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长远计划(下)
书名: 回到清朝建后宫 作者: 蜀龙 分类: 耽美

        对于找工作,廖均全等人还是非常迫切,加上要求不高,到下午时,他们就与通云堂取得了联系,在他们的号召下,难民队仅有的二十多个青壮年全部进入通运堂当矿工,而剩下的人则无法找到工作,在那二十多青壮年离开后,他们只能把目光投入陈易天,他们已经知道陈易天与意见与廖均全等人相互,感激之余,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陈易天身上。

        陈易天看了看近四百麻木不仁的面孔,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最后道:“这样吧,大家分成数个小组,一组负责剥树皮,一组去挖野菜,一组去砍柴,嗯,再分一组去弄一些煤回来。”

        众人对陈易天吩咐的剥树皮、挖野菜、拾柴倒理解,对他需要煤却有一点疑问,只是陈易天现在的威信很高,又不抛弃他们,他们也非常信服,依然按照他的吩咐去办事。

        这个时候煤还没有被满清政府作为官方物资,所以,开采煤并不像开采铁限制那么多,而且采煤的人也不多,毕竟,煤的用途并不大,民间烧煤的人并不多,因为煤的烟太大,而且不易燃烧,用起来很不方便,还不如用柴。陈易天通过了解,知道这个时代并没有蜂窝煤,所以,他的主意打到蜂窝煤上,如果能生产出蜂窝煤,必定能挣到一些钱。当然,他自己是无法生产蜂窝煤的,而是准备与人合作。

        要想与人合作制造烽窝煤,就必须找到对象,蜂窝煤具有远大的前途,因为一旦推广到全国,将会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收益,可惜这个时代没有专利权,不然,凭他脑袋里拥有的无数知识,只凭专利权,就能让他富可敌国,现在没有专利法,就必须考虑盗版,当然,盗版是无法禁止,陈易天只是想在盗版出现之前得到最大的好处。

        实际上,蜂窝煤非常简单,没有什么高含量的技术,最简单的配方就是百分之八十的煤与百分之二十的黄泥,再加上水混合,晒干后就成,当然,这种蜂窝煤的效果不很好,有较大的烟。如果再在里面加上炭化锯木屑、石灰、木炭粉等,效果更好。

        到黄昏时分,出去的几组人陆续回来,收获并大多,其原因就是除了他们这一支难民队外,另外还有一些难民队,他们中也是以老弱病残为主,有体力的找得到工作,而老弱病残却只能剥树皮、挖草根渡日,这一带已经被扫荡数遍,只能到更远的地方去寻找食物。

        由于昨天綦南镇送的两袋粗粮已经吃完,今天晚上,就只能吃树皮、草根,不过,由于没有再走路,所有人的体力也节约下来,虽然吃的东西较往常少一些,也算勉强够吃。

        陈易天吃过饭,来到弄回来的一筐原煤前,他只是检查一番原煤,并没有动手去做蜂窝煤,因为现在还无法做蜂窝煤,现在煤与黄泥没有问题,但蜂窝煤模具却一时间做不出来。

        傍晚时分,廖均全、赵贵、蒲云浩与林义勤带着二十多个成为矿工的人回来,矿场为矿工准备了住处,他们中大多数人也不愿睡茅草栅,交待一番后,带着家人离去,这次,他们带走了三十多人,这一下,整支难民队只乘下三百七十多人。

        看着那一群人离去,剩下的众人都露出羡慕和悲痛的神色,他们没想到这些人一到这里就变了,为了自己的好生活,就不再管他们的死活,这让他们对人性产生极大的失望。

        不过,还是有七人留了下来,他们愿意与剩下的人共甘苦、同患难,这一点,让所有人在悲伤中又得到一点安慰,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自私。

        现在,陈易天很想找一个偏僻的地方,因为他的很多东西都要藏着试验,不能让别人知道。

        陈易天来到河边,望向小河那一边,那一边是田地,一直延伸到几里外,在几里外,就是一座山,那一座山并没有开矿,不过,陈易天却知道那里有少量的煤出产,他在想,如果能占领那座山,他不仅能得到煤,而且还能在山上做一些隐密的事,现在,他最想的就是得到一钱钱,把那里买下来,暂时作为自己的一个安身之处。

        陈易天又看向小河的下游,小河一直延伸到远方,在几里外,就是一座大山,这一座大山已经有人开矿,他是不要想占据了,而小河的上游则是綦南镇,越过綦南镇,几里外,又是大山,他观察一番四周的地势,最后决定,把小河对面不远处那一座山当成自己要得到的目标。

        “钱哪,我现在急需要钱!”陈易天心中呐喊着,心中开始怨恨为什么自己穿越不像别人那般直接附到一个富家子弟身上,一附身就有人有钱,发明东西也很方便,不像自己,刚一附身,差一点就饿死、被砍死。还有一点则是别人穿越都能掌控大势,可以找牛人,做准备,自己呢,好像知道的历史没有用处,因为满清已经统一,要造反,就是与整个国家为敌,三番之乱到时可以借助,只是好像还有十年左右,台湾郑经那里只能自保,根本无法借力,此外,没有牛人可找,这个时代的牛人倒有,康熙,鳌拜、吴三桂、郑经、施良算是牛人,可惜,除了郑经可成为自己暂时的同盟外,其余的都是自己的敌人,总之一句话,自己一个牛人都找不到,只有靠自己。

        想到这里,陈易天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晚上,陈易天躺在床上,怀中抱着张月娘,修炼一番内力后,他再次开始思考道路该怎样走下去,现在,廖均全、赵贵等人离开,整支队伍少了四十多人,他还有三百七十八名手下,连上他共三十七十九人,这三百七十九人当中,有劳动力的只有七八人,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虽然他们没有多大的用处,但他还是不会抛弃他们,他开始考虑怎么让他们具有凝聚力,要具有凝聚力,最好就是成立一个组织,大家都属于这个组织一员,这样,显得亲切一些。当然,他并不是准备组建一个政党,政党的建设还太遥远,当务之急就是让这三百多人有归属感,想了想,陈易天最后决定成立互助会,互助会的意思就是互相帮助,这三百多人都归属互助会,而且互助会的成员并不止这三百多人,在这一带,难民有很多,不仅如此,每天都有难民从这里越过,到重庆府,到成都平原,只要把这些人留下,几年后,他的队伍就会壮大,当然,要想吸收人员,还要等他有条件养活那些人才行。

        第二天,在众人出发找吃的之前,陈易天把他们聚起来开了一个会,会上宣布成立互助会,并解释了互助会的意议,互助会的成立得到所有人的拥护,毕竟,这里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劳动力,只能大家互相帮助,才有可能活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