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一剑斩得愁根断
书名: 仙业 作者: 鹓扶君 分类: 修真

        

        嘉树葱茏,彩萼交辉。

        此时正见是衔山夕阳,彤红的火烧颜色,映照得满林俱是金红两样,鲜明好看。

        矮胖樵夫闻言大笑摇头,一脚深一脚浅的涉过没膝蓬草,将手中的短斧随意掷下,满意倚坐在一块平滑如镜的大石上,微微眯起了一双眼来。

        “请求你自家老爷不成,居然一路辗转,寻到老道的头上来?也是难为,可怜你的一片苦心了!”

        他伸手一指脚下静静躺着的短斧,道:

        “这样罢,往东去三里地,那片谷中长有了一株形貌如蛇的怪木,你持着此斧去,将那木伐倒,便可轻松解除此厄了。”

        “通烜老爷又在戏弄我了,我怎拿得动您老的兵刃?更何况,这位道兄只怕也不愿意让我触碰他的宝体。”

        近前,只有一声苦笑无奈响起。

        “那便是难了,等罢,若是这陈珩能够抗捱过九道小纯阳雷,从天公罚劫下活下来,我便出手帮他个小忙。”

        矮胖樵夫摘下头顶箬笠,往脸上扇了扇风,道:

        “当然,如若他不能,也自然万事皆休。”

        “通烜老爷——”

        “你年龄幼小,也不通世故人情,只滴水之恩,便涌泉相报固然不错,却不能一概而论,还多少是要分个境遇的。想要老道出手一次,九州四海内,谁能有这个大脸?

        若不是看在你的份上,谁管陈珩的死活!”

        话音落时。

        他袖中忽一声隆隆大响,如是如同万马策驰也似,夹着火光流星的窜动,震耳欲聋。

        “小子脾气这么烈?可惜并非我派中人,不练太乙神雷还真个可惜了……”

        矮胖樵夫自言自语低头看着袖袍,不知是对向何人开口,嘟囔开口。

        “可惜揠苗助长也是无用,我能救他一时,莫非还能救他一世不成?那陈珩生死只能靠他自个,看罢,他到底能否挡住九道小纯阳雷!”

        继而。

        他又将首一抬,沉声笑道。

        ……

        ……

        一片凄云惨雾,电蛇在其中往来如飞,须臾生灭。

        顿时间。

        风声呼呼,雷霆之声由远而近,满目尽被茫茫重云所遮盖。

        其中似酝酿着一股令人胆战心惊的惊人气机,声势骇人无比!将周遭的阴流冥气都狂旋而起,向着重云的中心处汇聚过去!

        待得少顷。

        便见重云被崩开一线。

        一道金色雷电从那云中飞窜而出,轰鸣之音大放,带着耀目至极的煌明大光,对于外物皆是不管不顾般,只以万钧之势向陈珩一人狠狠击打来!

        天公降罚,太白经天——

        小纯阳雷!

        在连耳鼓都是发胀的森然大音中,一时间再也听不见其余动响。

        面对此景此景——

        陈珩脑中瞬息闪过了无数复杂情绪来,最终皆还是深深敛去,只剩下了一种血脉愤张的狠厉和乖戾,侵略如火!

        那原是深暗如渊的眸底,都刹时赤光大盛,如妖似魔!

        “原来,这就是符参老祖所言的阻道妨害?雷劫、天公降罚……既然如此,居然如此!那便都来罢!”

        他大笑一声,手一握拳,没有丝毫的迟疑,朝向劈落头顶的雷霆,狠狠击去!

        嘭!

        半空处登时扩出一圈白色的劲气。

        所经过处,飞沙走石,犹若龙卷袭地!

        待得烟消尘散后。

        不远处。

        越攸看着陈珩撑起身来,他脚下的地面已深深凹陷下了一大片,坑坑洼洼,再也不复之前的平整之状。

        “这还只是第一道,有什么用?还剩有足足八道来等着你呢!玉枢有不知多少血裔子嗣,都是栽在了这一关隘上。”

        他瞳孔一凝,暗自心道:

        “此子倒是性格刚烈猛直,宁折不弯,是个修道种子,可惜还欠了些运气。

        这一回,看来只能够将他的尸身带回先天魔宗了。”

        在越攸感慨之间。

        密云滚滚。

        隐隐约约又有一道电光闪烁而过,刺目非常。

        继而,在数息的森寂,又是雷霆狠狠朝向陈珩轰落,惊空裂云!

