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劫煞

        悟清道长没有姓名。

        他是老道长在灵山脚下的清河中搭救上来的婴孩,幸得老道长怜悯,他得以被收养在太清宫长大。

        太清宫是金国修筑的国庙,悟清自小在此修习道法。

        和光十五年,皇公主永康未嫁而亡,皇嗣里仅剩一位皇子。

        皇子桀骜,杀死当朝太傅,德行有失不宜为继。然和光帝仅此一子,并无废子之意。

        而若再放纵此逆子恐以后真应了传言变成灭国暴君,和光帝思虑再三便想到一个好去处。

        太清宫戒律森严,近年辈出名士。一群道士想来日子也清心寡欲,调教几年心性还能学身好武艺。

        于是,和光帝亲召老道长入宫。一番嘱咐,将皇子委托给了太清宫。

        太清宫内倒算悠闲,悟清修习过例行道书一个人又溜下了灵山。

        灵山下是一汪看似沉静的湖泊,乃三处流水汇总之地,内有淤积,暗流缓缓。

        恰逢七月,湖中莲花开得正盛。悟清有名莲花圣子,这会儿圣子一见朵朵粉白的莲花不由展露笑颜。

        接着,他放下手中持剑,熟练地将蓝白道袍打了结系在腰间,裤脚撸到腿根大片白嫩皮肉露出。

        做好准备一步步踩进了湖中,随着湖面漂浮的花茎寻找藕根。

        微凉的湖水倒是去暑,悟清任由湖水淹没到腰间。水下的淤泥滑得紧,脚踩上不住打滑,废好大力气才不至于栽水里。

        湖水混浊,否则直接游到底下去了,眼睛一瞧就能找出来,哪用得到手去摸寻?

        这莲花便是这样气人,非将白生生的藕藏在这烂泥中!

        弯腰用手剥开层层淤泥,终于是摸到了一节,用劲儿一掰再使力才拽出来这藕。

        得了藕节,悟清从水中退出回到湖边小亭。拾起石桌上的佩剑,利刃出鞘却用来削去藕片。

        本想雕个花儿出来,奈何这藕洞孔太多难以雕琢,只得嘎嘣一口脆生生嚼进嘴里。

        带着点湖水的凉涩味,细嚼还有丝丝甜意。

        清爽啊~

        悟清将那几个石凳拢到一处躺着,莲花的香味儿从湖中传来,再啃一口那藕。

        实在是人生美妙。

        可惜少年不知节制,几口就手中空空。

        再下水?不不不,就着湖上的风,睡一个午觉才是正道。

        悟清睡眼惺忪,两手负于脑后当了枕头正要会周公,耳边传来潺潺水声。

        一转头,远处不知何时多出一条小舟。

        掐指算,六天正好。师父说此去六日,刚好今天归还。

        霎时间,睡意全无。

        悟清连忙起身整衣整冠,地上的藕皮匆匆扫到湖中,正襟危坐。

        那小舟行进得快,不一会儿来到湖边小亭。

        果然,那掌舟的是兄长悟明。

        小舟停住,舟棚里走出来一位仙风道骨的清瘦老人,悟清忙起身毕恭毕敬喊了一句:“师父。”

        还不及跟一旁的兄长道一句师兄,师父身后又走出一位。

        那人眉眼俱佳,观之本应赏心悦目。

        惜在桃花眼下生有紫红泪痣,加之细眉凌厉上挑,命犯桃花。再看眉间黑气蕴涵,已然生煞,决计沾染人命之徒。

        师父怎么带回来一个命不久矣的小孩儿?

        “悟清,缘何在此啊?”

        师父问话,悟清只得压下一肚子好奇。

        “今日乃师父的六日之期,悟清特地来恭迎师父师兄回来~”边说边亲昵地凑到老道长身边。

        老道长亲手养大他,虽然嘴上叫一声师父,实则亲如父子。悟清平日的调皮任性都少不了老道长的纵容。

        悟明猜不出这小师弟为何今日这般乖巧,只当他离开师父师兄太久心中思念。

        “师父,那便如之前所言,我带小公子回明珏殿熟悉事务?”

        师父却一脸阴沉,在见到悟清师弟后依旧没有好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