军将领的首级,将受到无上的封赏。

        江桐杀红了眼。

        无数的敌兵倒在他脚下,最后,他的脚下竟堆成了尸山。

        他心中唯有一个念头,他决不能倒下。

        他不能减弱战士的士气。

        并且……

        他实在是想回到京城去。

        他还有一桩夙愿未了。

        可当眼前的景象越来越模糊,所有的血影在身前交错、重叠、涣散。

        眼皮越来越沉。

        千疮百孔的他终是没有了冲杀之力了。

        那些第戎士兵亦被他脚下的尸山震慑,远远站着不敢上前了。

        江桐喘了口气。

        折断长枪作为倚仗自己的拐杖,支撑在身后不让自己倒下去。

        远处犹在厮杀的大澧将士们瞧见这一幕,纷纷泪眼朦胧,大受触动,振奋起了信念。

        咬牙与身前的第戎人拼命。

        不知过了多久,待黑沉沉的暮云散去,胜利的号角响彻云霄。

        众人发现。

        倚靠长枪而立的江桐,已然呼吸全无。

        为了鼓舞军心,他临死都未阖上眸子。

        全军上下,无不默哀流涕。

        副将在收敛他的尸体时发现,他手中死死攥着一个针脚粗陋的锦囊。

        *

        明和帝十八年二月,隆冬。

        边军大败第戎于嘉峪关,收复了被第戎侵占的边塞十三城。

        大捷还朝。

        可主帅江桐却因身先士卒,最终马革裹尸,落得令人扼腕叹息的结果。

        举城皆哀。

        三军迎着他的棺椁回朝。

        白幡漫天。

        卫燕立在人群中,怔怔望着那棺木从她身前经过,只觉眼眶一阵又一阵的发酸。

        有人找到她,声称是江桐的副将。

        带她来到了尚书府的祠堂。

        在那里,卫燕看着那副将从尘封的玄匣中取出两块牌位。

        那两块牌位像是早早便立下的。

        都写着江桐的名字。

        卫燕清晰看见,其中一块的名前,冠有卫氏之夫,四个字。

        卫燕怔住了,一颗心紧的发酸。

        “将军出战前说,若他身死,便让我寻着卫姑娘,问问姑娘的意思,若是姑便只放这娘同意,便把这牌位立在祠堂中供奉,若是不同意,一块。”

        那一刻,她泪水如决堤。

        副将又言:“这个锦囊,亦是将军死前牢牢攥着不放的。我见上面有个卫字,便想或许该是姑娘的……”

        卫燕接过那针脚粗陋的锦囊,想起过往种种,只觉造化弄人,从前只以为他丢了,没想到,他竟还保留着,且一直佩戴在身边。

        她攥着那只锦囊,一言不发,泪水止不住得流,只觉得一颗心涨得无比难受。

        *

        极寒过去,便至早春,正是百废俱兴之时。

        新柳抽枝,花浓草绿。

        长乐、卫瑄还有陆月一行人皆在城门口送别卫燕。

        “卫姐姐,此去蜀地,你不可逗留太久,需得早些回来。莫要叫我们苦等。”

        卫燕坐在马车里,挥袖冲几人道别。

        “长兄借着蜀地巡察,正好带着我去散心,不日便会回来的。”

        不远处,卫峥正在马上等她,少年着官袍,带幞头,侧帽风流。

        在他身后,还跟着此去巡察的其他校尉和一些兵吏,卫峥知道卫燕近日情绪压抑,所以想着带她一起出去转转,蜀地山好水好,正好可以散心。

        众人这才放了心,只叫她保重之类云云。

        临别前,长乐突然想起什么,驱马凑近她,隔着车窗轻声同她耳语。

        “我记得小皇叔如今就被派驻在蜀中,你此番去,说不定能碰见他。”

        面对长乐的殷勤,卫燕却只是淡淡一笑,并未想太多。

        前尘往事如烟,她如今只想忘却。

        车轮辘辘转动,马车启程。

        慢慢带着她阔别京城。

        远处,一轮新日正跳出地平面,冉冉升起。

        第76章 结局二

        ◎燕儿,我便知道你还是牵念我的。◎

        卫燕心下一动, 不由自主地下了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