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被嫁妆压迫的狄咏
书名: 我在现代留过学 作者: 要离刺荆轲 分类: 穿越

        

        元祐元年六月庚子(十四)。

        狄咏统帅的御龙第一将的主力,已经进入了荆湖南路的衡州。

        大军在此,暂时修整,以积蓄接下来徒步穿越崎岖山路的力气。

        而这个时候,一个来自汴京的信使,星夜兼程,赶到了衡州城,并将一封来自汴京的信送到了狄咏手中。

        信是狄咏的兄长狄谘上个月写来的。

        狄咏拆开信件,看完之后,就深深的吁出了一口气。

        “蔷儿居然可能被选入宫中……”狄咏摩挲了一下双手,手心微微出汗,心脏更是扑通扑通的跳起来。

        当今官家是个什么人?

        狄咏作为他的近臣,心里面清清楚楚。

        这位官家,虽然年纪小,但心思可不少。

        无论是宫里面还是宫外,很少有什么事情可以逃得出他的法眼。

        只是,大多数的事情,他懒得管而已。

        然而,他一旦插手某事,就意味着他要有大动作了。

        典型的就是这次南征。

        狄咏记得很清楚的——最初的起因,只是交趾的北方藩镇,广源州刺史杨景通率兵打了大宋的羁縻州:归化州知州侬智会的地盘,杀了几百的侬家的青壮,然后掠走了大约两千人。

        本来,这只是小事。

        若是过去,朝廷知道了,也最多是训斥几句,了不起让杨景通送回被掳的人口就算了。

        但这位官家却借此,大做文章,鼓噪论。

        终于是说服了两宫也说服了原本主和的朝臣,促成了这次南征。

        于是,以执政章惇出镇广西,又亲自点了他的将,拜为广西兵马都监。

        而等狄咏到了广西以后,他才知道。

        他所知的官家,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因为,早在杨景通入寇以前,他就已经在为战争准备了。

        早在那之前,他就已经遣使广西,以圣旨起复了之前的广西经略使熊本为了缓和与交趾广西而软禁在桂州的侬智会。

        不止如此,官家还特旨,拜侬智会为右武卫大将军。

        命其整军备战,积极应对交趾威胁。

        旨意同时下给了顺安州知州侬盛德。

        而当时,还只是元丰八年六月。

        距离杨景通入寇,还有整整六個月!

        提前半年,官家就已经在积极准备着对交趾用兵。

        以狄咏在广西所知,当时官家的使者,不止传了旨意给侬智会、侬盛德。

        南丹州刺史莫世忍、邕州右江巡检使岑自亭、邕州知州苏子元,都已经得到了官家旨意,要求他们整训士卒,积蓄粮草,等候旨意。

        而且,最迟在七月底,官家的使者,就已经将旨意送到了当时正在泸州王光祖麾下的思州刺史、总管泸南公事田仕儒手里。

        旨意命令田仕儒拣选思州精锐,等候命令。

        所以,战事一起,思州兵才能立刻从南平军出发,直接广西参战。

        所以,交趾败得不冤!

        在战前,大宋方面,已经提前了半年准备。

        侬智会、侬盛德,早早的就给大宋做好了前期情报工作。

        侬家人的探子,早早的进了交趾,联络上了那些豪族。

        这才是后来章惇招降,无比顺利的基础。

        那些交趾豪族、土官们,早早的就已经和侬家搭上话,并得到了某种承诺。

        等到章惇以执政的身份,向他们做出了承诺和保证,并发给告身。

        这些人就立刻反水,纷纷箪食壶浆,迎接王师。

        更让狄咏惊叹的还是战后的善后。

        毕竟,自古以来,军事上打赢了,但政治上输的一塌糊涂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

        然而,在这位官家的微操和遥控下。

        高遵惠、吕嘉问,联合侬智会、侬盛德。

        拿着甘蔗,到处招人。

        交趾北方各地的豪族、土官们,被他们这么一宣传,再到归化州、顺安州看了已经种好的甘蔗地,又尝了高遵惠给他们的白霜糖。

        一个个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纷纷哭着喊着,要跟着大宋国舅一起种甘蔗。

        交趾北方各州土官、豪族,千百年来,谁也不服。

        但,现在他们被一根甘蔗征服了。

        这是绝杀!

