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修真界为何如此有病 第60节
书名: 修真界为何如此有病 作者: 纪婴 分类: 仙侠

        谢星摇看着流翳君目眦欲裂、掌心魔气翻涌,四下寒风冽冽之时,不知怎么,忽然想起曾经所见的古旧画卷。

        在三百年前的混战中,没有相伴而行的修士,亦无世间难求的护身法器,唯有一名少女孑然现身,独自面对千百邪魔。

        [是日滴水成冰,夜色沉沉。冰寒雪冻,群魔狂舞,人间炼狱。]

        冷风呜咽,吹断檐角一根尖锐冰棱。雪夜浑浊,风声簌簌,不见天光。

        隔着一段漫长光阴,两个毫不相干的故事,于此刻微妙重合交错。

        飞天楼里一片混乱,谢星摇掐诀击退好几个杀气腾腾的邪魔,侧目望向房里的须弥大阵。

        云湘凝神而立,手中法器氤氲出刺目白芒,细细看去,正是神兵榜上有名的八荒古籍。

        [群魔筵席之上,忽有一簇灵力随风而来,全无声息。但见祭司自夜色而出,手中古书莹光流转——再看魔族首领,竟被瞬杀于一刹之间。]

        [妖魔大怒,群起而攻。祭司身中数箭,再无生还可能,临近绝路,投身山崖之下。]

        当年的故事,早就写好了结局。

        但今日不同。

        群魔盛宴,夜色漫流。

        当少女默念法诀,在她身后,是训练有素的同伴,无数心怀祈愿的百姓,以及将她牢牢庇护的高阶术法。

        北州早已不是三百年前的北州。

        今时今日,它是人族的领地。

        古籍翻动一页,书声轻响,绽开凌厉杀机。

        谢星摇无言仰头,望见灯火中云湘的双眼。

        三百年过去,唯一未曾改变的,似乎只有那双眼睛。

        云襄人生中的最后一刻,应该也拥有着这样的目光——

        澄然干净,安静而坚定。

        有火光在她眼中跃动,像归巢的鸟。

        *

        一场对战告捷,待得第二日天明,气候果然暖和一些。

        但零下摄氏度就是零下摄氏度,气候恶劣的本质不变,谢星摇起床出门,仍被冷得打了个哆嗦。

        流翳君被须弥除去,群魔没了头头,纷纷四处逃窜。他们寻得仙骨,理所当然到了回宗门的时候。

        离开之前,谢星摇提出在朔风城里逛一逛。

        朔风城的百姓提心吊胆这么多天,如今妖魔出逃,街边终于恢复了几分热闹人气。昨夜落灯节的盛况未消,他们行于其中,仿佛头一回来到这座城池。

        “……终于结束了。”

        温泊雪有灵力傍身,不觉得多么寒冷,环顾一会儿熟悉的街角,身旁分明是无比喜庆的氛围,却不知为何有些怅然:“这么快就要回凌霄山吗?我们——”

        他说着一顿,目光呆呆停在一处街边角落。谢星摇顺着视线看去,是那家霜花糕铺子。

        他们不约而同收回目光。

        “本来打算去尝一尝北州美食。”

        月梵踢开一堆雪,语气恹恹:“但是……今天似乎没什么胃口,也许是太累了。”

        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气氛低沉的原因,却无人主动提起,只能用一句“太累”敷衍过去。

        朔风城东西南北纵横数里,一行人漫无目的,兜兜转转,居然到了曾经去过的卖画婆婆家门前。

        这条路被他们除雪除冰,通行难度大大减小,加之魔族落荒而逃,过路行人熙熙攘攘,尽是面露喜色。

        谢星摇往手中哈出一口热气,抬眼看看四周,拉住月梵袖口:“你看,那是什么?”

        月梵撩起眼皮,望见一棵葱茏大树。

        北州天寒,大多灵植难以存活,放眼望去,只能见到一簇簇嶙峋枯木。这棵树应是受了灵力笼罩,在大雪纷飞的时节,枝头依旧碧色青葱。

        除了繁茂的碧绿枝叶,在树干枝桠上,还用红绳吊着不少白纸。

        “像是许愿树。”

        月梵说出心中猜想,迟疑补充:“我们……过去看看?”

        绿树立于阶梯之上,跨过被雪淹没的玉色长梯,便能嗅见一股清新叶香。

        谢星摇晃眼一瞥,枝头绑着的信笺上,果然写着许许多多各不相同的愿望。

        “奇怪,”温泊雪抬头,望向树后的宽敞院落,“这棵树如此显眼,我们上次来这里,居然没发现。”

        谢星摇笑笑:“当时天色太晚,就算它是绿色,也得染上一层黑。”

        “后面的院子是什么?”

        月梵探头:“这儿有块牌匾……‘凌雪书院’,原来是念书的地方。”

        晏寒来没出声,一如既往站在角落。

        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谈话,同一时刻,自书院里走出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年。

        少年好奇将几人打量一番,从口袋拿出一根红绳,小心翼翼绑好手中信纸。

        月梵出言搭话:“小哥,把心愿挂在树上,也是你们北州的传统吗?”