        第二道。

        第三道。

        第四道……

        ……

        不知多得多久。

        当第八道小纯阳雷缓缓消弭,只在原地余下了几串跃动不休的细碎电芒后。

        而那电芒在奔出数丈了开外,也如风中炬烛似,兀得熄去。

        目睹此景——

        纵然是越攸,也缓缓收了脸上的看好戏神情,不禁皱眉正色。

        是所谓:

        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陈玉枢的罚劫之深重,纵是连道君也不愿意多做沾惹,而亦是极难插手。

        可在他修行了那道方术,并以选择以化身广延血裔子嗣后。

        原本独属于陈玉枢一人的纯阳雷霆,也便被冥冥按人头分摊,落到了他的每一个子嗣身上,是为小纯阳雷。

        这劫罚不比寻常灾劫。

        非仅无从遮掩,不可相帮,也从来避无可避。

        寻常渡劫所用的珍贵秘器,皆对其起不了分毫的功用,只能够依靠自个所学的道术神通和手中法器,生生抗捱过去。

        陈玉枢的血裔子嗣,但凡要冲关破境,都少不得要被小纯阳劈上一遭。

        渡过了,一身道行自是如水到渠成般的增进。

        渡不过。

        也万事皆休。

        在这数百年内,越攸已见得陈玉枢无数天资过人的血裔被小纯阳雷生生劈杀。

        而存活下来那些,又恭顺听话的。

        如陈祚、陈道正、陈缙、陈婴等。

        则被陈玉枢分派到魔道六宗内,委以重任,壮大羽翼。

        而越攸之所以在斗法留了手,也实是将陈珩视作陈祚一般,才会似此般施为。

        但即是如此。

        陈珩的胎息还是已悉数用尽,躯壳也受创,一身战力受损。

        依越攸看来,他拖着这伤残躯壳,想要度过现下这小纯阳雷,确是九死一生,实无可能。

        虽说小纯阳雷远比不得真正的纯阳雷劫,但亦是天公降罚。

        每个境界突破时,所面对的小纯阳威能,也亦不同。

        随渡劫之人道行的深厚来做攀升。

        道行修为愈高深,小纯阳雷也愈厉害,声势更加迫人!

        越攸暗自思忖,换作一个寻常筑基修士,由他来渡陈珩现下这小纯阳雷,只怕来上一千,便是死一千,绝难幸免。

        而陈珩拖着这般伤残躯壳,居然硬生生扛下了八道雷罚,只差最后一道,便能功成圆满,

        实属是道性不凡,令他都微有些动容了。

        “可惜,可惜,你那什么前辈虽告诫你不要轻易筑基,却还是不敢得罪玉枢,说出小纯阳雷的实情来。陈珩,你是条潜蛟呵,却被困宥在了鱼塘内,还不得舒展抱负,便要落得灰灰了!”

        重云之中。

        雷声愈发洪烈。

        越攸嘿然笑了声,将头微微一摇。

        虽说陈珩纵是突破筑基了,也绝敌不过他,万万起不到什么功用。

        但至少。

        也不会是才刚明了自身的前路道途如何,就要被小纯阳雷生生劈杀。

        “你若是神意完足时,渡这小纯阳雷,应是无碍,可眼下,八道已是极致,最后一道,便是死劫临头!”

        看着坑洞中那道血肉模糊的身影吗,越攸低低一笑,叹道:

        “不愿将生死系于他人之手,宁死也不愿被我擒回擒回先天魔宗,真是个宁为玉碎不做瓦全的脾性!

        你而今这般施为,也是个求仁得仁了!”

        随着越攸悠悠叹出。

        眨眼间。

        但见云翳爆碎,浊重开散!

        裂地开山之音猛烈响起,震荡重重长空。

        随即便有一道金光大雷横贯无穷,兜头朝陈珩劈落!

        小纯阳雷——第九道!

        ……

        ……

        时间仿是被放得极缓,以至陈珩似是能看得那道小纯阳雷正在一寸寸朝向自己接近。

        纵目所见。

        天地之中。

        仿是只剩下了那道斥满瞳孔的雷光……

        身体躯壳本能地传来一阵颤栗之感,死难当头,令眸光也不自觉尖刺如针。

        惊怒、不甘、疯狂、炽烈、乖戾——

        种种滚烫的情绪交织于胸,涛涛奔涌,复杂难名。

        仿是在心底一直积沉的所有晦涩念想,都一并被开释了出来,化作熊熊而起的焰火,从内而外,要将自己焚成红炽的炭灰。

        这时刻。

        陈珩脑中忽得现出刹那的空白恍惚。

        他难得想起了前世在病榻上艰难度日的光景,那些不平、不甘和对性命的不舍。

        明明眼前是足以震裂双耳的隆响,却都冥冥变作了和前世死去时的那样。都是一片寂然的沉默。

        他五指握住做杖支撑的长剑,死死盯着劈头打落的金色神雷。

        在霹雳临身的刹时,忽得唇角一扯,然后声嘶力竭地大笑了起来!

