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武则天私秘生活全记录--第一章 武则天私秘生活全记录--第六章(13)

        “一个月……”太子贤歪着头,想了想,说:“一个月也就是十次八次,让……让母后见……见笑了。” “你这样玩法,东宫政务又怎样处理,你可有好几天没上朝了。” “东宫说有事也……也有事,说没……没有事也没有事,至……至于朝廷上,有母后在,也……也就足够了,儿……儿臣只……只想多……多抽空玩玩。” 武则天冷峻地看着太子贤,眼里射出寒光,她一字一句地说:“你身为太子,万事三思而后行。切不可因一时气盛,而断送大好前程。” 看着太子贤醉酒的样子,武则天也不再说什么,一转身,领着一帮人径自走了。 这一天,明崇俨奉武则天之命,去见病中的高宗。自太子弘薨后,高宗因为伤心过度,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时常卧病在床,不能视朝。明崇俨来时,高宗刚喝过药,正靠在枕头上歇息。明崇俨小心地走过去,给高宗轻轻地按摩着。 “明爱卿,从哪里来?”高宗有气无力地问道。 “回皇上,臣从景泰殿里来。” “见到天后了吗?” “回皇上,天后正在景泰殿和朝臣们一起处理政要,特叫臣赶过来侍候皇上。” “朕卧病在床,不能视事,一切全靠天后了。明爱卿,天后这两天身体还好吧。” “回皇上,天后这两天,时常……时常……” “时常什么?和朕说话怎么吞吞吐吐的。” “天后这两天时常暗自抹泪。” “天后怎么啦?”高宗欠了欠身子,问。“还不是为了太子贤的事。” “太子贤还是那样耽于玩乐,不问政事么?” “可不是。天后把《少阳正范》、《孝子传》送给太子读,希望他改邪归正。可太子置若罔闻,不思改悔,依旧我行我素,成天醉醺醺地,张妓奏乐,且数名男女杂居,致使东宫迭出丑闻、朝臣失望。” “那张大安、刘讷言成天都干些什么?”高宗生气地问道。 “张大人、刘大人也不是不劝谏,但太子像中了邪似的,谁的话也不听。以臣看,长此下去,太子非毁了不可。” “这孩子原来是多么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当了几天太子就变样了。明爱卿,你给朕分析分析,这是什么原因。” 明崇俨一听高宗问这话,正中下怀,遂即展开如簧之舌,侃侃而谈:“夫人生天地间,福禄运命早已确定。若不顾天命,强拉硬扯,势必与天相违,官鬼犯身。臣观太子贤命相不佳,根脚不正,不堪承继大位。今为皇储,实与其命相失脱,因而克害刑冲,由福德旺相转至冲破伤坏。此所谓本宫旺相,周文王创八百年之基;大象休囚,秦始皇遗二世之祸。皇上圣明,不可不察,臣忠心事君,虑及此事,也不可不言。” “你是说太子贤不堪承大位?”高宗惊问道。 明崇俨看着高宗,严肃地点了点头,高宗于是思前想后,疑神疑鬼起来,又问明崇俨:“故太子李忠、李弘难道也是无福承大位?” “从命相上来看,应该是这样的。” “那--现在只有英王李显、相王李旦可作为太子的候选人,明爱卿看看,此二子谁最能承继大位?”高宗小心地问道。 “这个吗……”明崇俨煞有介事地扳着手指头算起来,口里还念念有词,好半天才说:“英王殿下相貌和先帝太宗最相似,其高贵自不待言,但臣观相王殿下的相貌却更加不同凡响。” “英王和相王到底谁最堪承大位,总不能两个人都立为皇储吧。”高宗生气地说道。 “回皇上,臣确实也难以一时分清楚,不过,皇上可以组织一次考试,以测出两位殿下志向。” “考试?怎么考试?” “皇上,现在正是隆冬季节,上苑里一派肃杀残败的景象,此情此景,也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皇上不妨组织一次游苑,让朝中大臣作陪,命英王、相王两位殿下现场作诗,以诗作论人品,以诗作评高下。不知皇上以为臣这个想法如何?” “有道理。”高宗连连点头,问明崇俨:“这件事你和天后说了没有?” “没说,没说。若不是皇上您问我,臣岂敢乱言。” “这样吧,你告诉天后,等哪一天朕身体好些,天暖和些,我组织一次游苑会,现场测试英王、相王。以决定新太子的人选。” “遵旨!”明崇俨响亮地答应着。他这次圆满地完成了武则天交代的任务,心里不禁有些得意,手因此而微微发抖,他怕高宗再看出什么来,于是叩头向高宗告别,一溜烟奔向景泰殿,向武则天复命去了。 这天,高宗觉得身体好一些了,便登朝视事,临散朝,高宗让明崇俨宣布口谕,即到明天上午,群臣及英王、相王随天帝、天后游上苑。 口谕刚一宣布完,群臣就议论纷纷,有的说大冷天的游什么上苑。有的说,上苑现在没花没朵的,有什么看头。这时,武则天拍了拍御案,众人才住了口,一齐把目光投向御座上的武则天和高宗。武则天训斥道:“天帝好不容易有此兴致,将游上苑,众卿不仅不附合,却还说三道四,成何体统!” 见群臣被训得低着头不说话,武则天又一拍御案说:“不就是嫌上苑无花可赏吗?来人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