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陶家提亲(上)
书名: 回到清朝建后宫 作者: 蜀龙 分类: 耽美

        在石凤基地,陈易天成立了火药坊和机械坊,他动用了最大力量在保护,绝不能让里面的秘密泄漏出去。

        覃光跃确实不愧为明朝官家武器作坊的匠人,他对火药和火铳、火炮的制造都很熟悉,不过,在陈易天的指导下,他得到更大的启发。现在的时代,火铳也就是后来火绳枪的雏形,由于材料、火药和制造方法都比较原始,威力非常小,距离也不远,大概只相当于弓箭的杀伤力,但打一枪后就是花一分钟以上的时间来清理、装弹,射击频率就远远不比弓箭。而且这时候的火铳安全系数很低,常常炸膛,可以想像,手中的枪不知何时会炸膛,任谁也没有那个胆子放心使用,往往让枪离自己的脸很远,射击准头就更是不行,所以,明军虽然拥有先进的火器,却往往打不过满清铁骑。

        作为后世人,当然知道这个时代的火枪的缺点,在陈易天的指点下,覃光跃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制造出了后膛枪,使用的是纸壳子弹,就是把配好的火药装在统一标准的纸壳里,到用时,直接倒入枪膛里就行了,比起以前火铳还需要把火药、铁砂装入枪管,然后用长杆捅火药,让火药与铁砂混合,才能开枪,这样的速度,真是太慢了。而现在,使用纸壳子弹,速度至少快了三至五倍以上。

        对于陈易天提出的后膛枪,覃光跃佩服得几乎五体投地,他知道火铳,但却从来没有想到还能制造出如此方便的火枪,而且方法非常简单,陈易天根据后世天然气炉灶的原理,在枪膛上端安一个打火石,然后一根细铁丝连接在打火石上,引导到枪膛里面,一旦外面打火石被激出火花,就会传导到枪膛里面,就能引燃里面的火药,这种传导方式,也能避免在雨天无法使用。

        得到陈易天指导后,覃光跃立即投身于后膛枪的制造当中去了。

        不得不说,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在陈易天的指导下,覃光跃只用了一个月就制造出第一杆后膛枪。

        为了表彰覃光跃的功劳,陈易天把这种型号的枪取名为光跃一号。

        接着,陈易天又把手雷、地雷、炸药包、爆破筒的概念一齐传授给覃光跃,覃光跃得到陈易天的传授如获重宝,立即投入到研究当中。

        至于无烟火药,陈易天暂时没有交给覃光跃,现在石凤基地的护卫并不严,他要训练的忠于他的军队还没有成型,所以,暂时留一手以防万一。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春节,大年三十过后,陈易天接到陶有元的邀请,请他去他家节日,陈易天带着张吾兴、谢栋及数名石凤学校一期学生,到了綦南镇。

        这一次,陪着陈易天吃饭的又多了陶玲,不知是否错觉,陈易天发现陶聆比起以前更害羞了,一张脸一直通红一片,脑袋已经贴到胸膛上了,每当陈易天无意识看过去,她的身体好像就会微微一颤,这让陈易天心疑不已,不会是陶有元对她说了些什么吧,而这内容,必定与他有关。

        果然,吃过饭后,陶玲离去后,陶有元、陶庆远与陈易天三人来到大堂里坐下,下人上茶后退下去,陶有元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看着陈易天,道:“陈小兄弟,你马上就要十四岁了?”

        陈易天点点头。

        陶有元又道:“石凤基地的张月娘与你从小就指腹为婚的吧?”

        对于张月娘是他的未婚妻,陈易天从来都没有滞认过,闻言也不惊奇,轻轻点点头。

        陈有元道:“陈小兄弟,通过这近一年来的作为,我也看出,你绝非当池中之物,以后的前程无比远大。”

        陈易天谦虚道:“陶老爷子夸奖了,我只是头脑比别人灵活一点吧了,算不上前程远大。”

        陶有元道:“据我所知,你与张月娘一路逃难而来,经历了千辛万苦,两人不离不弃,端是令人感动,你能与张月妇结为佳偶,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陈易天打量陶有元一眼,他已经隐隐知道陶有元想推销陶玲了,只是不知他直接提出张月娘干什么,难道还想让自己抛弃张月娘,不过,他立即就否定了这个想法,以陶月元的头脑,是绝不可以这样说的。

        陶有元人老成精,一看陈易天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干什么,连忙摇手道:“陈小兄弟,我绝对没有让你抛弃张月娘的意思,我就明说了吧,你知道的,我们陶家三代单传,到现在,只有一个孙女陶玲,随着孙女年龄增大,上门提亲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是,我知道,那些人是有目的的,毕竟,陶家经营几代,有着雄厚的资本,而现在又在生产蜂窝煤、玻璃,资产在迅速增加,他们的目的不外乎看中了我陶家的财产,何况,那些提亲的人虽然与我陶家门当户对,但下代却不成才,我可不想把陶玲所托非人,所以,我想把私女陶玲许配给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陈易天已经想到了这个结果,但听到陶有元说出来,一时间也不好表态,他对陶玲当然满意,那可是一个小萝莉,一旦长大,绝对是一个大美女,说不动心他就是柳下惠了。但他与张月娘情深意重,还没有与她成婚,就又接纳一个女子,这让他也感到不好意思,至少不好向张月娘交待。

        陶有元即然提出这个提议,当然考虑了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张月娘的事,眼见陈易天迟疑不绝,他连忙道:“现在你、张月娘和陶玲的年龄还小,暂时不用成婚,我只是让陶玲与你订婚,把名份定下来,至于你不好向张月娘交待,也不用放在心上,当今三妻四妾很正常,何况你绝非当池中之物,以后绝不可能只娶一人,我想,张月娘也能理解的。”

        陈易天的眉头皱了皱,还没有说话,陶有元又道:“陶玲的年龄虽然小,但所学知识却非常丰富,我们家只有她一个独苗,所以,从小我就在培养她各种知识,犹其是经商,她的能力已经直追他的父亲,以后绝对是你的好帮手。”说着,以期盼的目光望着陈易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