        又是如此?

        凭何如此?

        他颤巍巍握住剑,只觉得有一股不顾一切的杀戮快意从心口沛然冲了上来,像一匹气息奄奄的奔马,在做性命中最后一次的狂驰。

        把那些妄念,那些关隘,都抛去在风后,置在蹄下,狠狠踏碎!狠狠地碾进了污泥里!

        纵是如此——

        纵是如此又何妨!

        这股恨不能将自己连通眼前所有都一并斩灭的可怕念头。

        让陈珩眸中精芒迸射,如开悟了一般,快意难言!

        “一真法界内死得终是心相,若连己身都杀不得,如此才能够杀生?”

        虽是连骨骼都断裂了无数,痛如潮涌。

        陈珩却只觉一阵通透舒畅,自得其乐。

        “来!来!”

        他哈哈狂笑一声,手中青律剑亦放出一声嘹亮的嘶吟。

        一人一剑纵身而去,欢欣迎上了那兜头劈落的雷光,不管不顾,重重一斩!

        仿是一道森白的虹芒倏尔闪过天地间。

        本已搭了眼皮,漫不经心的越攸眉角突然跳起,

        他抬头,正见得那最后一道小纯阳雷被一气劈分为两段的堂皇场景,然后一道白光与其错身而过。

        继而。

        脖颈处便有一阵尖锐的痛意传来。

        “十步一杀?不,非仅……”

        怔了一会。

        越攸看着自己颈间那一抹渐渐扩开的血渍,抬首,莫名感慨道:

        “说实话罢,我而今不再想将你擒回先天魔宗了……似你这类人,若是不能够化之为友,那么,还是死了更为好些。”

        在他目前数十步远外。

        唯有一道半边躯干都被雷霆化去的凄惨血影。

        陈珩满意在心底叹了一声,已露出白骨的五指再也握不住剑柄。

        在青律剑“哐当”坠地的连串脆音中,他倾力将残身缓缓转动,面向越攸。

        只是半个呼吸的功夫。

        越攸颈间的那道剑创,就已经弥合如初,轻而易举。

        “一剑斩得愁根断,挂在青天是我心。”

        陈珩缓缓吐出几个含糊不清的字句,他浑身血肉模糊,面容上尽被创口和血污所遮,看不清眉宇。

        唯有那一双眼。

        目光依旧是平平淡淡,隐隐约约,还微含着一丝笑意。

        “是你胜了。”

        他箕坐在地,声音并不很高,也不带有什么惋惜:

        “来,杀我。”

        “好啊!我认你是个人物,便如你的所愿!”越攸神色一厉,龇牙笑了起来。

        他将手一抬,就裹着凄厉风流,猛烈朝向动弹不得的陈珩一把按落!

        ……

        ……

        “好!好啊!”

        林深之处。

        矮胖樵夫摸脸大笑,他也不顾袖袍中愈发宏翰的呼啸之音,将手拿出,就朝空轻轻一指。

        此地向东三里外。

        山谷中。

        本是修竹乔松、奇花瑞草,一派四时不谢的秀丽长青之景。

        却兀得。

        有一颗枝丫蜿蜒虬曲,形貌如若蛇口开张欲噬的怪异奇木,只躯干颤了颤,便猛烈无火自燃起来。

        须臾之间。

        就焚得干干净净,丁点也不剩。

        在奇木被焚去同时。

        南阐州。

        水中容成度命洞天内。

        正分执黑白两子,同自己对弈的陈玉枢忽得脸色微微一变,身躯震颤,张嘴,便咳出一口血来。

        “我的术被破了?”

        他原本漫不经心的神情一肃,凝重几分,心念转动间,低低念动了几句法决,手中掐印。

        “这手笔,似是那个老东西的施为?还未死吗?”

        半晌,他散了印决,哂笑一声:

        “插手我的家事,你也想来下上一步闲棋?”

        ……

        而此时。

        地渊。

        金鼓洞。

        一个头戴文琅高冠,身披青色羽织华袍,项映圆光,神采勃发的道人,忽得解开了五识,从入定之中醒来,睁开双目。

        “这气机——”

        道人将心意跃起,冥冥中与天地神气交感,以手为筹,默默卜算。

        不过须臾间,便也尽得了事态的一应始末。

        “原来如此,陈玉枢,你这匹夫还真是煞费苦心。”

        他叹息一声,将袖一抬。

        推书《申公豹大圣劝死仙》

        一世:地球倒霉蛋

        二世:灾劫天尊申公豹

        三世,四世……乃至万界。

        亿万灾劫铸道身,万古不磨大罗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