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强取豪夺
书名: 唐枭 作者: 海风儿 分类: 穿越

        

        敬翔提笔起草圣谕,晓谕魏王张全义。

        择置亲王规格莱王府一座,一应外府家丁三十个,内府秀丽侍女十个。

        朱晃只听了敬翔禀告。

        敬翔故意的略去小条件,免得陛下气大伤身。

        曾浩的要求,出于一种分散重点的迷惑手法。

        大小条件一堆,看过重点,再看无关紧要的条件,下意识稀释重点。

        曾浩高估了朱晃君臣的底线,顾虑索求密州刺史,谈不拢的弄崩了。

        毕竟听说朱温性情暴虐,一怒武力相向。

        曾浩要求得到莱王府,出于布局未来可能有用,不要白不要。

        敬翔搁笔,又琢磨赐名,陛下不喜的没当真,名字不能带友字。

        敬翔思索几个名字,推敲是否不犯错误,忽而哑然失笑,何苦费神,借用地名的赐名朱东莱。

        敬翔提笔起草赐封莱王,建置胶东节度使,任职密州刺史的公文。

        ......

        曾浩接到梁帝的妥协,为之欣喜,控制密州至关重要。

        莱州南部,与密州的交界有一胶州湾(青岛),对于海上行船,属于停泊的优良港湾。

        密州还是胶东半岛通达淮河地域,必经之路,利于军事互相支援。

        密州的财赋征戎,也是一大养军壮势的进项。

        ......

        洛阳,接到圣谕的张全义,则是一副苦瓜脸,亲王规格的王府。

        洛阳城太平多年,人口年年递增,战乱空置的居宅,现在大多数有主居住。

        张全义的儿子,衙内指挥使张继祚,恼火道:“陛下居然容忍外邦挑衅,收为义子徒惹人笑。”

        张全义脸一沉,说道:“不容忍,调你去远征胶东半岛,愿意吗?”

        张继祚哑然。

        张全义又道:“没人愿意惹人笑,明知道得不偿失而为之,那是愚蠢,陛下重兵攻略北方,岂能半途而废。”

        张继祚不乐意,说道:“我们付出的少吗?亲王府规格,我们得出多少钱?总不能强取豪夺吧。”

        张全义若有所思,稍许,说道:“陛下权宜之计,所谓莱王不能久,你使人抄家道德坊李府,换上莱王府的匾额。”

        张继祚愣怔,道德坊位于洛河南岸,大致与承福坊隔河相望。

        道德坊李府,大唐皇族后裔,嫡系先祖追溯到唐肃宗。

        论起来属于旁支的旁支皇族,只剩下一个郡公爵位,祖传的亲王府邸。

        张继祚之所以意外,出于道德坊的李府,在张全义入主初期,主动支持张全义的统治,算得张全义阵营恩人。

        张全义一直自诩感恩朱温,对于自家阵营的恩人,却要狠毒的过河拆桥。

        张全义瞥一眼,说道:“大唐亡国,抄家理所应当,你不要亲自出面,使出的人声称陛下谕旨,撇清我们。”

        张继祚点头,问道:“李府的铺子,人口怎么处置?”

        张全义轻语:“家财充公,男人不论主奴全杀了,女人挑出十个最好的送去虞王府为奴,置换虞王府的十个奴婢,送到莱王府,其他的送去皇宫为奴。”

        张继祚点头,张全义又道:“外府的三十家丁,通过人牙筹齐,千万不要安插我们的人,留个临时管事的即可,交接之后离开。”

        张继祚点头离开,吩咐一个精干属下操办。

        张全义眯缝眼品茶盘算。

        汴梁的眼线传回东征大败,他当时一惊,随后心理上,对于梁帝的统治,多了颓势感。

        梁帝穷兵黩武,征战不休,洛阳的付出不堪重负。

        张全义对于虞王,关注颇多。

        虞王的南北行商,带给洛阳很大收益。

        张全义治政能臣,对于农商非常敏感。

        洛阳属于大运河的结点,往来南北东西的行商很多。

        张全义通过行商,意外得知魏博发生的事件。

        大名府尹杨利言,遭到邺王外放博州刺史。

        杨利言赴任之后,得到虞王出兵帮助,控制了博州军政。

        张全义知晓虞王任职贝州刺史,但以为只是虚任。

        虞王出兵帮助杨利言,或许虞王实控了贝州。

        张全义猜想过,是否出于梁帝指使,利用虞王遏制魏博的叛附无常,尾大不掉。

        张全义为人谨慎,不愿没事找事的惹人,故此不会禀告提醒梁帝。

        事实上,张全义对于梁帝,畏惧远胜过所谓的记恩。

        张全义重视了虞王,远见虞王或能影响大梁帝国的走向,比如支持某一位皇子。

        张全义奉行中庸,不支持任何皇子,但愿意交好有了势力的虞王。

        ......