        “是以前的古方。”

        少年将红绳另一端挂上树梢:“你们是外地人?这是很多年前的北州传统,我们相信万物有灵,会有神灵栖息在树上,倘若挂上心中祈愿,能被神灵看到——这是师傅教给我们的。”

        谢星摇一愣:“师傅?”

        据她所知,若是古时的平常书院,学生们大多把老师称作“夫子”或“山长”。比起这两个称谓,“师傅”更像是仙门中的称呼。

        “对啊!我们师傅很厉害的。”

        少年双目明亮,轻轻吸一口气,不顾双颊被冻得通红:“不瞒你们说,凌雪书院里都是父母双亡、无家可归的学生。我们从小没了去处,是师傅好心将我们收留,教我们读书写字、修习术法。”

        师长如师如父,不外如是。

        月梵点头感慨:“你们师傅真是个好人。”

        少年性子单纯,听她出言夸奖,高高兴兴扬起通红的鼻尖,自嘴角咧开一个笑。

        然后很快收敛下去。

        ——书院里本是寂静无声,忽然传来几道清脆低笑。

        几个同他年纪相仿的女孩结伴而出,路过少年身旁,最右边的姑娘微微抬眼,同他打了个招呼。

        肉眼可见,小少年的脊背陡然挺直,面上一副正经之色,向她礼貌颔首。

        几个女孩如麻雀一般匆匆路过,少年深吸口气,如释重负。

        月梵哼笑:“喜欢那个女孩子呀?”

        “没……没有!我和她只是普通朋友。”

        心思被人一句话戳穿,少年红着脸无措摇头,即便极力掩饰,眼中仍透出几分不舍:“只是她几天前入了剑宗,不久便要离开北州了。”

        谢星摇漫不经心打量树上的信笺:“所以你今日写下的心愿,是希望有机会能与她再见啰?”

        “才、才不是。”

        小少年耳根发红:“我希望她万事无忧、在剑宗崭露头角。见不见面根本不重要,而且我们师傅说过,修真界说不定是一个圆,只要有缘,总能相遇的。”

        谢星摇原是看着树上信纸,忽而目光骤凝,捻起其中一张画片。

        “修真界……是一个圆?”

        月梵心口重重一跳,某个天马行空的猜想浮于心头,即便心知不可能,却还是令她脱口而出:“你们的师傅,是不是一个姑娘,杏眼瓜子脸,很白很瘦?”

        少年眨眨眼:“你们……认识她?”

        ……不会吧。

        识海嗡嗡作响,月梵茫然抬眼,见到温泊雪同样呆滞的目光。

        再看谢星摇,虽然亦是露出了惊喜的神色,较之他们二人,却更像是一种意料之中的坦然。

        温泊雪竭力拼凑好混乱的思绪:“谢师妹,你——”

        “忽然想起来,那天咱们讨论穿越的时候。”

        月梵尚未整理好情绪,恍惚间敛眉出声:“摇摇曾经说过,比起一成不变,她觉得逆天改命更有意思……对吧?”

        可当夜的分别来得毫无征兆,绝无时间能让他们思考退路,以谢星摇的修为,也不可能助那人在群魔围剿下侥幸存活。

        除非——

        心口又是咚咚一敲,月梵有点儿懵,试探性开口:“是……白小姐送你的碧流?”

        碧流石,白氏一族珍藏之物,若以灵力将其催动,可凝出一滴结晶,有防身护体之效。

        一瞬冷风过,吹得树叶哗哗作响。

        阳光透过缝隙纷然落下,化作满地莹白光斑。树下的红裙少女扬唇笑笑,自储物袋拿出那颗晶莹剔透的绿色石头。

        它曾经被灵力环绕,石中随处可见青色流影,而今光影褪去,澄亮得几近透明。

        “昨晚时间紧迫,我在云襄即将完成溯时舞祭的时候,把碧流结晶凝在了她心口上。”

        然后告诉她,倘若有幸能活下去,不要忘记历史的章法。

        谢星摇指尖轻压,手中圆石随之一晃,碧光荡漾,倒映出她眼角轻笑:“这回欠白小姐一个人情。”

        她生活在循规蹈矩的日子里,偶尔会不由自主地去想,是否一定要遵循现有规则。

        迫不得已认命,接受一个注定死亡的结局,那实在称不上令人高兴的故事。

        昨夜站在冰湖边,谢星摇看着阵法亮起,在两段时空交错的瞬息,她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她想要一个尝试,一个可能性,一个足以破局的赌注。

        记载有三百年前历史的古书里写:

        妖魔大怒,群起而攻。祭司身中数箭,再无生还可能,临近绝路,投身山崖之下。

        这诚然是货真价实的历史,不过只把故事堪堪讲了一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