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商三官
书名: 聊斋:书生当拔剑 作者: 蜀三郎 分类: 修真

        

        随之,捕头突然想起孙淳所说的情况,便对仵作道:

        “那个班主交待说,李玉大约在一个月前失踪了几天,还留下了一封书信,说是对人生再无留恋……”

        “哦?有这样的事?”

        仵作颇有些惊讶。

        这不与他的感觉对应上了么?

        但是,他却无法理解也无法解释眼下里的情况。

        李玉明明是昨晚上吊而死的,为什么他会感觉应该死了很久?

        重要的是,真要是死了一个月的人,尸体早就开始腐烂,而他所查验的李玉的尸首,尚未完全僵硬。

        这又令得仵作对他的感觉产生了怀疑。

        正当二人疑惑不解时,卢得水的夫人带着管家走了过来,冲着捕头悲悲啼啼道:“捕头大人,你们一定要替我们家老爷作主啊。”

        捕头安慰道:“夫人请放心,县令大人一再叮嘱,务必要彻查此案,看看是否有人在幕后指使。”

        “捕头大人,我家老爷的死一定与商家有关。”

        “商家?”

        一听此话,捕头不由皱了皱眉,若有所思的样子。

        商家,不是商人家,而是一户姓商的人家。

        商家的家主名叫商士禹,是个读书人,只是因为资质稍差,一直未能考中秀才。

        但是,其为人热忱厚道,经常主动替乡亲们写信、写对联、起名字什么的,在乡里的口碑与声望一直很好。

        “对,就是商家。他们家与我家老爷之间的恩恩怨怨想必捕头大人也很清楚。”

        “嗯,知道一些。”

        捕头点了点头。

        “当年,乡里有人办喜事,请了我家老爷,那个商士禹也去了。

        席间,商士禹喝多了,竟然毫不顾忌那么多人在场,公然出言讽刺我家老爷。

        我家老爷气不过顶了他几句,说他那么能怎么连个秀才都考不中?

        那商士禹羞怒之下,竟然拿起酒杯砸我家老爷,将我家老爷的额头砸出了血。

        经众人纷纷相劝,我家老爷也大度,没与他计较。

        哪知,酒席散后,商士禹依然骂骂咧咧。

        随同老爷一同前去的家奴气愤不过,便上前与之理论,结果争吵起来,最后双方都动了手。

        那商士禹虽然受了点伤,但下人出手也有分寸,是他自己喝多了,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头摔破了,回到家便死了。

        结果,商家儿女一口咬定是我家老爷指使下人报复,故意将其父殴打至死,跑到县衙前前后后闹了一年。

        好在县令大老爷明察秋毫,还了我家老爷清白。

        可是那商家却一直怀恨在心,扬言哪怕倾家荡产也要报复我家老爷。

        所以,我家老爷的死一定是他们找人下的黑手,希望捕头大人将他们抓起来严刑拷问。”

        “嗯,夫人放心,我会去找商家的人问话,但是,现下里没有任何证据,凭白无故抓人怕是有点不妥。”

        一听此话,卢夫人开始耍泼,一手叉腰,一手指指点点,口沫飞溅:

        “怎么不妥?明明就是商家的人干的,你凭什么不抓人?

        是不是他们给你送银子了?你要多少银子,我们给你双倍。”

        这要换作别人,捕头恐怕当即就暴走了。

        怎么说他也是县衙的捕头,被一个妇人这样指着鼻子骂,让他的脸往哪里搁?

        又不是什么官家夫人,不就是土财么?

        只不过,捕头考虑到卢老爷刚死,而且卢老爷生前也孝敬了县衙不少银子,这才强行将怒气压了下来,冷冷道:“夫人,办案是讲究证据的,希望夫人不要教在下要如何办案。”

        “你……”

        卢夫人还想发飚。

        管家赶紧相劝:“夫人息怒,捕头大人说的在理,他也要先去摸摸底,免得打草惊蛇。

        眼下里,还是先办老爷的身后事比较重要。”

