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好酒翁

        

        第一百七十二章

        这日里,王启和景简行走到一处山脉,看着眼前逶迤山脉,二人眼中都是闪过一抹惊奇。

        眼下虽至冬末,但是天色还是严寒的很,而眼前的山脉,却是气候宜人,景色蔚然。

        “莫非此处有得道高人?”王启微微皱眉,能够改换天地气候,其修为可想而知是多么强大。

        景简提议:“不然我们进去走上一遭?”

        王启看了看景简:“你不怕里面的修士把你这个小妖女给正法了?”

        “有宋道友在,想必也是没多大问题的吧?”景简眯着眼睛笑道,“更何况,你背后的王启和那位护道的前辈,总不会见死不救吧?”

        王启撇了撇嘴,他身后哪里还有什么护道人?

        “算了,还是不去了,我们还得赶路呢。”王启拒绝道。

        “好吧。”景简只好表示遗憾。

        “两位小友既然入我山门,那便是有缘,不妨进来陪老头子说上两句话如何?”

        一道苍老醇厚的嗓音在二人心间响起,此处修士竟是主动开口相邀。

        王启面色惊疑不定,他沉吟片刻后微微拱手:“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顺着山路行走,一片景色蔚然。

        再往里走,王启的面色微微变换。

        一段山路,竟是四时之景具备,日出林霏开,云归岩穴瞑,景色随着深入而不断转换。

        “这......这山里的前辈,怕是已经是仙人了吧?”景简喃喃开口,看着面前的景色有些发怔。

        王启眼底闪过精光,他没有说话。

        大约深入了六七里的路程,景色稳定在夏景。

        天气炎热,让人微微感到燥热。

        潺潺水声传来,王启心中一动,领着景简朝着水声处走去。

        只见两处山峰之间,有流水从中泻出,水珠晶莹,似乎还冒着寒气,让人心中感到凉爽。

        一块巨石杵在水边,上边有着两个笔锋刚劲,宛若浑然一体的大字:“酿泉。”

        峰回路转,一亭翼然于水上。

        王启抬步,朝着亭子走去。

        亭子内有一慈眉善目老者坐着,见到王启二人走来,他微笑点头示意。

        王启看了看亭子上的匾额,上书“好酒翁”二字。

        又是酿泉,又是醉翁亭,面前这个读书人打扮的老者,莫非是个好酒之人?

        王启拱手:“晚辈环方剑场修士,宋归拜见先生。”

        “在下景简,见过先生。”

        老者摆手:“坐,坐。老朽年岁大了,腿脚不便,不能到山下迎接,见谅见谅。”

        “哪里哪里,是我们两个误入此处,主人家非但不驱赶,反而邀请我们入山,真是感谢万分。”王启落座,嘴里不断的恭维着老者。

        景简眼中闪过疑惑,她原以为山中主人应当是一个修为强大之人,山下收到传音,山间路上各色景色,无一不是在说明着这一点,可是为何到了这好酒翁亭,出现在面前的却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

        “先生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需要我们二人帮忙?”王启问道。

        老者没有说话,只是拿出几个杯子放在桌子上,随后在微微招手。

        从酿泉中,有晶莹水线飞起,没入杯中。

        “先生,你不说话,这我可不敢喝。”王启看了看杯子,轻笑一声。

        “小友眼光犀利,不过,这杯中物大可饮下,这是给客人喝的,并不是老朽用来请帮手的。”老人爽朗一笑。

        听见老人这么说话,王启便没有犹豫,端起杯子饮了一口。

        甘冽无比,如饮美酒。

        王启赞叹一声:“酿泉,泉如其名。”

        老人轻笑一声,慢慢说道:“小友不妨为我这亭子,取一副楹联如何?”

        王启微微沉吟,起身看了看四方景色。

        “小友可以直接刻在亭子上面。”老人笑道。

        王启笑道:“还是先请老先生听上一听,再让宋某刻上去吧。”

        “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云入翠微。”

        老人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好!好!”

        “那老先生不嫌弃,宋某便刻上去了。”

        王启手指并拢,剑气散出,在那亭子左右柱子上刻下楹联。

        “你还这么有文采?”景简好奇的看着王启。

        王启轻笑:“也曾读过一些书,腹中笔墨也算有些斤两。”

        “小友太过自谦了。”老人哈哈一笑。

        “老先生不妨先说说,您要我们帮什么忙?”王启落座切入正题。

        老人沉吟片刻后说道,“小友已经看出了一些端倪了吧?”

        王启默默点头。

        景简一愣,什么端倪,怎么自己没有看出来?

