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太极八卦剑
书名: 传道从太极拳开始 作者: 羽林都督 分类: 修真

        

        目送老猫和出云千代离去,李弥享受着山间清风拂面,缓缓拾阶而上。

        以太极水球和体内真气长河的增长速度,离气反先天大约还有一月之隔。

        太极弹球用来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倒是足够了,但是和真正的武道宗师打起来,就显得花里胡哨,容易被破解。

        在此之前,很有必要创造一门剑法,同样以太极真气为根基,太极拳侧重练法,太极剑侧重打法,如此一来才算是全面发展,毫无短板。

        随手折下一根青竹,李弥自然而然挥舞起来,一招一式,暗合三十六式太极拳真意。

        片刻之后,以剑代拳的三十六式已然打完,只是徒有其表,不伦不类。

        李弥看了看手中的竹枝,哑然失笑:“还真以为自己是能够轻松自创武学的天才了,太上道印,斡旋造化,我要创造——太极剑法!”

        七天时间,由于老猫持续不断的太极教学和直播间水涨船高的热度,整个天夏范围至少有十万人开始修行太极拳,传道度不断攀升,如今已经来到了932点,相当富裕。

        总的来说,这个记名大弟子工具人的表现还是非常优秀的。

        下一刻,李弥已然置身于一片荒野之中,天上大日被昏黄的云雾遮蔽,地上流淌着猩红的粘稠河流,浓重的血腥之气扑鼻而来,尸横遍野。

        视野之中尽是黑压压的敌人,一人,敌国。

        一重重看不清容貌的敌人蜂拥而来,将自身团团围在中间。

        当此之时,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手中三尺青锋。

        一剑起,云开雾散;二剑出,大地震颤;

        三剑出,雷霆天降;四剑出,狂风大作;

        五剑出,瀚海沧溟;六剑出,天火燎原;

        七剑出,山峦昆岳;八剑收,泽润苍生。

        一人一剑,不但击败了无穷无尽的大军,更将沙场征战的绝世凶地改易成了一片灵机丰盛的福地!

        李弥回味良久,这才从刚才的太极剑法中清醒。

        此太极剑法,亦可称作太极八卦剑,八剑演化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卦象,攻守兼备,雄浑壮丽,当真可谓是剑法极致,放在此武道世界,绝对是超常规的降维打击之剑。

        此次斡旋造化太极剑法,消耗了足足800传道度,但李弥的评价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值!

        再以竹枝施展太极剑法,李弥清晰的体验到了其修行难度。

        如果说太极拳是毫无门槛,修行难度1,踏云步颇需资质,修行难度10,那么太极剑法的修行难度至少100!

        即使有斡旋造化创造功法时的一次悟道之机,李弥对于太极八剑也只是掌握了最浅的一层。

        每一剑,便是一种意境,普通的天才,只需要修行其中一剑,只要小有所成,便足以称之为剑术高手!

        若是能八剑全数掌握,以太极御八卦,必然而然会是绝世高手的级数!

        如今的李弥就像是掌握了太极八卦剑的总纲,每一剑的意境都已经入门,但想要修行到极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他有创造之时的悟道感悟,八剑的演示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因此修行起来的难度远较其他人为低。

        如此一来,太极拳、踏云步、太极剑,练法、身法、打法,总算是有一套完整的修行体系了。

        接下来只需等待气反先天,成为先天武者,再来造化更高层次的功法。

        李弥一一施展了太极八剑,发现最契合自身的是巽剑,也就是风之剑。

        此巽风非东南西北风,亦非是和煦春风,而是修行之中三灾九难里的风灾,真正的风灾,即使对仙人也堪称劫难。

        单论杀伤力,在八剑之中也能排在前三位。

        施展此剑,可以大幅消解对手真气,如若真气入敌人身体,直穿五脏六腑,丹田九窍,可以轻松废人真气,甚至直接干掉对手。

        “哎,我本自在逍遥人,天生不善斗,怎么会和这等凶戾剑法相合?”李弥嘴上吐槽着,但还是毫不犹豫的练了起来。

        某种意义上,太极巽剑就像是七伤拳,先伤己,再伤敌,如非以太极真气施展,那自己必然是第一个死翘翘的。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推移,李弥引出来的热闹自然也被佛门和道门高层注意到了。

        峨眉山雷音寺

        自从三百年前空海禅师开创罗汉拳,佛法大兴之后,雷音寺已然成了天夏境内的禅宗祖庭,当今主持度真禅师更是天夏七位武道大宗师之首。

        不过度真禅师早已经静修佛法三十载,不理俗物,因此执掌雷音寺的是三位度字辈高僧。

        “自天地灵机剧变已然三百年,不意于今日竟然见到了道门奠基武学的雏形,两位师弟怎么看?”

        “这位李道人不到三旬年纪,不过刚入先天境界,居然能运转水球成阴阳太极之形,太极拳之高深,可见一斑。”

        “不知太极拳比之罗汉拳如何?”

        “尚需一探究竟。”

        “道门气数终究未绝,竟在此时出一天才人物,当年空海祖师创造罗汉拳时,也已经是三十二岁了。”

        “如今外有雅威教和羽蛇教,俱为一洲大教,声势尚在我佛门之上,道门出此芝兰玉树,倒也不能随手拂去。”

        “佛法大兴三百载,天地大势已非一少年所能改易。”

        “但也不能任由风潮愈演愈烈,可遣妙相前往老君山一行。”

        “可。”

        帝都白云观

        “谁能告诉我,这位李道长是哪位高真的弟子啊?太极拳又是谁开创的拳法?”当代道门协会会长,白云观主守常真人踱着方步,身前是一众道门执事。

        “禀真人,中原省老君山太清观上共有道士三人,观主孙观,执事朱常志,还有洒扫李弥。”

        “李弥今年二十五岁,毕业于帝都大学宗教学专业,三年前于我道门协会总部受碟,然后主动申请前往老君山修行,并无师承,受碟时尚无任何武道根基。”

        “一个帝都大学的高材生,甘愿在老君山上洒扫三年?这合理吗?”守常真人一摊手:“现在告诉我,就这么一个从没修行过武道的人,却开创出了太极拳这一道门奠基武学?超过了三百年来所有先贤,这合理吗?”

        “据说是太上赐福,老君显灵,梦中传道……”

        “太极拳这个事,为什么我要从微博热搜上才知道呢?”

        “禀告真人,七日前,孙观主就发送了一份《太极拳谱》和三十六式教学视频到了一号邮箱,只不过当值审核人员认为太过荒诞,就没有上报……”

        守常真人长吸一口气:“把拳谱和视频传给我,另外,订最近一班机票,贫道要立刻前往老君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