        管家是个聪明人,他心里很清楚,在这个节骨眼上得罪县衙捕头可不是什么好事。

        虽说老爷生前与县令大人有交往,但现在人已经不在了。

        正所谓人走茶凉,要是夫人再这么蛮横无礼,怕是会吃大亏。

        另一边,周羽也在找人打听这桩奇案。

        经过多番询问,对于此案多少有了一些了解。

        镇里的百姓对于卢得水的死,几乎没有人同情,甚至还有不少百姓为此而庆幸。

        因为这个卢得水为人太蛮横了,仗着家大业大,家丁众多,经常欺负乡邻,霸占别人家的田产甚至是坟地。

        乡亲们状告无门,因为卢得水与县衙的关系一向不错。

        其府中的家丁也狐假虎威,欺男霸女,令得一众百姓苦不堪言。

        这次,卢得水死得离奇,也有百姓猜疑与商家有关。

        只不过,周羽所听来的与那卢夫人所说的完全是两回事。

        据百姓所说,商士禹为人正直,善良,而且不惧权贵,曾经数次为百姓出头,替百姓写状纸状告卢得水。

        也因此而得罪了卢得水,卢得水曾经公然放话说,早晚有一天要整死商士禹。

        那一次,乡里有个大户人家办喜事,商士禹应邀而去,卢得水也在场。

        那个大户人家知道商士禹与卢得水之间有矛盾,想着乡里乡亲的,一片好心将二人安排在一桌,想当个和事佬。

        结果,好心办了坏事。

        商士禹是个读书人,本来是不想与卢得水计较的,但也不屑与之打招呼。

        卢得水一开始还忍得住,几杯酒一下肚,听到同桌有两个人夸赞商士禹的文采,便忍不住出言挤兑,说商士禹既然文采那么好,为什么边个秀才都考不上?

        商士禹回顶了一句,问卢得水到底认识几个字?

        主人家赶紧相劝,结果卢得水却借着酒劲越说越来劲,还说商士禹是伪君子云云。

        无缘无故被泼脏水,商士禹自然不依,当场便抖出卢得水的丑事,包括卢得水喜欢娈童一事也给讲了出来。

        卢得水的这点特殊嗜好,其实很多人都知道。

        但知道是一回事,当面讲出来,自然就让卢得水感觉下不了台,不仅矢口否认,还大骂商士禹血口喷人。

        这就是典型的双标,许他泼污水,不许别人泼,何况商士禹并非信口开河,说的乃是实话。

        怪就怪他太过心直口快,同时也低了卢得水的无耻。

        卢得水一怒之下,直接将手中的筷子扔向商士禹,而且还砸中了商士禹的脸。

        虽说没伤到商士禹,但这样的动作却极具挑衅性,商士禹再能忍也忍不下去。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便抓起酒杯也砸了过去,结果正好砸中了卢得水的额头,砸破了皮,流了点血。

        卢得水是个极其要面子的人,吃了这么大的亏如此咽得下这口气?竟不顾身份冲向商士禹想要开打。

        好在同桌之人赶紧拉住双方。

        主人家见势不妙,只得悄声劝商士禹暂且回避一下,以免事情闹大。

        商士禹也没有心情再喝酒了,气哼哼离开。

        哪知,卢得水却暗自吩咐家丁追了出去,不由分说按住商士禹便打。

        几个家丁为了讨好老爷,出手根本不知轻重,结果,把商士禹打得浑身是伤,起不了身。

        等家人闻讯赶来后,赶紧将其带去治伤,结果却因伤势过重,不治而亡。

        商士禹膝盖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商臣,二儿子商礼,还有一个年方十六的女儿,名叫商三官。

        商三官自幼聪明好学,人也长得漂亮,十四岁那年便与人订下了亲事。

        本来,她都快要出嫁了,结果家里却出了这样的大事,商三官悲愤不已,哪里还有心情出嫁?

        之后,便与两个哥哥一起去县衙告状。

        但是,卢得水已经提前一步去了县衙活动过了,同时又找了一些所谓的证人,将事情颠倒黑白,说是商士禹故意挑衅,也是商士禹先动的手。

        最后,将动过手的其中一个家丁推出来背锅,说是家丁自作主张。

        县令收了银子,自然要向着卢得水说话,最终不痛不痒判那家丁过失杀人,关押五年。

        又让卢得水赔偿商家一百两银子作为补偿。

        商家三兄妹自然不依。

        因为这根本不是钱的事,给再多的银子,能让父亲复活么?

