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师徒出游
书名: 秦时之七剑传人 作者: 未闻墨卿 分类: 网游

        

        秦国,都城咸阳外的官道上,一黑一白,一大一小两匹马慢悠悠的漫步其上。

        大的那匹黑马上面坐的是古寻,而小的那匹白马坐的自然就是他的学生,秦国长公子扶苏。

        几日之前,面对古寻在朝堂之上提出的请求,嬴政最后还是力排众议的允下了。

        古寻的请求固然荒唐,但毕竟也是为扶苏好。

        嬴政找他当扶苏的老师,不管最初出于怎样的考量,至少在这个老师愿意为弟子奔波的时候,他没理由反对。

        至于扶苏的安全……王翦麾下有秦国的十几万精锐大军,再加上古寻这个绝世高手,若是还保不住一个人,那说明扶苏真的命该如此,待在咸阳也落不着好。

        之后古寻以不愿意劳师动众,担心影响王翦领军为由,拒绝了禁军护送,师徒两個轻装上阵,一人一匹马就出发了。

        不过由于扶苏的身个还稍微有那么些矮,尽管骑术不错,也只能骑一匹小矮马。

        速度和耐力嘛,可想而知。

        所以两人只能在路上慢慢晃悠。

        小白马上的扶苏身子随着马蹄迈动而左摇右晃,一张脸上满是新奇与激动。

        到目前为止,他人生中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泾渭两岸这点地方。

        外界的一切,对他这个半大孩子而言,都是未知且有趣的。

        这一次能随着古寻前往秦赵战场,他的心情自然激动的无以复加。

        当然,激动之余,他也有些不得不说的……困惑。

        “老师,咱们这个速度,要什么时候才能赶到地方啊?”

        他们俩现在赶路跑跑停停的,一天也难走一百里路,而王翦和李牧大军对峙的战场位于赵国东阳一带,过去大概需要……半个月?

        或许更久?

        扶苏不太清楚,但他至少可以确定,这绝对是一段不短的时间。

        古寻侧目瞥了一眼自己的学生,懒洋洋的回道,“差不多半个月吧……其实要多少天都无所谓。”

        “你很着急吗?”

        “这个……”扶苏脸上浮现一丝汗然之色,“可您不是要带我去见识见识真战场吗?去晚了会不会……”

        “区区个把月,晚不了!”古寻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

        “即使离间赵王迁和李牧的计策一切顺利,散播流言,贿赂近臣等等事情也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更不要说即使李牧因为此计而被裁撤了,赵军彻底溃败也得过个两三个月。”

        有一说一,即使排除掉李牧这个最大的威胁,赵国的军队也是山东六国中最强的——楚国军队人数也许更强,但就素质而言,也要逊色赵国三分。

        况且这一战还是灭国之战,并不是简单的打赢几场战争就能彻底结束的。

        赵国可不像之前的韩国,就剩下个都城新郑了,人家现在可还有差不多四郡之地呢。

        “哦……”扶苏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颇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对于战争说不上厌恶或是排斥,但也不怎么热衷,最多就是……对没有真正接触过的事物所天然存在的些许好奇心。

        古寻既然说不耽误,那也就没问题了。

        不过他又产生了另一个疑惑:

        “老师,你不是说你不懂行军打仗吗?”

        前几天朝会上的争执,扶苏在事后也了解过始末,是故此时有此疑问。

        古寻翻了个白眼,“我是不懂,但我可以问。”

        “这是蒙家家主蒙武告诉我的。”

        “呃……好吧,是学生思虑不周。”扶苏挠了挠头,讪笑一声。

        看着这个因为离开王宫而显露出几分少年人该有的跳脱的学生,古寻失笑着摇了摇头。

        “扶苏,你觉得我这次不远千里带你前往秦赵战场前线,目的是什么?”

        “唔……”扶苏想了一下,迟疑着回答道,“学生有些猜测,但不太肯定。”

        “首先,老师应该是希望我能借此和朝堂上的军功贵族关系拉近一些,尤其是近年来风头最盛的王翦将军吧。”

        “其次的话,老师应该也希望我能习惯战争,真正的,实际的,而非只存在于纸面唇口之间的战争,以免以后对于军事方面一窍不通。”

        古寻点点头,“这两点确实是我的目的,但不止是这些。”

        “你天生亲善儒家的学说理念,难免对于战事不太感兴趣,但战争自有其必要性,身为人君,绝不可排斥将政治诉诸于暴力的行径。”

        “但同样,我也希望伱能在亲临战场后,见识到战争的残酷,明白战争绝非适用于任何情况的最优选择。”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不得不用,但也不得滥用,至于其中的分寸如何把握,就需要你自行体会其中关窍了。”

        “……学生知道了。”扶苏重重的点了点头。

        古寻继续说道,“至于亲近军功贵族,这也是必须的,没有军队的支持,是坐不稳王位的。”

        “不过你倒不必太过去亲近王翦,只要不失礼数,并借此表达出自己对于军功贵族的亲善即可。”

        “至于需要具体去拉近关系的人,可以选择蒙家,嗯……还有内史腾也可以。”

        古寻之所以不建议扶苏去和王翦拉关系,主要是觉得收益估计不会大。

        在历史上,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即使严格的来算,王家父子也占了其中的四国——赵国,楚国,魏国,燕国半个,齐国半个。

        何等的武功啊!

        这么大的功劳,秦国又不再分封,可以说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

        这不得赐王家一个夷三族?

        可是人家一家老小就是没事,尽管王翦王贲父子也就此寂寂无声,只剩下一个王离丢人现眼。

        这里面既有嬴政本身并非是那种鸟尽弓藏的皇帝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王翦深谙明哲保身之道,毕竟嬴政也曾逼得王翦求田问舍,不是说真的就一点不在意。

        这种老奸巨猾的老油子,就没必要费那个劲去拉拢了。

        相反,蒙家是个更合适的选择。

        曾经身为秦国最显赫的武功世家,近些年却疲态毕露,有些后劲不足,正是渴求重回巅峰的时候,他们的冒险精神肯定比王翦更强。

        更何况历史上就是蒙恬和扶苏一起去戍边的。

        至于内史腾,出身贫寒,毫无根基的他自然也是个不错的人选。

        不管他日后是就此作为一个封疆大吏治理地方,还是重新调回咸阳担任内史,都是很有价值的存在。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