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招安(下)
书名: 回到清朝建后宫 作者: 蜀龙 分类: 耽美

        从此后,陈易天则爱上了大合唱这项活动,他后世的数首气势雄壮的歌曲也教给战士,几乎每天在训练的时候,都会带领战士们高唱歌曲,他则从中吸收那扑面而来的能量,从而让自己的内力快速上升。

        另外,陈易天还做了一件事,就是发动那些商人投资,大力地修建道路,经过三年多的积累,石凤基地的水泥已经有很多存货,为了以后能快速出击,修水泥路就必不容缓。

        陈易天提出的口号是:要致富、多修路。这一口号得到官府和商人们的拥护,于是,在重庆府的范围内,大量的水泥道路正在不停地延伸。

        在九月份,石凤学校再一次招生,由于石凤基地的发展,实力更强,资金、物资更加剩余更多,这一批陈易天下令招收了两千人,全是八至十四五岁的孩童。这一批学生已经是石凤学校第四期学生,再过一学年,第一期一百五十名学生就会毕业,这些完成四年制的学生,语文已经可以写比较深奥的文章,数学则会加、减、乘、除综合算式,还学了一些后世中学的数学,只是作为了解,并不要求他们学得很好。在第三、四年,陈易天还打算传授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知识。可以说,一旦从石凤学校毕业,其学识除了文学一项外,在其他方面,比起这个时代的人来都强得多。最重要的是这些学生几年来一直接受陈易天的亲自教导,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可以说,他们已经被陈易天的洗了脑,对陈易天极其忠诚,可以为陈易天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一旦他们毕业,就会是石凤基地各方面的中坚力量,可以想像,有了他们,陈易天就能够把兴民会、兴民军以及以后建立的势力牢牢抓在手中。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康熙八年年底,从情报处那里得到的消息,康熙扫清了朝庭当中的障碍后,已经把注意力转向朝庭之外,其中第一就应该是三藩,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处,乃是朝庭的心病。第二是台湾的郑家,第三是大西军、大顺军、南明军的残部,第四就是石凤基地。

        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现在虽然在搞小动作,但离造反还有几年,他们不动,清庭当然不会主动收拾击他们。台湾郑家处于海外孤岛,清兵一时间也无法攻到那里,以陈易天的记忆,一直到十多年后,施琅才会攻上台湾,所以,清兵现在只是禁海,不许大陆上的人与台湾接触,并没有多大的军事行动。大西军、大顺军和南明军的残部现在几乎被剿清,剩下的少部分都成了如大娄山土匪一般的势力,占山为王还行,要想造反,根本不可能。所以,石凤基地现在就会成为清庭第一个要对付的对象。

        康熙九年正月,陈易天接到密报,四川总督刘兆麒已经接到朝庭的密旨,决定向石凤基地下手。

        正月元宵一过,重庆府派出通判余正带着朝庭的钦差到了石凤基地。

        在石凤基地的议事大厅,陈易天接见了通判余正。

        随着余正来的除了几十名绿营官兵外,还有朝庭派出的一位太监和十多名大内侍卫。

        陈易天坐在议事厅上面的座位上,看着余正带着十多人走入议事大厅。

        余正可能明白石凤基地的厉害,脸上有一丝畏惧,他知道此次朝庭是来招安的,但以他对石凤基地的了解,必定不会同意,一旦翻脸,他们这一群人首先就会遭秧。

        那名太监却是趾高气昂,带着十三名大内侍卫,昂首挺胸地走进来,在大厅里扫视一眼,大厅里坐着是石凤基地部长、处长、旅长、副旅长、旅参谋等高层,在大厅四周,还有二十多名暗龙队和警卫守在这里,除此之外,在这大厅外面四周,已经聚集了全副武装的数百名战士。

        余正上前一步,道:“在下重庆府通判余正见过陈会长。”他知道石凤基地的厉害,倒不敢摆官架子。

        陈易天道:“不知通判大人到此有何贵干?”

        余正道:“陈会长,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钦差大人曹得翁曹公公,曹公公此来是带着皇上的圣旨,皇上虽然日理万机,但时刻不忘天下百姓疾苦,闻石凤基地这三年来建树甚高,收容十数万难民,让其丰衣足食,并组建兴民军,彻底击溃大娄山土匪,还地方一片安宁,足见陈会长胸有大才,如此才能只用在石凤基地真是太过委屈,如果能用在天下,将会让天下人得利,皇上不居一格用人才,决定重用陈会长,至于什么封赏,还是由曹公公来宣布。”说完,他偷偷打量着陈易天的脸色,见陈易天不动声色,看不出他的想法,心中暗暗祈祷,皇上一定要给陈易天封一个大一点的官位,不然,一旦他不接受,他就惨了。

        曹公公看了看大厅,迟疑一下,按理读圣旨必须摆香案,焚香沫浴,然后让接受圣旨的人列班恭迎,这里不仅没有香案,而且看众人大咧咧地坐在这那里,他心中一阵暗怒,不过,现在是在招抚陈易天,这一套只能暂时免了。他从身边的侍卫手中接过一个圆筒形布袋,从里面拿出圣旨,上前两步,以犹如公鸡被捏住脖子发出的叫声尖声道:“陈易天,接旨!”说完,昂首看着陈易天,等着他走下来跪着。

        陈易天面无表情的看着曹公公,道:“念。”

        “大胆!”一名侍卫从曹公公身后走出来,大声喝道:“陈易天,你身为大清子民,竟敢不跪接圣旨,目无君上,就凭此点就能灭你九族!”

        陈易天冷眼看着这名侍卫,此人身材雄壮魁梧,一脸横肉,目露凶光,身着半身铠甲,腰间挂着一把连鞘大刀,看上去气势如宏,实力绝对不低,不过,陈易天现在浩然正气已经达到第六层,在一流高手中也算是高手,这人的实力最多也就刚达到一流之境,还不是他的对手。

        那名侍卫在陈易天冷天逼视下,不自觉退后一步,心中一惊,没想到陈易天还是一个武林高手,不过,想一想也就释然,如果陈易天不是武林高手,也绝不可能让他的手下那些高手臣服。

        曹公公现在可不想大内侍卫与陈易天起冲突,轻咳一声,道:“扬侍卫,还请退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