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告状的武臣们
书名: 我在现代留过学 作者: 要离刺荆轲 分类: 穿越

        

        看完邦彪篯的札子,赵煦笑了起来。

        “他很急啊!”

        “急就对了!”

        阿里骨的青唐政权,在去年的战争失败后,合法性几乎被干碎。

        因为,他既不是唃厮啰的子孙,也没有得到宗教界的认可。

        更要命的是——他还是个回鹘人!

        一个回鹘人,当吐蕃人的赞普?!

        下面的吐蕃贵族能服?

        肯定不服!

        所以,阿里骨在战败后才跪的这么快,甚至连作为继承人的邦彪篯都派来汴京朝贡。

        就是担心,大宋发兵青唐,扶持赵醇忠或者溪巴温继位。

        在这个时候,邦彪篯发现,汴京城里的汉家阿舅,正在给几乎所有他家的对头,派发‘联姻承诺’。

        无论是溪巴温,还是温溪心。

        也不管是包顺家族到赵醇忠家族。

        就连结河川的李临占讷支都混到了一个【忠勇用事,来日选汝部秀女入宫】的承诺。

        等于是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身边的所有人,将来都可能成为汉家阿舅的亲戚。

        对邦彪篯和他所属的青唐政权来说,这属于是天塌了!

        自然是火急火燎的跑来见赵煦,也想混个类似的待遇。

        实在不行,就求娶一位公主!

        是的,在中古娶皇帝家的女儿和嫁女儿给皇帝,难度是两个级别。

        前者的话,只要表现忠顺一些,同时自身有着相应的实力。

        说真的,并不难!

        因为皇帝的女儿,生下来就是做联姻工具的。

        无一例外!

        更不要说,几乎所有送出去和亲的公主,都只是宗室女而已。

        汉唐以来,都是这个路数。

        可,让中原皇帝娶自己家的女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自古以来,就没有边郡的蕃部能做到。

        匈奴没做到,突厥也没有做到,回鹘人更没有!

        就连边郡的汉人豪强,也没几个人能成功的把女儿嫁进皇室。

        更不要说,得到许诺——若生皇子,则遥领本部节度,若为公主,则约为儿女亲家。

        亘古以来,就没有过这种先例!

        这在政治上来说,太可怕了。

        这相当于什么呢?

        硬要打比方的话,大抵就相当于现代大洋彼岸的灯塔,拿着自己自己立国的国债信用,担保一个非洲小国的外债。

        这个小国的外债,将被整个市场疯抢!

        会有无数人溢价收购!

        赵煦的操作,大抵就类似于此。

        崽卖爷田心不疼。

        拿着汉武唐宗以来,历朝历代,汉家阿舅大官家、天可汗们千百年来积累的威信与神圣,下场和藩部首领们,约定联姻。

        尽管,没有说【一定】,只是【可能】。

        但,在政治上的效果,却是十级地震!

        谁不想和汉家阿舅联姻呢?

        谁不愿家族中,传承汉家阿舅的血脉?

        于是,就是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许诺,就足以激奋人心。

        甚至,在很多人看来,仅仅只是为了这个可能性,也足够他们把脑袋拴裤腰带上,跟着汴京城的汉家阿舅一条道走到黑了!

        他们将变成,熙河方向,最忠心、最忠诚的打手。

        也将再没有人能开出,比这个更好的条件了。

        只是……

        赵煦将邦彪篯的札子,直接丢到了一边,鄙夷着道:“朕为何要见汝,给汝这个机会呢?”

        赵煦的心里,和镜子一样清楚。

        若所有人都能得到相同的待遇,那,这个待遇再强,也将一文不值。

        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优越感更是如此!

        再说了……

        青唐的阿里骨政权,从其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已心怀异心——隐瞒董毡死讯不说,更截断道路,与西贼勾连。

        去年更是与大宋兵戎相见。

        所以啊!

