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概这么硬

        

        “一个月太快了,公子莫急,按着计划来,一年时间刚好合适。”赵高耐心地说着。

        接着,在赵高的讲解下,胡亥开始尝试接触这些猪仔。

        同时他开始观看对应的基础知识。

        慢慢的,胡亥看着那些猪仔感觉顺眼可爱许多。

        次日,猪圈里多了一位骑猪的少年。

        ......

        赵高让胡亥学完基础后,面不改色地离开这里,继续张罗着各种物资。

        随从都觉得他很厉害。

        因为面对如此散发着恶臭的猪仔,竟然能够面不改色地抱在怀里。

        “难怪陛下愿意信任大人,果然,大人这是为了社稷黎民而忧国忧民啊!即便是面对如此赃物,依旧面不改色。”

        然后当天傍晚。

        “大人,这是你要挑选的种猪。”

        还在吃饭的赵高当时就吐了。

        “呕!我不恶心,呕!”他有些忍耐不住了。

        想到脖子后面悬浮着的利剑,赵高又忍耐下来,道:“稍等,听我安排。”

        接受了猪仔的胡亥没想到,原先面不改色的先生,后面吐得有点惨。

        他策猪奔腾,畅想着那光辉的未来。

        呕!

        是夜,他也吐了。

        ......

        对于这几个人的情况,嬴政没有再去看第二遍,因为早已经安排好了。

        他当然不是因为信任才放权。

        而是保持有足够的掌控力后,这才放心把胡亥交给赵高,让他们处理肉食这一非常重要的行业。

        在这个时代,吃肉本来是很不现实的一件事。

        让老百姓能够活下去就是最大的功德了。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

        粮食已经不是问题。

        那么肉食,自然也应该提上日程。当然对此,嬴政给了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并没有对此强制限定。

        所谓欲速则不达。

        更何况,俗语云,生米恩而斗米仇,人性不外如是。

        一下子享受得太好,就会觉得理所应当。

        太平盛世过久了,就会开始想要更多,甚至于觉得自己在乱世之中可以获得更多,可以真正成为人上人。

        其中既有真正的既得利益者。

        也有精神上的自得者。

        这里不大方便展开。

        总之,通过历史,嬴政自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要先夯实根基。

        直至天下真正稳定后,才是适合大踏步向前走的时候。

        当然在军队上面肯定不能够放松。

        在日常完成对于历史的吸收、积累后,嬴政再次召开了朝会。

        当然这次不是早上。

        而且方式跟以前的区别很大。

        那是一间刚刚建好的宽阔而敞亮的房间。

        里面一个大圆桌。

        还有很多把椅子。

        文武百官:“???”

        嬴政在最后走进来,扫视几眼后,直接坐到了首位上,平静表示,以后开会就那么开了。

        坐椅子上多舒服。

        群臣:“陛下万万不可啊!”

        片刻时间之后......

        “陛下真乃神人也。而且有神圣相助,天下必然太平,四海臣服。”群臣共同夸赞着。

        至于说坐在椅子上开会不大合适?

        不,没这回事。

        他们感觉这样做还是挺好的。

        陛下当真远见卓识。

        很多礼仪啊!以及因循守旧啊什么的,都是因为没有变化的动力。

        要是有利益在的话,大部分人都是很懂变通的。

        个别人除外。

        智慧生物有了思想,难免会出现一些奇行种。

        这事值得理解。

        见他们都没有一件,嬴政继续提出更加详细的意见,同时正式给丞相李斯安排更加繁重的任务。

        听到嬴政的话语,李斯神色复杂。

        他没想到这是真的。

        设身处地下,李斯觉得就自己未来的那个行为,哪怕现在还没做,那也是大罪。

        不说弄死,至少该革职。

        但而今他依旧得到了重用。

        【原来,这就是陛下的胸怀么?】

        相对于毫不知情的文武拜官,在知晓了自己原本的未来的过错后,此刻的李斯,内心仿佛受到了洗礼一般。

        他扪心自问,自己那样背叛陛下对吗?

        倘若说以前他不敢在陛下生前背叛。

        那么对于而今的李斯来说,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将坚守自己的初心。

        倘若有朝一日,他察觉自己有动摇的心思,那么他自己都不能够放过自己。

        对于这些细微的变化,嬴政自然能够感知到。

        只是他在心里依旧维持着一份警惕。

        至少在当前世界内,嬴政内心里所能够完全相信的人,已经没有一个了。

        他平静地推出来一个适合推行而今天下的制度,来源于后期成熟的封建制度,却又经过修改,为以后再次修改提供余地。

        权力上,对于自身权力进一步加强。

        有神圣光环笼罩,又携带着统一的威势,让嬴政在这方面进行得还算顺利。

        主要而今他是最强的那一个。

        对于帝王权力加强,群臣心中即便有不满意的,也不敢提出异议。

        正所谓君强臣弱。

        更何况,嬴政还给李斯放了很大的权力,某方面来说,也算是君臣权力之中的一种平衡。

        这让文武拜官内心之中都有一定安慰。

        实际上他们心里也知道,这种放权,是因为在背后,嬴政有重新将一切权力收回来的能力。

        实际上还是皇权的集中。

        但他们不敢提出来。

        能够有表面上的平衡已经很好了,还要提更多,是对于神圣有异议吗?

        在这特殊的时间内,自然是没什么人敢于反驳的。

        当然,权力上虽然更加集中于皇权,对于那些平民,甚至更低下的人来说,却并无什么负面影响。

        嬴政将他们的地位提高了。

        凡大秦土地内,皆为大秦子民,享有对应待遇。

        思想上,当然还不会宣扬什么平等思想,而是根据大秦国情,柔和百家思想,全部统一于锤子思想内。

        当然这个得等百家代表人到场。

        为此,等到百家到场后,大秦军方同他们进行了一次时间长达数日的友好交流。

        随后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诸子百家很是开心地将论阵地交给了官方。

        而官方也建立了相对应的学院,提斯物资、技术等,供百家钻研、发展。

        可喜可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