        他们兄妹三人要的是一个公道。

        可惜,他们多次去县衙告状,都没有一个结果。

        商三官的婆家也有些着急,数次上门催促,让她先办婚事。

        结果,商三官却说父仇一日未报,她便一日不成亲,气得婆家干脆退了这门亲事。

        雪上加霜的是,两个哥哥再次去县衙告状时,县令怒了,说他俩是刁民,当堂各打三十大板,打得皮开肉绽,最后还是被人抬回家的。

        回来之后没几天,大哥商臣因为伤口感染,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

        二哥受此打击,变得沉默寡言,一片颓废,成日里借酒浇愁。

        商三官有些绝望了,她意识到,如果再这样去打官司的话,恐怕一家子都得跟着受罪。

        有一天,她突然离家出走,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包括她的家里人在内。

        周羽将自己所打听到的消息汇总之后分析了一下,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桩案子乃是有预谋的。

        下手之手表面上是李玉,实则上是为父报仇的商三官。

        之所以如此推测,最主要的证据就是源自他之前的发现,李玉,只是一个身体,内在的灵魂其实是个女人。

        基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女人应是商三官无疑。

        只不过,周羽现在还有一件事没弄明白,商三官的魂,为什么附在了李玉身上?

        难道是意外身亡,心有不甘,故而附体在李玉身上伺机报仇?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周羽决定亲自展开调查。

        想要弄清事情的真相,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找到当事人,别人所说的难免会有偏差。

        于是,周羽找到了土地庙,又根据土地的指引,于天黑时分来到深山里,找到了一处废弃已久的义庄。

        一到义庄门外,便隐隐听到了一阵戏腔声。

        周羽全力隐匿自己的气息,循声来到后院,果然,院子里还真有一男一女正在唱戏。

        除此之外,还有几名观众围在一边静静地看着。

        周羽的眼光很快便锁定了其中两个人,一个正在唱戏的花旦,那一定就是李玉无疑。

        另外一个少女,便是那商三官。

        只不过,这院子里的“人”,其实都已经不是活人了,而是鬼魂。

        周羽暂时没去惊动他们,等到戏唱完了,一众人开始抚掌叫好,周羽也跟着抚掌,并亮出了身形。

        众鬼大吃一惊,纷纷瞟了过来。

        周羽微笑着安抚了一句:“大家不用惊怕,我不会为难你们的……”

        “你是谁?”

        其中一个年约三十许的男鬼有些畏惧地看着周羽,小声问了一句。

        虽说周羽看起来像个书生,但修炼到他如今的境界,已经有了一种不怒而威的无形气势。

        特别是对于鬼魂,妖邪之物来说,这种感觉更甚。

        他这突然间悄无声息出现,自然令得众鬼惊惧不已。

        周羽笑了笑:“大家不用担心,我不是什么法师,只是一介读书人罢了。”

        众鬼露出一副难以描述的表情。

        大致上就是:骗鬼呢?

        “那不知先生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这时,李玉忍不住上前试探了一句。

        “哦,我问了土地……”

        此话一出,众鬼更是神情一凛,变得更加敬畏与恭敬。

        毕竟,土地虽然只是下界的小小神位,但也不是谁都可以唤出来的。

        “此来,我是专程为了李玉,以及商三官姑娘。”

        一听此话,商三官不由皱了皱眉,冲着周羽福了一礼,问:“先生可是为了昨夜的事而来?”

        “对!”

        李玉也忍不住问:“难道先生是为了卢家而来?”

        “我已经讲过了,是专程为了你们俩而来的。我带着学生在外游学,路经此镇,在看戏之时,便发现了一丝不对劲……”

        听到这里,李玉不由苦笑:“真的是什么也瞒不过先生的法眼。没错,当时在台上的并非小子,而是商姑娘。”

        “先生可否借一步说话?”

        “不用不用,你们有事要谈,我们先离开一会。”

        院中另外几个人可能是有点压力,也可能是比较知趣,一听商三官所说,便一个接一个遁走了。

        李玉倒没离开,毕竟这事与他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商姑娘,要不让我先讲吧。”

        李玉冲着商三官道。

        “嗯,也好。”

        商三官应了一声。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