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大药十三
书名: 仙业 作者: 鹓扶君 分类: 修真

        

        巉岩拔峭,水冷山凄,莫说不见什么人烟气息,便连虫鸣鸟叫的声音,都是窸窣依稀,若有若无。

        萧条冷寂,清凄无声——

        唯见泽国浪涛和缓起伏,冲刷着水中诸屿,时涨时落,烟重雾浓。

        而逐浪锦鲤成群结队,吞吐着月华清辉,也在这烟岚当中若隐若现……

        过得小半个时辰后,陈珩便自云头落下,来到了这座荒凉冷寂的大岛之上。

        他站在一块礁石上面眺望长空,神情里隐隐透出一股思索颜色。

        此地名为合光礁,虽是处在宵明大泽之中,但因地脉元磁相互纠缠,并非什么上等灵土,因此也鲜有弟子来此结庐而居。

        只是偶尔春秋游赏,将此处选为宴饮之地,玩弄风光,琴樽取乐罢。

        如今乃是子时夜半,自然也冷清。

        而在那封信笺中,第一行文字便开门见山,令陈珩在破关而出的三日后赶来这合光礁,要带他去见一位长者。

        至于在最后一段,那传信之人还特意点出自己身份。

        言说自己便是东海时候破阵,将他带回长赢的那个老道人……

        而在阅毕此信之后。

        陈珩心头便也隐隐有了个猜想。

        早在初次见面时候,周济扮作的那个老道人便是明言过,正是因一位玉宸前辈欲收他为弟子,才会特意出手,替他化解了陈玉枢精心布下的东海杀劫。

        至于周济,也是替那位玉宸前辈奔波,帮他传话的。

        而因种种缘故,那位玉宸前辈并不好透露身份,也无意将他马上便收入门墙中。

        只是同那时候的陈珩隐约交了个底,叫他安心修行便是,不必焦急。

        但今时却不同于往日。

        彼时脱离东海杀劫的陈珩虽是洞玄二重修为。

        但终于还是落籍在长嬴下院,未通过四院大比,未拜入玉宸上宗。

        但如今,他已是四院魁首,真正进入玉宸上宗,择了三经之首的玄中开元经箓修行。

        且在隅阳国一行中胜过怙照宗的顾漪,位列如今岁旦评上的洞玄第二,勉强也算得上是名满东弥,绝非无足轻重之辈。

        至于修为,更已然是洞玄三重,短期内进无可进。

        可欠采药凝丹这一步过后,便可被世人尊称一句“真人”!

        无形无伪,故曰真人——

        而真人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其寝不梦,其睡无忧。

        已是真正脱离了凡躯,道身清静空玄。

        放在一些僻远的界空当中,金丹真人也算是一界的大能强者。

        而纵然是在胥都天内,只要小心做人,谨慎行事,不胡闹在外树敌,金丹真人也可活得逍遥滋润,适意快活,受万民供奉敬仰。

        似如此,将前前后后都盘算一遍。

        书信中令陈珩在结束闭关后前来这合光礁,要带他去见一位长者。

        那位长者,十之八九,想必也就是欲收自己为徒的玉宸前辈。

        至于见面后的所商之事,怕也同收徒有关……

        事实上,在隅阳国一行结束,回返到了宵明大泽后。

        递往长离岛的信笺比之先前,便是只多不少。

        其中大多,都是出自玉宸的上真长老府邸中,隐隐流露出欲收他为徒的意思。

        其中甚至还有一位大知殿的左殿主,也同样传信来了长离岛。

        玉宸道统,九殿四院——

        一位大知殿的左殿主,在胥都天中,除开三位高高在上的治世祖师外。

        若论起身份来,也仅在掌门至尊和九位正殿殿主之下,掌握着玉宸重权,绝对是煊赫人物!

