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书名: 山河美人谋 作者: 月落 分类: 都市

        “等人心。”李策道。

        人心……

        随从莫名其妙,可李策道:“我已经等到了。”

        他等到了什么?等到了自己从狗洞里钻出来吗?

        楚王府的狗洞怎么也不清理一下?府里的杂役跑光了吗?

        随从再钻了一次,在自己人的帮助下偷偷回府。

        六皇子竟没有嫌他臭,走近他,问:“怎么说?”

        “在等,”随从把楚王说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一遍,最后强调道,“就是这样,等人心。”

        李璨琢磨着这句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就讨厌故弄玄虚。

        “算了!”他恨恨道,“不管了!你赶紧去洗洗。”

        这会儿终于嫌弃起来。

        随从向外走,尚未走出院子,李璨又唤:“回来!”

        随从的脖子又是一缩。

        他可不想再钻一次狗洞,当这兄弟俩的信鸽。

        “你刚才说——”李璨别过脸去,竟有些扭捏,“他刚才,喊我什么?”

        随从想了想,道:“六哥,楚王说,让卑职回去告诉六哥。”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六皇子本来就是楚王的六哥。

        楚王排行老九,上面有八个哥哥呢。

        但李璨重复道:“六哥啊,嘁!”

        这一声非常不屑。

        ……

        第411章 叶娇回京

        以前也不是没听他喊过“六哥”。

        李策与人为善、通情达理,见面时,也曾经温和地唤:“六哥。”

        当然唤六哥同唤五哥是不一样的。

        李策唤李璟,含着自在随意、手足亲和,甚至是宠溺或警告。至于私底下有没有对他五哥撒娇,就不知道了。

        他对自己,就有些淡淡的。

        谈不上亲近,也谈不上疏远,只有尊重和礼貌。

        至于太子和别的皇子,就没这待遇了。李策很少喊,也不怎么打交道。

        但今日这一声,与往日不同。

        今日,他们已经闹翻了。

        大理寺内,太子明言,是李璨查到了安国公府生铁的来处。

        随后李璨解释了他如何封锁九峰山,如何找到证人,搜到账册,把人证物证带到。

        尽管后来帝师崔颂到了,认下九峰山铁矿,化险为夷。

        但在朝臣心中,在李策心中,李璨他的确是为太子做事。

        而此时,太子正幽禁李策、查抄安国公府,并且要给叶长庚扣上谋逆的罪名。

        谋逆之罪,株连九族。

        可这个时候,李策喊他“六哥”。

        没有气急败坏、没有恶语相向,仍旧那么尊重和礼貌地唤着。

        李璨静静站在廊下,看冰雪融化,地面湿漉漉的。

        他的心,也跟着湿漉漉的。

        外面的消息很乱,但是能传出去,传得远的,都是太子李璋允许的。

        比如说楚王结党营私、构陷皇储,将被赐死。

        比如说太子圭璋特达、德才卓绝,继承皇位顺理成章,又爱民如子,是国之幸事。

        又比如说叶长庚起兵谋反。太子仁德,只要他能放弃兵马,只身返回京都请罪,就能免死。

        这些消息传遍京都,然后向南、向北,不出七日,便传遍河北道、河南道、山南道。

        一身黑衣的剑南道节度使叶长庚勒马而停,看向同样骑在马上的叶娇。

        “娇娇,你怎么看?”他问。

        太子李璋的军令已经到了,虽然尚未登基,但因为已经主持朝政,敕令上盖着大唐玺印。

        叶娇看向官道。

        不知为何,这几日官道上的人越来越多了。都是些衣袍朴素的百姓,大多都是向北。

        这让他们的行进速度慢了不少。

        “太子用母亲和姐姐要挟我们,”叶娇道,“就把这些兵马放下吧。”

        叶长庚点头,表示就听妹妹的。

        可放下一万骑兵,并不能让他们的速度快一些。

        “不让你带兵去,没说不让我带百姓去啊。”

        叶娇冷笑着扬起马鞭,纵马向前。

        她那些百姓,虽然舟车劳顿,却从未喊累。

        他们话不多,常常都在沉默。偶尔有担忧的,会问:“咱们,不会被杀吧?”

        “咱们告的是绵州刺史徐功役,为什么会被杀?朝廷里都是青天大老爷,他们会为我们主持公道的。”也有人这么鼓励。

        叶娇不知道现在朝廷里还有没有青天大老爷了。

        更何况,他们告的人,或许不仅是徐功役。

        “如果,”临近京都时,她问,“如果徐功役不承认,如果他身后是更大的官,你们还去不去?”

        “更大的官,谁啊?”他们抱着孩子,扶着亲人,围着叶娇询问。

        叶娇吐出两个字:“太子。即将即位的太子。”

        人群静默许久。

        怎么会是太子?

        太子是亲自来剑南道肃清瘟疫的!

        太子他爱民如子、深入疫区;他配制药材、发放粮食。

        “如果是呢?如果害怕,”叶娇道,“你们可以回去。”

        她已经让青峰带着徐功役绕道水路,秘密进京。

        放走巴州刺史的时候,那刺史让她想想,到底能不能告状。叶娇想明白了,懂了,但没打算退缩。

        即便这些百姓害怕畏惧,她也能理解。付路费,让他们回去也就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