        上元府,韦扶风巡视归来,意外在府门外,看见了杨妙言。

        “楚大人,小女冒昧来见。”杨妙言一身普通衣裤,身后跟随两个年长奴婢。

        韦扶风微笑道:“进来吧。”

        杨妙言跟随韦扶风走入节度使府,一直走到厅堂。

        两个奴婢低眉顺眼的跟随不离。

        韦扶风温和道:“坐吧。”

        杨妙言没有坐,说道:“楚大人,小女来见,请求大人帮助杨渥。”

        韦扶风转身面对,温和道:“你嫁了人,不要再管扬州的事情。”

        杨妙言苦涩道:“小女愚蠢,辜负父亲大人的期许,我没脸来求你。”

        韦扶风温和道:“你理解有误,你嫁给我,改变不了我与杨渥的敌对,因为杨渥愚蠢的剥夺我,与你何干?”

        杨妙言说道:“因为我的另嫁,才使得扬州老将没了忌惮。”

        韦扶风摇头道:“有我的威慑也没用,杨渥贪婪作死,大肆重用亲信夺权,还杀了周隐,你想老将们能不害怕吗?刀架脖子上,那个愿意坐以待毙。”

        杨妙言愣怔。

        韦扶风又道:“我也是一样,杨渥贪婪江宁,使出亲信取代我,我不该骂他愚蠢吗?有人抢夺你的私房,你能无动于衷?”

        杨妙言点头,轻语:“谢谢,我懂了。”

        韦扶风说道:“出嫁的女儿,应当心在夫家。”

        杨妙言女礼:“我给你道歉,谢谢你的开解。”

        韦扶风温和道:“我不需要道歉,因为是我,给不了你想要的幸福,我愿当你是妹妹,以后有了孩子,别忘了来见我这个舅父。”

        杨妙言羞涩,细语:“谢谢。”

        韦扶风轻语:“杨渥属于蠢货白眼狼,我不愿自找祸事,以后你的其他兄弟,我能救不会漠视。”

        杨妙言屈膝跪下,泣声:“谢谢。”

        韦扶风急忙迈步弯腰挽扶,看见杨妙言流泪的秀丽脸儿,温和道:“现在回去吧,留久了风言风语。”

        杨妙言轻嗯点头,忽而一个奴婢低语:“大人,夫人有了身孕,不会风言风语。”

        韦扶风意外,笑语:“是吗,那不宜劳累,先在府里休养几日,就当回了娘家。”

        杨妙言犹豫一下点头,韦扶风招呼府里人,安置。

        两日后,杨妙言离开回归舒州。

        .......

        舒州,濒临大江驻扎东吴军。

        由于川南军夺走江西,池州成为前沿边界,扬州军府调动东吴军增援池州。

        东吴军节度使李承鼐,抉择驻军池州隔江相望的舒州。

        舒州刺史李承鼎,杨妙言的夫君。

        李承鼎尊重喜欢杨妙言,对于杨妙言执意去见楚瑜,不悦的担心。

        杨妙言平安回来,李承鼎心落地的愉悦,但也心有猜疑的询问随行奴婢。

        两个奴婢,都是服侍李神福夫人的老人,如实叙说。

        李承鼎听了,离开舒州治所怀宁县,去往安庆寻见兄长。

        兄弟相见,探讨局势未来。

        李承鼐一直斥候宣州江西,获知宣州驻军一再增多,意外多了歙州兵。

        李承鼐吃惊,指使斥候去往歙州打探。

        回馈是刺史还是陶雅,只不过陶雅出兵浙东,失利回归。

        武宁军趁着歙州空虚,出兵围困歙州城,通过谈判,歙州留守投降武宁军。

        现在武宁军镇守歙州城,歙州治理还是陶雅。

        武宁军楚瑜,占据宣州,又夺占歙州,增兵宣州,虎视眈眈池州。

        李承鼐纠结,如果楚瑜进攻池州,他该不该参与内战?

        后来,斥候传回的宣州信息,驻军大规模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没有进攻池州的迹象。

        李承鼐暂且安心,听了兄弟叙说。

        李承鼐直接道明立场:“先王对于我家恩情深重,我们不能与楚瑜合流。”

        李承鼎说道:“问题是,扬州非是大王说了算。”

        李承鼐说道:“徐公值得我们听从,你莫要三心二意,楚瑜奸诈,不值得信任。”

        李承鼎不予苟同,但不能与兄长分歧争论,话不投机半句多,寻个借口离开回了怀宁县。

        李承鼐送走兄弟,回到帅堂无奈摇头,他只能点到为止。

        扬州的内讧还没明朗,未来何去何从?只能临时抉择。

        ......

        江宁,韦扶风接到曾浩的报捷,大喜的起身,右手摆了摆握拳。

        韦扶风走出去,伫立背手的眺望远空,大败宣武军,迫使朱温妥协的休战,建置胶东节度使。

        朱温的妥协认可,以后因为不值得劳师征伐,心理上一再容忍胶东节度的存在。

        除非朱温彻底征服了北方藩镇。

        川南军有了胶东半岛的立足之地,也就有了逐鹿中原的桥头堡。

        至于成为朱温义子,册封莱王。

        韦扶风有了虞王,不在意曾浩的擅作主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