        若非陈珩早知晓有人已是在自己身上落子。

        面对这等人物收徒,他也难免要动心。

        而修真一道,法侣地财。

        若想道途上面能够行得顺畅、长久。

        拜师一事,实是不可或缺……

        而就在陈珩念头飞转之际,他忽心头一动,若有所觉般回头一望,旋即便见远空云雾如波浪一般缓缓分开。

        一个老道人负手在后,作歌而来,道:

        “大道非凡道,玄中玄更玄。谁能参悟透,咫尺见先天。”

        一言道罢,陈珩还未来得及稽首施礼,便觉眼前一花。

        他抬目视去,见那老道人已是于无声无息之间,便来到了他的面前。

        “一别数载,见你功行又进,不错,不错,老夫心中倒是甚慰。”

        周济微微一捋长须,瞥了陈珩一眼,淡淡道。

        此时圆月朗照,四方皆明。

        周济所化的老道人身着羽衣乌帽,鬓发如霜雪,眼中微有一丝嘉许之色。

        其气度浩虚缥缈,深不可测,叫人一望便知是有道仙修,清虚道德之士,不同凡俗。

        陈珩稽首一礼,道:

        “数年不见,自东海一别后,前辈风采更胜往昔。”

        见陈珩施礼模样,周济只觉心头莫名暗爽。

        他刚想咧嘴一笑,但又担心坏了这副高人气度,忙神情一敛,当作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只装模作样清咳一声,便傲然点了点头,以指点陈珩修行为由,开始卖弄起来。

        直过得半晌功夫,在周济说得天花乱坠,正痴迷入神时候。

        他耳畔忽有一道冷哼声音响起,斥道:

        “叫你传个话,不是叫你大吹法螺的,莫要再耽搁功夫,否则老夫便要发雷往伱头上打了!

        你既如此喜欢吹嘘,来日我便亲自送你去归墟,让你同那里的邪神魔怪吹嘘个够,如此可好?”

        这话一出,周济便像忽然被人卡住了喉咙一般,语声戛然而止。

        “……他娘的通烜老匹夫!给你们玉宸当牛做马这些年,累死累活的,如今便连吹个牛皮都不给吹了?什么道理!

        便是祟郁魔神治下,也没这般规矩,简直比化外天魔还更要丧良心!”

        周济眼角抽搐,心头痛骂不已,尔后看着垂手恭听的陈珩,不禁惋惜,颇有些意犹未尽。

        而一旁陈珩见本是滔滔不绝的周济忽然住了嘴。

        他也是微有些不解,不禁抬头看去。

        “你道行尚浅,终究是修为不足,我虽欲提点你一二关窍,但凡事过犹不及,火候过了,反会令你产生知见障碍,那样便不美了。”

        周济脸上神情绷紧,高深莫测摆了摆手,轻叹了一声,道:

        “我的境界,终还是太过高深了……

        所谓字字珠玑,你有些不明,也是在常理当中。”

        在叹息说完这句,周济也不敢多耽搁,伸手搭住陈珩肩头,只向前一步,便跨越过万水千山,须臾挪移出了此方地界。

        眼前光影错乱恍惚,但只刹那,便又视物清晰。

        此时陈珩抬眼视去,见自己不知何时,便已来到了一座偌大的青苍山谷当中。

        处处可见嘉树葱茏,彩萼交辉,且有虫鸟叫声音此起彼伏,声声悦耳。

        “欲见你的那位玉宸前辈便在此谷当中,稍后自有领路之人带你去拜见,老夫还有要事在身,便不久留了。”

        来到这座山谷后,周济不尴不尬清咳一声,旋即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淡淡道。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刹那,远处便有一头老猿分开没膝的蓬草,缓缓行来。

        老猿一见周济这副仙风道骨的老道人模样,便吃了一惊,在原地呆了呆,动也不动。

        而他回过神来,刚欲狠狠出言嘲笑。

        周济便瞪了他一眼,拳头握紧,也让老猿只能将喉头的言语重新又吞回肚子里。

        “这是唱得哪一出?你本体是饕餮,化形后也不是这模样,你大幽教主装仙道高人,糊弄谁呢!”

        老猿笑嘻嘻瞥了周济一眼,传音笑道:

        “装!这辈子就是喜欢装,死也改不了这毛病!你当年要不是故意想出个风头,也不至于被擒到这破谷,同我做个难兄难弟了。”

        “赶紧滚,道爷懒得搭理你!”

        周济冷哼一声。

        “滚就滚!怕你不成?”

        老猿也不争执什么,只笑眯眯瞥了周济一眼,便领着陈珩向谷中行走。

        而在崎岖山道行了不久,待得走出一片生有种种怪木的小林后,眼前忽豁然开朗。

        一方大青石赫然映入眼帘,而青石之上,则是盘坐着一道人影。

        “便是此处了,请!”

