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武则天私秘生活全记录--第一章 武则天私秘生活全记录--第四章(29)

        “这次不是朝中政事,是关于后宫的事。” “后宫的事,老臣更不敢过问。” “你不要凡事都紧张,朕只是听听你的意见。” “老臣老迈愚昧,恐不能让皇上满意。” “没有关系。”李治又亲手把一杯茶递给李勣,眼看着他喝了一口,才说,“王皇后不能生子,武宸妃已诞三子,朕想立武宸妃为皇后,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这事皇上问了长孙太尉没有?” “问了。” “问褚遂良、韩瑗他们没有?” “问了。” “他们同意不同意?” “不同意呢。”李治说,“所以朕单独召见你,想从你这里寻求支持。” “皇上,以老臣的意思,你谁都不要问。” “不问还行?”李治有些讶然。 “此乃皇上家事,何必问外人。”李勣看头李治低头寻思,又说,“他们一个个娶妻纳妾,问过皇上你没有?” “对!”李治一拍大腿,“老爱卿你说得太对了。他们娶妻纳妾不问朕,朕立皇后,何必问他们。” 李勣走后,李治兴冲冲地跑到长生殿,把这事告诉了武则天,武则天也很高兴。 九月庚午日,一道诏书正式颁布,贬褚遂良为潭州都督。自此以后,朝堂上再也不见了一代书圣褚遂良忠贞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了他慷慨激昂的话语。倒是李勣妙喻解君忧的事经常在朝堂上传来传去。升为礼部尚书的许敬宗更是逢人就说:“一个乡巴佬要是多收了十斛麦子,还想赶走黄脸婆,再讨个新媳妇,何况是堂堂的天子?皇上想立皇后,干卿何事?说三道四,噪聒不已,岂不多事!” 许敬宗正说得唾沫飞溅间,一个内侍跑过来:“许大人,皇上,宸妃娘娘宣诏,请你到两仪殿晋见。” 许敬宗一听,对旁边的众人说:“最近皇上光召我议事。前天还拍着我的肩膀,说让我多多问些政事。哎,我这礼部就够忙的了。”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下,许敬宗挺直腰板,昂首挺胸跟着内侍向内廷走去。 “皇上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千岁!”许敬宗趴在地上,有板有眼给皇上和武则天分别磕了一个头。 “许爱卿,本宫还不是皇后,怎可称为千岁。”武则天瞧一眼坐在身旁的李治,装模作样地说道。 “可在老臣的心目中,您早已是皇后,早已是千岁。”胡子白了一大把的许敬宗,不无肉麻地奉承着。 “许爱卿,这废后立后的事,皇上已经定下来了,想在下个月正式颁诏,你作为礼部尚书,打算怎么办这事?” “改立皇后,有一套程序,常言说得好,不废不立,先废后立。先下达废后诏书,再行册立新后的诏书,然后令太史局郑重占卜,选择好日子,就可以举行立后大典。臣请担当立后大典的住持,一定把典礼办得隆重热烈,空前绝后。” “好,好。就让许爱卿你当住持。你是礼部尚书,你不当谁当?”李治说。 “许爱卿,”武则天说,“在诏立我为皇后以前,还得搞点什么活动吧。” “娘娘的意思是--”许敬宗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位计谋多端的未来皇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比如百官上书,请求皇上立我为后,你们这些人光心里想让我当皇后还不够,还要有具体行动,统一起来,联合上书,这样才能显得群心悦服,我也可以对天下人有个满意的交代。”武则天见这许敬宗死脑筋转不开弯,便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娘娘考虑得周到,理应如此,理应如此。” “那这事也交给你办了。记住,人越多越好,除单独上书外,还要搞个联合上书。”武则天嘱咐道。 “这事臣办,这事臣办。”许敬宗只得连连应承下来,心里却一点底也没有,毕竟朝堂上长孙无忌一派人多,万一他们不配合,拒绝联合上书,事就难办了。 “许爱卿,这庆典用的礼服及一切仪式用具现在就可采制了,要求参加贺典的人一人一套新制服。”武则天说道。 “那得费掉多少布匹锦帛?”李治插话说,“朕看文武百官的礼服还是用他们原有的吧。” “不行!”武则天断然反对,“新皇后要有新气象,要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李治一听,不吱声了。武则天大手一挥说:“许爱卿,就这么办吧,先从国库预支银两。记住那百官上书的事,那才是最最重要的事。对外可不要说是本宫的意思,听见了没有?” “臣记住了,谨遵娘娘的懿旨。” “下去吧!” “是。”许敬宗答应一声,又跪地磕两个头,退出去了。 “哎--”高宗李治叹了一口气。“皇上叹什么气?” “朕在想这废后立后的诏书怎么写?” “你作为天子,操心这事干啥?自有人去办这事。” 午膳时,武则天命御膳房做了几个拿手的菜,对高宗说:“皇上,你应该顿顿喝点酒。酒可以使人长寿,少生疾病。” “朕天天喝得晕晕乎乎的,还怎么处理政事?” “臣妾替皇上代劳啊!”武则天半开玩笑地说。 “那你不就成了女皇啦!” “臣妾成了女皇,那皇上就是女皇的男人,反正是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