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分窑洞。

        

        李玄风走到近前,来回在两边打量了一圈。

        一会掰开驴嘴看看舌头,一会看看眼睛。

        周小川在旁边看的是一阵的惊讶,“老爷子,您还真的会给驴子看病啊?”

        本来要是老头子不会治。他就偷偷喂点泉水。

        不过路上他已经偷偷喂了一些。

        李玄风闻言头也不抬的笑道:“没办法啊,以前老乡家的牲口出问题了,总不能看着不管吧。时间长了也就会了。”

        一边说话,一边检查。

        过了一会,他头抬了起来,笑道:“问题不大,附子中毒,还有就是积食了。”

        “不过好在是吃的苗,没吃到根,不然早就没了。估计是谁打草的时候把附子的母苗打了进去。”

        周小川闻言点了点头。

        附子有毒他知道,里面含有乌头碱。

        但是母苗有没有毒就不清楚了。

        这就是有一个资深中医的好处。

        赵队长听到他的话,一脸的惊喜,“这是有救?”

        李玄风闻言点了点头,“能治好,但是能不能恢复到以前的情况,这就要看天……,看情况了。”

        感觉自己的话不对,赶忙改口。

        赵队长闻言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那就好,只要能给我下一个驴崽子,就不亏。”

        这么高兴的事情,他也没注意到李玄风话里的问题。

        不过就算听到了他也不在意了。

        真要说起来,农村人有几个不信鬼神的。

        李玄风闻言笑道:“行,我到时候给它调点药。具体能恢复到什么地步看情况。”

        赵队长闻言点了点头。

        走在回来的路上,赵保山想到了什么。

        对着周小川说道:“知箐点已经弄好了,你们挑一個时间搬进去吧。”

        “在一起睡,冬天也能方便一点。”

        周小川听到赵队长的话,愣了一下。

        想想也是,这么久的时间了,那窑洞已经弄好了。

        “赵队长,我不住那里可以吗?我就住在小草家里算了。其他人要是想去的话,就去。这个总没有违反政策吧?”

        过来的几个知箐,不是所有人都像周小川这样,有个单独的窑洞。

        像冯月和张静静住的,是爱菊家以前关牲口的窑洞。

        只是后来不让养牲口了,便一直空着。

        平时也就当杂物房了。

        而且里面没有炕。

        而周凤兰和陈琴琴就是和别人一起睡的。

        只是和家里的女孩睡的而已。

        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

        赵队长闻言一阵的奇怪,有新房子住还不好吗?

        要知道,别看这土窑挖起来简单。

        但是也是要费时间,还要搭上粮食。所以一般家里够用的情况下,也不会请人去重新挖窑洞。

        请人就要费粮食。

        除非自家人弄。

        平时农闲的时候,都喝稀的,哪里有太多的力气一个人挖窑洞。

        冬天农闲时间是长,但是谁也不舍得去消耗能量。

        赵保山犹豫了一下,对着他说道:

        “这个倒是没有硬性的规定。到时候看吧。你回去问问小草奶奶。至少得她同意了。”

        周小川闻言点了点头。

        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就算只是一个简单的窑洞,这个也是别人的家啊。

        这个和平原地区,你搭的茅草棚子,有人来占了你的房子是一个道理。

        没人愿意。

        回到家里,苗奶奶已经将饭给烧好了。

        玉米面做的菜团子和一份炒冬瓜,以及一份鸡蛋青菜汤。

        吃饭的时候,周小川将房子的事情说了出来。

        果然。

        和他想的一样。

        老人对于家的概念可是看得很重的。

        毕竟她也不知道,知箐以后会陆陆续续回去的事情。

        这个时候让住,基本上就算是将房子让给周小川了。

        苗奶奶在那里迟疑了一下。

        不过她很快就点了点头,笑道:“没事,你住吧。你自己和老三说去。”

        这次说的让住,和之前的住意思可不一样了。

        周小川闻言点了点头,不过还是解释了一句,“苗奶奶。放心好了,这窑洞我不要,以后还是小草的。”

        “只是暂时住几年。等我攒够了粮食,让乡亲们给我重新挖一口窑。”

        这话也就是敷衍一下。

        总不能说过几年他就离开了吧。

        苗奶奶闻言点了点头,“没关系。”

        已经让住了,也就不在乎住几年的事情了。

        吃了饭,晚上教小草继续认字。

        第二天早上。

        来到赵队长家的道场,还是一如既往的围了一大堆的人。

        有了上次的经验。

        等他来的时候,花生米已经被剥好了,整齐的放在了袋子里。

        石磨上面有人在那里磨花生面。

        就连屋里的锅上,已经开始蒸了起来。

        赵队长看着周小川过来,便对他招了招手,“小川,这花生米,你看一下,能出三成半的油不?”

        周小川换走了过去,假装抄了一下花生米。

        随后点了点头,“要是压实了,差不多能出4成以上。”

        听到周小川的话,赵队长乐呵呵的笑道:“那肯定给压实了啊。这次主要是出油。”

        周小川见状便对着赵队长问道:“你和他们谈的是出多少油?”

        赵队长闻言对着他嘿嘿的比划了一下。“三成半,花生饼子给我们。”

        看到他的动作,周小川点了点头。

        三成半。

        还是比较简单的。

        这样就比约定的至少能多出来半成的油。

        看着半成不多,但是这里花生米,就有接近七百斤左右。

        至少能多出来三十五斤的油出来。

        以前一个月出去换油也就这么多而已。

        难怪还是做生意划算啊。

        周小川看着那些准备干活的人,对着赵保山问道:“赵队长,这次干体力活的几个,都吃饱了吧?可别一会没力气了。”

        赵保山闻言笑道:“那肯定的啊。都抢着干。为了这个位置,有的人还说不要工分呢。”

        听到他的话,周小川点了点头。

        这也能理解,现在请人帮忙,你只要让他吃饱就好了。

        甚至吃个大半饱就能满足了。

        这样还能给家里省点粮食。

        见赵队长把人都安排好了,周小川也就只是在旁边指导一下。

        主要就是花生米的火候问题。

        一锅一锅的花生米被炒出来,被油布给包着。

        又被整齐的摆放在榨油的木头槽里。

        便开始流水操作了起来。

        随着油缓缓的流出来。

        一盆

        两盆

        ……

        一盆盆的花生油被端走,把赵队长乐的嘴都合不拢。

        快到中午的时候,第二锅已经出了一半的油。

        想来这一天能出个三波。

        一个饼大概15斤左右,一锅15个饼子差不多就有230斤左右了。

        一天就能把油出完。

        众人正在干活,两个人赶着一辆驴车从山脚下上来了。

        为首的年龄也就四五十岁,一身的羊皮袄子。白头巾。

        身后跟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