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又作诗
书名: 炮灰之王 作者: 北风微凉 分类: 修真

        

        邹少尚恨不得抓起唐二白猛嘬两口。

        他实在是太喜欢那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了。

        ‘恩赐,带着唐公子他们去文火亭等我!’。

        邹少尚转身说了一句,而后挥舞戒尺,敲打身后萎靡读书人肩膀。

        ‘快些跟我去藏经阁抄书,年纪轻轻,非要沉迷酒色,再让我发现你们宿醉浮烟阁,便罚你们抄书一月’。

        邹少尚身后几个读书人唯唯诺诺点头,可怜巴巴的跟着邹少尚离开。

        有一个有些面熟的年轻人,同唐二白擦肩而过时,小声嘟囔道。

        ‘二百兄弟好呀!我是李星诺,昨晚在紫苑听过你唱送情郎,有时间一起去紫苑喝酒哈!’。

        唐二白笑着点头,真想要大声呼喊一句。

        老邹,这有个惯犯,让他抄书两个月吧!

        文火亭,靠近地火林,算是白鹿书院中人迹最为罕至的一个地方。

        白鹿书院里的先生都是一门心思扑在学问上。

        他们修炼灵气,不是为了争霸,而是想要活得更久些。

        据能够考证的历史来看,九州大陆有史以来最为长寿的一位。

        是妖族的一位大能。

        九境巅峰,迟迟不开天门。

        开了天门,可能会多出百十年寿命。

        当然也有可能死在开天门的途中。

        最终这位妖族大能活了四百七十五年零一百八十二天。

        历史记载的最长寿的人族修士名叫霖轩,活了两百一十二年整!

        人生匆匆百十年,除去拉屎吃饭睡觉的日子也就不到一百年的时光。

        先贤典籍千百万,对于一百年岁月来说,先贤典籍堪称无穷尽也!

        有时间多看两本书比什么都强。

        正因为这种想法,白鹿书院的先生虽然修为深厚,却从不主动离开书院。

        众人来到文火亭,正瞧见想要在亭中撒尿的红发牛炎。

        竟然会在这里看见这小子!

        这小子竟然想在这里撒尿!

        袁恩赐赶紧出声制止,指了公厕方向仍旧不放心。

        最后只能亲自送牛炎去小解。

        不久后,两人返回。

        几人一起坐在文火亭中,对着那片地火林指指点点。

        唐二白邀请牛炎一起进地火林。

        牛炎莫名其妙的说了句他进不去。

        为什么进不去!

        因为考试不及格!

        唐二白一个头两个大,泥马这还要考试?

        袁恩赐解释道。

        ‘确实是有考校的!’。

        ‘考的是些礼义廉耻学问!’。

        ‘然后测试一下诸位心性,心思纯善者方可进地火林’。

        石佛在怀中掏出糖块,悉心喂点点吃不伤牙的糖块,随意发问道。

        ‘老牛,说说!要考礼义廉耻,你是哪个没考好?’。

        牛炎晃荡着脑袋,哼哼唧唧道‘那题就不是人答的,我刚写了没几个字,就被请了出来!他奶奶的!这群书呆子,成天读书坏了脑子,放在江湖上,活不过三天!’。

        袁恩赐脸色铁青,牛炎这话的AOE太大,把他也囊括在内。

        但他没法反驳,因为他打不过牛炎。

        单纯的取妖火都费劲。

        更遑论还有考试。

        众人已经打了退堂鼓,唐二白也觉得此行多半要无功而返。

        烤串他可以,考试他不行。

        上辈子不行,这辈子不行,如果没有意外下辈子还不行!

        几人没等多久,邹少尚和两个老者联袂赶来。

        袁恩赐执学生礼拜见几个老者。

        ‘学生袁恩赐拜见····’。

        ‘免礼免礼,退于一旁!’。

        邹少尚匆忙回应一句,而后跟随身后两个老者走进凉亭。

        牛炎、陈留地等人主动起身,让出石椅,坐在凉亭边缘的座位上。

        唐二白起身抱拳,很是恭敬的自我介绍道‘在下唐二白,见过几位先生?’。

        邹少尚微微摆手,介绍两人身份。

        一人名叫潘银莲,一人名叫葛大浪。

        唐二白瞬间脸色精彩了起来,这名字起的,挺让人多想的。

        上辈子,书上有潘金莲、武大郎的故事。

        穿越到九州,马上面对了潘银莲、葛大浪。

        憋住笑!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笑!

        不然坏事了!

        潘银莲忙不及的开口问道,‘唐公子,断肠人在天涯可是出自你口?你确定没有抄袭别人诗句?’。

        这老者一开口,唐二白才听出来她是个老妪。

        不怪唐二白眼拙,白鹿书院的人上了岁数都是一个模样,加上穿着宽大学士服,看不出来男女也在情理之中。

        唐二白点头,‘确是我所写!’。

        葛大浪摇了摇头,嘀咕道‘不对呀!我读过那诗,意象鲜明,功力深厚,最重要的是诗中有一股说不清楚的凄离愁苦,不像你这个少年郎所写!’。

        你倒是有些眼力价!

        唐二白早就想好了说辞,‘实不相瞒,这诗是我所写,却有别人斧正’。

        ‘何人?’,邹少尚、潘银莲、葛大浪异口同声问道。

        ‘是教我读书的先生,闲暇时间,他总爱给我讲他的故事’。

        ‘我随便写了首诗,先生读完有感而发,帮我精简了些’。

        邹少尚三人连连点头,这解释方才通顺。

        ‘不知你先生高姓大名’。

        唐二白挺起胸膛,颇为自豪道‘教我读书的先生很多,帮我斧正这诗的是马致远先生’。

        ‘还有李白先生、杜甫先生、苏轼先生,好多好多,就不一一说出!’。

        ‘先生们教我读书写诗,我们一起写了好多诗,差不多有三百首左右,我自称唐诗三百首!’。

        邹少尚头皮发麻,你小子还他娘的出书了?

        唐诗三百首?名字起的倒是霸气,把你姓氏放在首位,你真敢?

        潘银莲猜测道‘怕是断肠人这一首,在唐诗三百首中地位最高吧?’。

        唐二白挥手反驳道‘您老别说,这诗还真不在唐诗三百首里’。

        邹少尚三人都是热爱诗词的人,不然也不会特意来见唐二白一面。

        三人互相对望了一眼,由邹少尚开口道。

        ‘不妨吟诵一首来听听!’。

        唐二白张口就来。

        ‘盛夏时节,我便吟诵一首咏夏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文虽是一蹴而就,但这里蕴含的能量可太大了。

        这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邹少尚三人听的醉了。

        潘银莲要是再年轻个几十岁听就是听的湿了。

        葛大浪抚摸着下巴处胡须,脸上迸发莫名光彩。

        ‘好诗!再来一首!’。

        ‘没有!’,一直乖顺的唐二白脸皮一绷,小手一背,就这两个字回应。

        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