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出使
书名: 栀子血 作者: 柒月天 分类: 武侠

        75

        “不错,这个人必须能言善辩,身手不凡,应变能力非同常人,赵全老奸巨猾,一般的说客前去非但奈何不了他,反而会让事情更加棘手。”

        “依太岳所见,派何人去才妥当?”高拱问道。

        张居正狡黠地笑了笑,“这要看大人您的眼光了。”

        高拱一愣,随即大笑起来。

        谁都知道首辅大人府邸人才济济,要找出一个才能突出的人来也并不是一件难事。

        高拱回到府邸,看见门口停着一辆马车,便叫来守门的士兵。

        “何人来访?”

        “启禀大人,有一位大人前来登门造访。”

        “哦?是何人?”

        “小的不知,那位大人素未蒙面,已经到了一个多时辰了,正在偏厅等候。”

        高拱摆了摆手,“知道了。”

        张神医掸了掸身上的尘土,跟着高拱走进府邸。

        陆无城坐在大厅里,左等右等依然没有见到首辅大人的影子。

        “言儿,我们走吧,大人今天不在,咱们明天再来吧。”

        莫言点了点头:“嗯。”

        两人正要走出大厅,突然听到门外一阵脚步声。

        高拱笑容满面地走进来,“让贵客久等,恕本辅招呼不周,来人啦,上茶!”

        陆无城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大人,问道:“请问首辅大人回来了吗?”

        高拱笑了笑,“敢问这位大人身居何职?老夫怎么从来都没见过。”

        陆无城道:“这位大人误会了,在下并不是为官之人,只是一个寻常百姓,特地前来拜访首辅大人,请问这位大人,首辅大人回来了没有?”

        高拱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老夫就是当朝首辅。”

        陆无城吃了一惊,“您是徐大人?”

        “这位小兄弟说的什么话,高大人乃是当今朝中第一人,哪里来的什么徐大人?”张神医道。

        “当今首辅不是徐阶徐大人吗?何时变成高大人了?”陆无城不明所以地道。

        高拱一听到徐阶,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自从打到徐阶之后,百姓之中一直颇有微言,这几年来登门兴师问罪的人不下少数,每次高拱都会大发雷霆,他徐阶算是什么东西!

        碍于自己的身份,高拱也不好发作。

        “这位小兄弟想必久居蛮夷之地,当然不知晓当今局势的变化,这也怪不得你不知道本辅。”

        这句话说得话中有话,陆无城不是愚笨之人,心里自然知晓。

        “大人果然神机妙算,竟然知道在下居于蛮夷,小民愚笨,却不知早已偷换了天日,冒犯了大人,还请大人恕罪!”

        高拱笑了笑,心里却在寻思道,你这小子骂人都还不带脏字。

        高拱道:“不知阁下前来有何贵事?”

        陆无城看着眼前这张皮笑肉不笑的官字脸,心里凉了大半,“敢问这位可是张神医?”

        “荷,你连首辅大人都不知道是谁,竟然知道我张某,想不到蛮荒之人都知道我的名号,着实不简单。”张神医戏谑地道。

        高拱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你张神医这么说还是本辅都比不上你了?

        张神医看着首辅大人的脸色大变,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不知道你找老夫有何事情啊?”

        陆无城强压着心里的厌恶,道:“在下此次前来,是想请张神医……”

        “哎哎哎!”张神医一把打断,“想要我救人就免谈,老夫乃是当今圣上钦点神医,并不是那些江湖郎中,倘若要是每个人生病了都来找老夫,那老夫何来的时间去照料皇上。”

        “在下知道张神医日理万机,着实劳苦功高,只是内子失明多年,多方求医未果,无奈之下才来打扰神医,请神医相救!”陆无城抱拳道。

        张神医坐下来,拿起桌上的茶杯,“不是老夫见死不救,实在是无能为力。”

        李时珍一直游离于深山老林,倘若不是找不到他的踪影,如今又何必来求人。

        为了言儿的眼睛,陆无城只得再三地恳求,张神医像是王八吃称砣般,死活不肯答应。

        莫言不忍心陆无城再向他人低三下四,拉了拉陆无城的手,“无城,你不必再求他了,天下人都是这样,一朝飞上枝头当上了凤凰,连自己是麻雀都不知道了,咱们走吧!”

        “你这丫头说什么呢!好生的无教养!老夫就是不治!你能把我怎么样!”张神医怒道。

        陆无城冷冷一笑,“想当年徐大人在位时,哪有这些猫狗乱吠的份!”

        陆无城拉着莫言的手,“言儿,我们走吧!”