        青唐的阿里骨政权,就是赵煦立起来的一块靶子。

        一个让其他蕃部首领们嘲笑、蔑视与鄙夷的对象。

        一个用来衬托,其他人选择正确的标杆。

        只有阿里骨的青唐政权过的悲惨,忠臣们才会知自己的忠诚是正确的。

        所以,邦彪篯的请求是注定得不到答复的。

        赵煦也没有这么多空见他。

        因为,他得面对另外一群人。

        大宋朝的武臣勋贵们!

        虽然说,赵煦对蕃官蕃将们的许诺,都是私下进行的。

        可是,这些人都是大嘴巴。

        一个个回去后,就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

        自然的,武臣们是第一个坐不住的。

        原因很简单——自立国以来,赵官家们就是通过与有功大将联姻,来和武臣们共富贵。

        赵官家们的后宫里,最多的就是,武臣家的女儿。

        同时,除了赵煦的父皇外,所有皇后,都出自武臣家族!(章献明肃虽然是民女出身,可她在自己上位的过程中,把前夫哥扶起来了,成为武臣勋贵的一员,这从前夫哥在真宗朝时的官职就能看出来——侍卫马军都虞候)

        本来,武臣们就一直对仁庙以来,赵官家们的后宫里,文臣之女和民女渐渐泛滥,有所不满。

        现在又听说,小官家居然想去蕃部里选秀女充实后宫?

        这些人哪里还坐得住?

        尽管,他们中很多人明白,小官家的决策,在国家层面来说,或许是对的。

        宫中若有几个蕃部女,对朝廷稳定西北,招降吐蕃、诸羌,甚至抵得上十万大军。

        可屁股决定脑袋啊!

        毕竟,小官家只有一个。

        大家的女儿却有很多!

        本来就僧多肉少,现在又来一群西北的吐蕃人、羌人甚至党项人来竞争!

        臭西北的,来汴京要饭来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而这些人不敢直接找赵煦施压——怕上小本本,将来拉清单。

        于是,他们就给朝臣施压。

        鼓动了一帮清流道德先生,来给赵煦上压力。

        就连赵煦身边,也开始出现杂音了。

        范纯仁、吕大防、程颐,都开始委婉的劝告赵煦——官家当为社稷祖宗虑……

        他们就怕将来,西北来个狐媚子,生下皇子,然后不巧,这个皇子活到成年,再不巧,其兄弟皆夭折……

        这样的话……

        那下一代官家,岂不就是个有胡人血统的官家了?

        北虏还不得笑死我们!?

        赵煦听着这些家伙啰啰嗦嗦,心里面笑死。

        因为,他在现代是看过人类分子遗传考古的论文的。

        猜猜看,在人类分子遗传学鉴定下,如今的辽宋两国,谁是夷狄之后?谁是诸夏君子?

        反正,赵煦心里面有数。

        可,这些人说的,在政治上确实很正确。

        赵煦就只好保证,慎重考虑他们的意见。

        当然,也不是他要毁诺。

        而是,他会在册立皇后,且生下了皇子后,才会考虑从西北诸蕃选秀女。

        这样是最稳妥的。

        然而,文臣们却依然是喋喋不休的纠缠着他。

        特别是程颐这个就爱钻牛角尖的老学究!

        几乎是每次经筵之后,都要拉着赵煦,讲一讲华夷大防。

        赵煦对程颐,还是很尊重的。

        所以每次都是——朕知道了,朕明白,朕心里有数。

        文臣这边能推脱、能忽悠。

        宫里面,就没这么好对付了。

        这不,赵煦才刚刚放下,邦彪篯的札子,便有向太后身边的内臣来请:“大家,太后娘娘,请您到保慈宫中去一趟。”

        赵煦点点头,问道:“可知母后叫我过去是何事?”

        那内臣拜道:“奏知大家,却是外廷命妇,在陪娘娘赏花时,提及大家似与蕃部有约的事情……”

        “娘娘甚为关切,故此请大家过去一趟……”

        “哦!”赵煦早知道会有这个时候。

        便道:“汝且去告知母后,我稍后便至!”

        这个事情,确实得重视起来!

        赵煦心里面很清楚的。

        那两位命妇,肯定是武臣家的命妇。

        这是官司打到了向太后面前啊!

        必须慎重应对!

        也必须安抚那些不安的武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