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二卷 第二章
书名: 千年(十四阙) 作者: 十四阙 分类: 耽美

        她睁开眼睛,第一眼看见那个男子。

        低垂的眉眼,披散的长发,眉心有道浅浅的红痕,如岖峭戈壁上探出的一朵迎风娇花,如漆黑长街里亮起的一盏旭暖明灯,如素色凄惨后翩然的一抹浓墨重彩,空灵了整个人间。

        仿若被雷电击中,一时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你醒了。”男子开口,声音温润如碧水,流淌着春天的气息。

        那般陌生,却又分明熟悉——

        似曾相识。

        长平脑海中涌现出这四个字来。她挣扎,想要坐起,身子摇晃不稳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左臂。然而,好奇怪,断臂处竟不痛了。那些椎心刺骨、针扎火燎般的疼痛,竟然通通消失了。

        她以手抚肩,伤口已经完全愈合,新生的肌肤宛如婴儿般光滑。她一怔。

        抬眸处,还是那双眉眼,即使看着她时,仍然让人觉得缥缈不在人间。

        “是你救了我?”依旧觉得不可思议,她究竟昏迷了多久,怎么会一觉醒来,伤口即已痊愈?那是剑伤啊,是用一把剑活生生的将她整条左臂砍断,血流成河,当即晕阕。这样重的伤,怎会忽然间就好了的?

        “是它救了你。”一块玉佩垂到她面前。

        本无一丝杂质的玉,在她目光锁定的一瞬,竟似骤然绽放出血般丝网,如一只神秘之眼,倏地睁开,静谧中与她对视……长平顿觉头疼欲裂,再睁开眼看去,却什么都没有了。

        男子把她的异样尽收眼底,眸中精光一现即没,缓缓道:“此玉有灵性,能疗伤救人。你可还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吗?”

        长平朝玉佩伸出手去,想看个究竟,男子忽道:“不,你不能碰它。”

        “为什么?”

        “碰了,会伤到你,伤到你的心。”

        长平连忙缩手,对此深信不疑。光那样看着便已觉头疼难忍,更何况碰到?只是不知原来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灵玉,居然可以治病。

        她垂头,过了半响才道:“谢……谢……相救。”本以为必死无疑,却又绝处逢生,这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起来吧,我带你走。”男子收起血玉长身而起,一袭青衫宽缓,绝世的优雅。

        长平的眼睛又迷离了起来:“你是谁?”

        他是谁?他是谁?他究竟是谁?她好象走入一片雾中,虽然看不见,但就是知道,雾的前方有她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男子回头,淡淡道:“你可以叫我风恕。”

        长平站起,这才发现自己置身于一棵梧桐树下,树旁河水如带,春寒料峭的三月,河边草地上开放着不知名的野花。一切都安宁的如同世外桃源。

        “这是哪里?”

        “这是京郊,离紫禁城已有百里。”

        长平下意识的转身朝北望,看不到金陵王殿莺啼晓,看不到朱楼水榭玉人箫,惟有天际一道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那半圆的美丽弧线,仿佛概括了她这一生的全部意义。

        “我是朱长平,大明的长公主。”她望着彩虹,声音呆滞而凄凉。

        风恕看了她一眼:“我知道。”

        “李自成他们现在肯定四处派兵抓我。”

        “然后?”

        她凝眸,对上那双令她心悸的眼睛,低声道:“你带着我,我会拖累你的。”

        风恕有一瞬间的怔忡,但随即微微一笑:“没有关系。”

        “可是……”

        “公主,”他开口,神色依旧淡然,却莫名令人信服,“我会将你平安送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请你相信我。”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帮我?”

        比女子还浓密的睫毛又轻垂了下来,遮住那潋滟若水的眸光。

        “使命吧。”短短三个字,声音里却有很多复杂的东西。

        于是长平不再多问。

        其实,也不难猜想,她毕竟是大明的公主,子民中有像姜襄唐通那样贪生怕死投降李贼的叛徒,也有如朱之冯那样铁骨铮铮宁死不降的忠臣。而他,风恕,想必也是个爱国的义士罢?

        “好了,现在告诉我,你想去哪里?”