        “嗯。”莫言点点头。

        “你!”张神医大怒。

        高拱道:“徐阶?徐阶他算什么东西,他还不是在严嵩的脚下当了那么多年的狗?”

        “那总比那些一心争权夺势忘恩负义的强!”

        陆无城丝毫不惧,大步地走出门口。

        “慢!你到底是徐阶的什么人?”高拱道。

        “一个有良知的人!”

        “你叫什么名字?!”

        “紫岩剑陆天辕!”

        一声巨雷蓦地从门外响起,高拱突然手一抖,茶杯啪地一声摔在地上。

        是夜,高拱难以入睡,便召集门人前来商议出使俺答一事。

        平日里一味在自己面前阿谀谄媚的人,此时都做了秋天里的寒蝉,声都不敢吱一下。

        高拱大失所望,摆了摆手,“你们都退下吧。”

        于是众人作鸟兽散。

        在京城里逗留了几日,天以放晴,陆无城收拾好包袱,将莫言的手紧紧地攥在手心里,“言儿,咱们回家吧。”

        陆无城到客栈下面结完账,便出得门去。

        此时,一辆马车停在客栈门口,一个官员摸样的人走了下来。

        “陆大侠,首辅大人有请!”

        自从上次的大战之后,两军各有所伤,一直再无动静。

        戚继光看着镜中慢慢生多的白发,想起了那个人,心里一时万分地感慨。

        这些年来,戚继光召集天下名医,一直派人寻找陆无城的下路,可是至今依然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如今跟随自己的大将都已经慢慢老去,难道我戚家军真的后继无人了吗?

        小林中一依然苦苦研究着手里的紫岩剑,但是始终找不出其真正的秘密所在,这把石剑在自己的手里,只是废石一块而已。

        妇人总会坐着马车前去天州的府邸,希望有一天他能突然地出现在眼前。

        高拱答应了治疗莫言一事,但是前提是让陆无城随同使者出使俺答,而且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陆无城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心爱的人,随着使团,朝着漫天的风沙行进着。

        前方的路,生死未知。

        张神医道:“这小子真的能完成任务吗?”

        高拱笑了笑,“老夫的眼力绝对不会有错,此人有勇有谋,非你我能及,此事有了他,定能成功。”

        经过了几天的幸苦行军,半路上又遇到了流匪,高拱派出的正使也在慌乱之中被流匪杀害。

        所以最后到达宣府的时候,除了陆无城以外,身边只剩下了几个随行的士兵。

        宣府,乃是明朝边防的一个重要的据点。

        前一辈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王守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大明虽大,最为紧要之地只有四处,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

        王守仁所讲的四个地方,是指宣府、大同、蓟州、辽东,它们是明代边界最让人头疼,也最难防守的重要据点。

        所以自明代中期后,它们被分为两个独立军区(宣大、蓟辽),由朝廷直接管理,其指挥官为总督,超越各级总兵,是明朝兵部尚书以下最高级别的军事长官,只有最富军事经验的将领才能担当此任。

        此时担任宣大总督一职的便是大明名将王崇古,先前在浙江时,他作为俞大猷的副将,与其共同抗击倭寇,战功显赫。

        早在把汉那吉前来投降大明的时候,王崇古就预知大祸将要降临,把汉那吉降明,俺答必定起兵前来要人,保不准,将会有一场大战。

        所以,王崇古下令,自今日起,全军收缩,准备迎战!

        高拱派来的使者到了,王崇古自然要迎接。

        王崇古看着眼前狼狈不堪的几人,“你们这是?”

        陆无城便一五一十地道出了这几日的遭遇。

        王崇古一声长叹,“这世道真的是变了,如今官亦匪,匪亦官,这官匪横行的世道,老百姓还有什么好日子过,不知何时,才能还我一个清明的盛世啊!”

        陆无城看着眼前的这位将军,突然有种看到戚继光的错觉。

        “将军可否认得戚继光戚将军?”陆无城忍不住问道。

        王崇古道:“戚将军的威名何人不知何人不晓?本将军昔日与戚将军交情非浅,可以说得上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只是那时我是跟着俞大猷俞将军罢了。”

        “难怪在下一见到王将军就会想到戚将军,原来两位将军颇有渊源。”

        “你跟过戚将军?”王崇古问道。

        陆无城点点头,“在下虽然跟随戚将军的时间不长,但是也时常从戚将军的嘴里听到宣大总督,戚将军每次说到那位将军都是赞不绝口,在下先前不知是哪位将军,现在才知道,原来是鼎鼎大名的王将军。”

        “哈哈哈……”王崇古大笑道,“没想到这么多年了,戚将军还没有将我忘记,小兄弟,戚将军他现在可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