        老猿微微一缩脖子,将手一伸,对陈珩示意道。

        在说完这句后,他便蹑手蹑脚退下,并不多留。

        “陈珩,终是到了这一日。”

        这时候,青石上的人影慢慢抬头,微微一笑,道:

        “我已等你许久了。”

        ……

        ……

        幽微古老,神圣莫名——

        道人只随意盘坐在青石上,语声微微带笑,却有一股仿佛气吞乾坤,磅礴无俦的宏大威势!

        他的面容模糊不清,叫人难以辨认细节,上一瞬还是个普通山林樵夫的模样,下一瞬,便又变作了富贵王公,高冠巍带,只是短刹的一瞬,便呈现出来了世间众生模样,生老病死各态,

        佛曰:无相我相众生相,诸相如来。

        玄门则是唤作分真潜景,变化适意,与天地浮沉,随日月周回!

        通烜双目注视陈珩,点了点头,也未多问询什么,只开门见山道:

        “你能从南域玄真行得今日这地步,也算不易,如今既已修成了洞玄三重境界,先天金汞凝练,想必下一步,便是外出寻药了?”

        陈珩在短暂的惊讶过后,也是将心神给收拾好,稽首致意,礼数一丝不苟,道:

        “前辈明鉴,我如今功行已足,正欲外出寻药,凝练金丹。”

        “你此生所修的道书经典,皆是上上品,一些关窍秘法在上面皆是有记述,老夫便不再赘言。”

        通烜语声微微顿了一顿,道:

        “而你应也知晓,若欲丹成上三品,十三味凝丹大药,一个也缺不得?”

        陈珩神色一肃,沉声道:

        “弟子晓得。”

        ……

        十三味凝丹大药,乃是成就上品之物的必需之物,非仅要一个不缺。

        但若是想要金丹更上乘的话。

        这大药的品质,同样也是有着一番讲究,不可以次充好!

        而十三味大药分两大类别。

        或是向身外天地求的外药,或是向身内天地索的内药。

        共是:

        云华龙膏、天游泥、明合砂、玄室水、七明九光芝、老仙须这六门外药。

        以及神符火、三奇焰、五宫雷、玉鼎风、圣人土、正念锋、湛然虚精炁这七门内药。

        六门外药,七门内药——

        修道人若是可以采得齐全,便是上品金丹成就,自此长生大道在望!

        而在玉宸、中乙、血河、先天魔宗等道统,大多都有让弟子外出寻药的规矩,这也是为了让他们在采摘外药的时候,顺道打磨道心,圆融三宝,以便凝练出剩下的七味内药来。

        如今六门外药中。

        陈珩如今仅是得了玄室水一类,还差五门。

        但至于七门内药。

        以他如今的功行,纵未刻意修行,但已是凝练过了半数,自然而然成就,进展顺利。

        神符火乃是融形炼质之火,唯肉身造诣有成者,才可凝练而出,至极能有九尺九寸高。

        这一关对于大多修道人而言都是个艰难阻碍。

        无论玄魔,需花费一番大心思。

        但因太素玉身缘故,这门复杂内药对陈珩来说,反而是最先修成的。

        而剩下的。

        三奇焰是精、炁、神三者混合,起复依元根、存照躯壳之用。

        五宫雷为身内五行气息所化,专能够荡秽化污。

        玉鼎风则是真阳、真性混合,归于气穴,可以开窍点灵……

        上述这四门内药,陈珩如今都已是顺利凝练存身。

        唯剩下圣人土、正念锋、湛然虚精炁这三门内药,还未能够修出来。

        但对于圣人土和正念锋的凝炼,陈珩如今已是有了头绪。

        花费上一些功夫,便可做成。

        只是最后的湛然虚精炁,他却不禁犯愁,不知该从哪一方向去入手……

        这时通烜微微一笑,道:

        “六门外药,七门内药,却唯独最后的湛然虚精炁是不传之秘,各门各派都不会记述于书简竹帛上。

        但纵然如此,能凝成湛然虚精炁者,也是少之又少,万分不易。”

        说完,他抬手一指,便有一道灵光飞出,落入陈珩紫府中:

        “这是那湛然虚精炁的修行之法,我今日唤你过来,便是为了将它交予给你。”

        而不待陈珩稽首致谢,通烜又淡声一笑,道:

        “等你采药功成,回返山门时候,倘若是丹成一品,老夫便昭告这九州四海,亲自将你收入门下。

        那时,你陈珩便是我的亲传弟子!”

        ……

        ……

        合一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