        去哪?她心中顿痛,母后自缢了,昭仁死在了父皇的剑下,而父皇,他也早抱了必死的决心……紫禁城回不去了,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她能去哪?天地茫茫乾坤郁郁劫生寂寂,她一个失去家国的柔弱女子,能去哪?

        过了好半响,忽然想起一个名字,就像个溺水之人,在绝望中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眼睛一亮。

        “世显!我要去找他,我要找驸马!”

        左都尉之子周世显,是父皇生前为她挑中的驸马,若非这场战乱,他们早已成亲。

        绝世荣宠成云散,泼天富贵做烟消。而他,他是她最后的寄托与希望。

        风恕静静的看着她,道:“好。”

        他带她去找他。

        ~**~**~**~**~

        那一朵花,在孤寂中俏立了很多很多年。

        春天到了,牡丹开花时,它没有开。

        夏天到了,荷花开花时,它没有开。

        秋天到了,菊花开花时,它没有开。

        冬天到了,梅花开花时,它没有开。

        一年又一年,年年不开花。

        牡丹问:“你为什么不开花?”

        它说:“我在等。”

        荷花问:“等什么?”

        它说:“等一个人。”

        菊花问:“若那人不来呢?”

        它说:“那我就永远不开花。”

        梅花叹息:“那你就等吧。只怕……”话没有说完,但是它明白,梅花指的是怕永远等不到。

        一语成谶。

        它等了很多很多年,真的没有等到。

        ~**~**~**~**~

        车轮滚动,柔软的锦垫,车厢中有种淡淡的香气。好象回到寿宁宫中,羧猊炉里的冰麝龙涎,八尺象牙床上的金线缘边毡,那一派锦绣荣华,独属于王室贵族的奢华。

        然而,他又是怎么弄来的这辆马车?

        长平掀帘,看见风恕赶车的背影,他没有持鞭,只是袖手坐着,那马儿仿佛有灵性般乖乖往前走,该拐弯,该绕道,丝毫不含糊。

        真神奇。

        这条小路弯弯曲曲的通向远方,两边景色荒芜,越发显得天地幽静,唯有车马声。

        “风恕。”她开口,好奇道,“我们这是去哪?”

        “江南。”

        “你怎知驸马人在江南?”

        风恕的背似乎僵了一下,过了许久才道:“我知道。”

        长平抿抿唇,放下帘子。靠坐在软塌上,看着风儿把窗帘吹得起起落落,一荡一荡,遮住她的视线,又飘开。既不痛快,也不缠绵,仅仅只是那么一种轻悠飘忽着的纷乱,纠搅了跌荡起伏的心。

        “风恕……”再开口时声音已不像先前那般清亮,她忽然很想倾诉点什么,无论对象是谁。然而刚说了两个字,马车突然而停,整个人顿时朝右倒去。

        怎么回事?长平二度掀帘,看见前方路旁躺卧着一个人。眼前青影晃动,一闪间,车辕上就没了人。

        她看见风恕走过去扶起那个人,似乎喂了她一点东西,又过了半响,他扶着那人慢慢走回来。

        走近了才发现那原来是个少女,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不知她怎会倒在这条人迹稀少的路上。

        风恕抱她上车,长平挪出半边位置,鼻端不可避免的闻到一股酸臭之气。

        “她饿晕了。”他看着那少女道,“你觉得好些了吗?”

        少女点点头,神情又慌张又有点不敢置信。

        “你家在哪?我送你回去。”

        “我……”少女说了一个字,眼圈就红了,“我……没有家了。我爹和哥哥都在战乱中死了,我跟姐姐两人相依为命,她被官兵抢走了。我,我不知道该去哪找她……”

        又是一个无依人。长平心中怜悯,递了块手帕给她。

        少女露出羞愧之色,不安的缩了缩身子:“对不起,我身上脏,弄脏了你们的车子……”

        风恕略作思索,道:“你先休息吧。”他退出去,关上车门。马车继续不紧不慢的向前走。

        “对不起……”少女还在道歉,长平看出她分明已经疲惫之极,犹自强撑,便道:“你睡吧。无论有什么打算,都醒来再说。”