        “这位老先生此刻修为流散,以前很强,但是现在却是修为所剩无几了,我们进山时所看到的各种天象,其实是因为老先生流散的修为而导致的天时紊乱。”王启解释道。

        景简露出恍然,难怪了!她就说嘛,能够改换天时的人,怎么会想面前的老人一般气息微弱,原来是老人修为流散出去了。

        “我在此处坐镇,是因为这山间,有龙。”老人轻声开口。

        “龙?”王启一愣,龙?在这山间?

        自己那条小青蛇快到聚虚修为了,因为身上有着真龙血脉,实力高的很,而这山中居然有龙!

        “老先生,您是在此镇压那条龙的?”王启轻声问道。

        “不错,那条恶龙伤人无数,后来被我镇压于此处,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我寿元无几,而那恶龙依旧没有良心发现,只好请两位小友将其斩杀了。”老人说道。

        王启眯了眯眼睛,没有说话。

        景简却是面色有些不大好看:“老先生,我们二人修为怕是有些不济事,宋道友乃是空冥,我也不过是元婴,如何会是龙的对手?”

        未等老人发话,王启便开口:“此事,我答应下来了。”

        景简错愕的看向王启:“宋道友,你疯了不成?那可是龙啊!”

        老人问道:“小友就不怕自己不是那恶龙的对手。”

        “老先生敢请我们出手,想必是早早做好准备,老先生不妨说说,您都做了哪些准备吧。”王启淡然说道。

        “好,好。”老人沉默半晌后,大笑起来,“小友当真不怕?”

        “吾辈剑修,剑气长存,有蛟龙处斩蛟龙。”王启依旧保持淡然模样。

        老人微微点头,看向欲言又止的景简,轻声道:“小友莫要慌张,我的确早早做了准备。我主动散出修为,就是将此处山脉化作一处锁龙阵,此阵中,恶龙实力将会大幅削减,直至聚虚修为。”

        “聚虚?”景简心头颤了颤。

        景简并不是没有遇聚虚修为的大修士争斗过,甚至一些根基不稳,通过某些捷径修来的聚虚修士,她也曾侥幸斩杀过,只是,这恶龙的聚虚,又岂是那些泛泛之辈能够比较的?

        老者伸出手,双手呈捻针状,两道金光从亭下酿泉飞跃而出,落入老人手中。

        “这是?”王启有些意外。

        “镇压恶龙不知多少岁月,自然是早早做了准备,这东西,融入剑中,能够对那恶龙造成伤害,对其有着克制。”老人说道。

        王启接过其中一枚金光,好奇的打量着,金光内有东西细细浮动。

        王启眯着眼睛仔细查看,那金光却是从他手中挣脱,没入身后的却夜剑去。

        景简看了看王启,随后伸出手拿起另外一道金光放置在自己的剑器上。

        “斩杀恶龙,于天下,于自己,都是大功一件,老朽先行谢过了。”老人见二人都收下了金光,整个人如释重负一般。

        “老先生说笑了,恶龙尚未斩杀,万一我们失手了,那老先生岂不是白谢了?”王启打趣道。

        “小友敢应下此事,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应当要谢谢的。不过,小友若是失手,老朽定会拼尽全力为二位小友托底,让二位小友离去。”老人轻声说道。

        王启收敛了神色:“老先生,或许我们能够斩杀呢?”

        “那就更好了,倘若小友当真能够斩杀,老朽少说也要去寻天下好酒来与二位共饮。”老人拍了拍手笑道。

        王启笑道:“那就先行谢过了。”

        离开了好酒翁亭,景简忍不住回头看了看亭中老人,她轻声问道:“宋道友,此行你把握几成?”

        “七成吧。”王启轻声说道。

        “这么高?那我就放心了。”景简松了一口气,那道金光没入剑中,为剑器添加杀力不知几何,甚至是,金光是用来针对恶龙的,对于天下水裔,凡有化龙契机的,都有克制,甚至克制更强!

        七成斩杀恶龙,换此机缘,不亏!更何况,斩杀恶龙,暗中天地气运功德,更是一笔收益。

        王启没有说话,只是摸了摸却夜剑。

        有锁龙阵存在,将那恶龙实力压制下来,又有老人给的金光加持,胜面就很大了,更不要提,王启手中还有一门拳法,杀龙拳。

        三种克制手段,外加王启自己本身的炽烈金炎天赐雷种用以辅助,七成把握,绝对有。

        “有蛟龙处斩蛟龙。”王启喃喃伸手握住剑,眸光寒冽。

        景简看了看王启,忍不住眼底闪过幽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