        当甘蔗地,在交趾北方各州满地开花的时候。

        即使是再不晓事的人,也该知道,富良江以北从此将成为大宋的疆域——哪怕这些地方,是以羁縻为名,属于土官、豪族自说自话的化外之地。

        证据就是——上个月吕嘉问的右江安抚司一声令下。

        交趾北方各州的豪族、土官,纷纷点起自家的丁壮,前往富良江,为大宋运输交趾赔付交割的二十万石稻米。

        数万丁壮,从四面八方而来,自带干粮,为大宋天子转运稻米。

        那盛况,惊呆了所有人,也震撼了所有目睹了这一切的广西官员。

        因为别说是广西了。

        便是在大宋腹地的河南、河东、京西等地。

        官府想要动员数万人,参与工程建设,也需要费很大一番功夫。

        所以……

        狄咏看完自己兄长的信件后,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心态。

        倒不是他担心自己的女儿入宫后,会有什么问题。

        因为狄咏清楚,当今官家,尽管心思多的根本不像个孩子。

        但他‘圣质纯良’、‘仁厚谦和’、‘宽厚多爱’却是所有他身边服侍过的臣子的共识。

        对臣下,是找不到任何问题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自古以来君王,待臣下宽厚者,无出其右。

        他连自己身边的女官,服侍他后,都会特意的用眼神或者颔首的方式鼓励、嘉奖。

        身边的人,哪怕做错了事情,只要是无心之过,他也会大度的赦免。

        至于像他这样的心腹——不仅仅本人过生日,会专门派人登门赏赐。

        便是妻子、父母生辰,也会遣使致贺、赏赐。

        虽然一般都是御赐文字,以圣人经义嘉勉,或者赐给衣服、宝剑。

        但是,身边近臣,全部都是感激涕零,只恨不得为他去死!

        所以,狄咏知道的,他的女儿入宫后,肯定会被善待。

        于是,狄咏真正忧心的,只有一个事情。

        “万一蔷儿被选中、得宠……”

        “甚至于被册为皇后……”

        “我该去那里,为蔷儿准备好嫁妆?”

        天子恩遇大臣,选臣女为皇后。

        出嫁之日,整个汴京都会盯着这个大臣家。

        所有人都会拿着当初慈圣光献出嫁仁庙时的嫁妆来暗自比较的。

        当初慈圣光献嫁与仁庙,嫁妆几近百万贯之巨,震动了整个天下。

        若到时候,他女儿出嫁,在嫁妆上不如慈圣光献的嫁妆丰厚。

        那整个狄家都会蒙羞,为天下所指斥——你们家怎么回事?

        看不起当今?

        不想当皇后可以直接说!

        我们的嫁妆,是准备的足足的。

        可问题在于,狄咏知道的,哪怕他掏空全家的六个钱包——他的、他哥哥的、他老丈人家的、小舅子的还有妹夫家的、姐夫家的。

        再把所有能借的人,全部借一遍。

        也凑不齐一百万贯。

        绝对凑不齐的。

        狄家人就没有经商的天赋,也做不来生意。

        好在……

        “物质上的嫁妆,我是给不起……”

        “但可以用命来给蔷儿,准备嫁妆。”

        狄咏握紧了拳头。

        他是武臣——本职就是拿着手里的刀子,给子女挣一个富贵前程和恩荫。

        既凑不齐百万贯之巨的嫁妆。

        那就只能是,用着军功,拿着敌国的土地来当嫁妆了。

        自然,不能是交趾——交趾小国,而且已经被打服了。

        最起码,也得是西贼的土地。

        而且不能少。

        至少也得是灵州、盐州这样的西贼重镇。

        起码也得是千里以上的土地!

        若是能灭国的话,当然是最好了——执其酋首,献俘于太庙。

        这样的嫁妆,怎么着也值千万贯了吧?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