        少女听到这句话后安心不少,便沉沉睡去。长平看看她的睡容,又看看赶车的风恕——第二个。

        这是他继她之后救得第二个人。

        原来不只是她,他看见谁都会出手相救。

        少女名叫小容,山东人氏,战乱刚起,便跟着姐姐随乡民们一同逃往京城。本指望京城会安全些,谁知也被李自成一举攻破。她姐姐生得貌美,被李自成的手下抢了去,她以锅灰泥巴涂丑了脸,方逃过一劫。才十四岁的年纪,谋生的技能全部不会,如此乱世也根本乞讨不到食物,因此饿倒在了路边。

        若非他们路过相救,她早已饿死。

        她醒来后,就睁着一双凄蒙蒙的眼睛道:“求求你们,收留我好不好?不要赶我走,我不会给你们添麻烦的。这位姐姐的手不太方便,我可以服侍她!”

        不知风恕是不是因为听了最后一句话所以最终留下了小容,然而她的确需要人照顾。自小金枝玉叶,连衣服都不会穿,而今失了一只手,更是处处艰辛。

        天渐黑,马车在路边停下,车上备有干粮,再普通不过的白面馒头,小容吃得津津有味,而长平多少有点食难下咽。她下车,看见风恕坐在一颗树下,赶了一天的车,又席地而坐,但他就是有办法衣不染尘。

        风恕道:“我知道你吃不惯,但你最好多少吃一点。”

        “你呢?你不饿吗?”

        他垂下眼睛,拿出一只水壶,倒了点水在馒头上,再递给她:“再尝尝看。”

        长平轻咬一口,惊喜出声:“好甜!你会变戏法?”

        风恕望着她,目光变得很深沉,不知道为什么,长平觉得此刻的他看上去很——

        慈悲。

        是了,是这种感觉。让她想起小时候跟母后去皇家寺庙进香,白发须眉的高僧在香火烟雾后的脸,每道皱纹都盛溢着对尘世的慈悲。

        她还记得那个高僧见到她时很惊讶,说道:“公主与佛很有缘。”

        那时候,生活对她来说,是金色的,而今,一夕风雨洗作苍白。

        柔柔的箫声忽然响起,音律平和淡雅,听入耳中,整颗心也随之静了下来。

        于是她坐下,静静的听风恕吹箫。这样的晚霞,这样的微风里,红尘俗世都好象变遥远了。

        如果时间可以永远凝固在这一刻,她会不会觉得这就是所谓的地久天长?

        心中突然一悸,长平回眸,直直的看向风恕,无法解释刚一瞬间的念头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踉跄站起,匆匆返回车上,脸色难掩的煞白。

        “好好听!”脆脆的惊叹声及时救了她。她看见小容走近风恕雀跃道,“恩公,你的箫吹得真好呢!”

        风恕一笑,放下了洞箫。

        “可以教我吗?”少女明亮的眼睛里全是期盼。

        然而他却道:“你不适合。”

        小容听了很失望,扁扁嘴巴回来了。对于她的遭拒长平丝毫不觉得意外,风恕看起来脾气很好,但他浑身上下流淌着一种疏离感,与人刻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根本不可能完全靠近。她更想问问小柔,为什么她可以这样自然的向风恕提要求,难道她不觉得彼此只是初识相交未深吗?

        然而一转头间,看见小容脸上流淌的神色,那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终于找到了依靠,便完完全全的将对方视做了天、视做了地,视做了生命的全部。

        恍然间又惊颤起来——难道她也是如此?国破家亡,她醒来后,第一眼看见的人是他,这一路上,虽然寡言,但被照料的无微不至。于是刚才听得箫声时才会心生错觉,仿若天涯相依,就此度过一世。

        长平咬唇,唰的一声放下帘子,将情绪与紊乱一同掩藏。

        ~**~**~**~**~

        那一朵花反复呢喃:“为什么你不再来了?”

        牡丹劝它:“别傻了,你要这样等到什么时候?”

        荷花劝它:“为了个永远不可能来的人延误花期蹉跎岁月,何苦呢?”

        菊花劝它:“与其这样没有希望的等下去,不如积极做点事情,他不来,你就去找!”

        它眼睛一亮:“去找他?”

        很多天后,梅花兴冲冲的跑来告诉它:“打听到了,打听到了!我帮你打听到了,原来你要等的那个人,他不是人。”

        “不是人?那是什么?”

        “他是个神。”

        它愣住——

        神……那么遥远的一个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