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金剑计
书名: 我以科举证长生 作者: 想见江南 分类: 修真

        

        薛向点头,“那我还让不让她修炼?”

        谢海涯道,“问题不大,你也缺个贤内助。”

        “明白。”

        薛向拱手道,“那就不搅扰师兄了。”

        说话儿,溜到茶几边上,如呼吸般自然地顺走两个茶叶筒。

        “我新弄的绿舌,给我留点……”

        若不是自幼家教太严,谢海涯早爆粗口了。

        奈何,薛向溜得比兔子还快。

        两架马车擦着夕阳的眉毛,停到掌印院门前时,早等候多时的柳眉大步迎了出来。

        她先和薛母抱了抱,又摸摸小家伙,拍拍小晚,亲热地不行。

        薛向也混过去蹭抱,却被她在腰间轻拧一记。

        “还有我呢,眉姐姐。”

        宋小媛从后面的马车里钻了出来。

        她才跳下马车,张氏也钻了出来,手里抱着个箱子,下车一个趔趄,箱子落地散开,却是一箱子麻将。

        薛向绝倒,这位是走哪儿带哪儿。

        他忽然觉得自家舅父应该感谢自己,有这玩意儿后,他少受多少腌臜气。

        几名值守的兵丁,颇有眼力劲儿,没等薛向招呼,便主动上前帮忙搬运行李。

        薛向客气地给了赏钱,几名兵丁欢天喜地地去后,来到堂间,柳眉已经和好了馅料,揉好了面。

        一家人净了手,便热热闹闹包起了饺子。

        薛向正在向第三碗饺子发起冲刺,那边的麻将摊已经支上了。

        范友义本想和大舅哥聊聊定文,却被张氏抓了壮丁,修长城去了。

        吃罢饭,薛向凑在边上,抱着小家伙看了两局薛母的牌,便奔去炼房。

        悟真玉境入手后,他是一刻不敢耽搁。

        一有时间,便催动悟真玉境,来解析星云霸体诀。

        半夜奋战,进度颇快。

        整个法诀,需要行灵一百七十二处穴窍,已经走通了近一半。

        只要全部走完,整篇功法,就再无难点。

        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炼房。

        天上明月高悬,庭院幽寂,晚风吹来,薛向张开臂膀。

        似在拥抱这朗月清风,又似在拥抱未来。

        忽地,他瞧见堂屋里还有灯光。

        不用猜,必是柳眉在等自己。

        薛向来到堂间,柳眉放下书本,便要去取热汤,却被薛向拦下,“怎的,晚上还和我一屋?”

        “胡说。”

        柳眉霞飞双颊。

        “早知道就不接母亲他们来了,原来你在这里打着埋伏。哎,听不见你的鼾声,我可不好睡。”

        “谁打鼾呢,冤枉人。”

        柳眉拿书要走,却又坐下。

        “难经!”

        薛向吃了一惊,“怎的看这么深的书,你能看明白?”

        他知道近来,柳眉除了修炼,照顾他,便是看书,却没想到,已看得这么深了。

        即便是灵族有异能,这也太神异了。

        柳眉手里的《难经》,是怪儒周廷芳的大作,讲的全是阴谋诡计。

        当然,作者号称书的主旨,是叫人察辨人心,识破诡计,从而扶危渡难。

        “能看懂,就是有些典故,还不甚清楚,需要工具书去查,寻大哥过两日就送过来。”

        人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原来的柳眉,美则美矣,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

        现在的柳眉,流溢着浓浓的书卷气,多了一份知性美。

        “那我可要考考你,这难经中,哪一则故事,最让你印象深刻。”

        薛向来了兴致。

        “金剑计。”

        “为何是金剑计。”

        “杀人无形,防不胜防。”

        “细说说。”

        ““大将公孙义是鲁国宗室,争位失败,投奔魏国,带兵有方,屡立功劳。

        魏相方怀善察人心,知公孙义必非久居人下者。

        方怀统兵出征之际,担心公孙义趁机坐大,决心除之。

        设计带公孙义独子公孙荣随军前导,待公孙荣先行后。

        方怀拜访公孙义,嘱托国家大事,情真意切。

        双方惜别之际,方怀向公孙义索要随身金剑,以作纪念。

        公孙义不觉有异,取剑相赠。

        大军至前线,方怀重金买通公孙义亲信汪芳。

        汪芳见公孙荣,假称公孙义在朝中受疑,魏主不日要将其下狱,让公孙荣逃回鲁国。

        公孙荣见汪芳携公孙义随身金剑而来,不疑有他,连夜出逃。

        公孙荣既逃,公孙义百口莫辩,只好主动请辞,终身不再受魏主信任,郁郁而终。

        此计,方怀将郎君常说的信息不对称,利用到妙到毫巅,施计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眉姐姐是一日一变,这才读书多久,便已有如此功力,真是羞煞多少读书人。”

        薛向轻轻击掌,满眼赞赏。

        柳眉俊面涨红,低声道,“郎君,以前我脑子里就会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修炼以后,这种想法就更多了。

        比如说方怀和公孙义的故事,史书上写到这儿也就结束了。

        可我总觉得,他们还有故事。

        比如方怀,历史记载,他最后的死因是旧疮复发,洞见五脏。

        在他死前,公孙义拜访过他。

        我查了一下公孙义死亡时间,在方怀死前一个月左右。

        史书上没写公孙义的死因,也没写他为何拜访方怀。

        提此事例,也不过是为佐证方怀善抚人心。

        但我总觉得公孙义的拜访,方怀的旧疮复发,以及二人先后死亡,是有关联的。

        古鲁国,记载着一种噬心蛊,人眼难见,但要以心血喂养,杀人无形……”

        薛向瞠目结舌,“你的意思是,公孙义不惜以身为饵,以命养蛊,拼死一搏,阴掉了方怀?”

        柳眉敛眉,“我只是觉得可以这些信息,可以联系起来,但具体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只有天知道了。”

        薛向兴奋地道,“以后,你缺什么书,只管找寻四洲,他找不到的,我来找。”

        不管柳眉设想的公孙义蛊杀方怀,是真实历史,还是无端猜测

        这种恐怖的搜集、联系、逻辑信息的能力,不能不让薛向震惊且振奋。

        “敢问郎君,你怎么看你眼下的局面?”

        柳眉一开口,薛向愣住了。

        “眉姐姐,这要赐教啊,我洗耳恭听。”

        薛向来了兴趣。

        他知道柳眉最近格外关注自己的笔记、修炼心得,以及来往公函。

        他也领教过柳眉独特的逻辑和联系事物的能力,但还是头一遭见她对自己的处境提出看法。

        柳眉玉指轻抬,替薛向分一杯茶,“那我就试着说说,说的不对,郎君不要笑话。

        郎君在绥阳镇,做一千件事,归根结底,只有两个字:郡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