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南征开疆·据有福建
书名: 唐枭 作者: 海风儿 分类: 穿越

        

        泉州晋江县城,年近五十的王审潮,须发已见斑白,一双骨感大手扶抓女墙,脸色阴沉,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的大军。

        王审潮拥有七千军力,有五千军力出征进夺福州城,面对一万多的军力,恐怕很难守御。

        城外,马殷舔着嘴唇望着城池,眼前这座城池可比漳浦县的坚固太多,城墙高达八米,城外护城河宽达八米,城上将士林立,不见乱象。

        马殷扭头吩咐一下,一个近卫跑去城下,高喊:“我等只是路过,能给五百石粮食,我们就走。”

        王审潮沉吟一下,点头高喊:“好,请去东城门接收。”

        马殷得了粮食继续东去,若是没有追兵,他必然攻城夺为立足之地。

        马殷进入泉州地域,看见泉州的农田很多,长势也喜人,城池也适合固守。

        打发走了瘟神,王审潮又令人赶往福州送信,让兄弟及时避开。

        信使才走,就有在外的斥候跑回急报,又发现数万军力自西而来,王审潮脸色大变,终于明白为什么之前的军力好打发。

        “这是怎么啦?边陲之地怎会来了这么多军力,莫非岭南道被统一了?”王审潮惊疑,只有岭南道势力被统一,才可能出动数万军力。

        扶着城墙望了很久,看见黑压压的军力,相比之前的军力,后来的军力明显的整饬,再近些,能够看见大批的披甲军,王审潮脸色见了苍白。

        兵临城下,韦扶风看着坚固的城池,也望见了城墙上的王审潮,他令人过去喊话。

        一名士兵跑到城下,高喊:“王刺史听了,我家节度使知道城中只有两千军力,请王刺史献城,可保余生平安富贵。”

        王审潮听了心一沉,问道:“你们是那里的军力?”

        “岭南节度使军。”士兵回答。

        “刘崇龟大人来了?”王审潮问道。

        士兵不知怎么回答,转身跑回去问了一下,又跑回道:“节度使大人没有来,领军的是新任行军司马大人,节度使大人的女婿,若是王大人愿意献城,可迁任岭南道刺史。”

        王审潮默然不语,内心里不甘的挣扎,多年的心血呀,如今就这么的拱手让人?

        士兵在下面仰头看着,片刻后,王审潮神情忽然仿佛老朽了很多,若是军力都在,他宁死也愿一搏,只有两千军力,毫无守住的可能。

        “开城门。”王审潮哑声下令,属下回应。

        王审潮转身走去,在下马道时,突然天旋地转,一头栽了下去。

        属下大惊呼叫追去,眼看着大人滚落到了最下面,待属下抱起王审潮,一看已然气绝身亡。

        城门开了,得到消息的韦扶风愕然,没想到出了这个岔头,本来王审潮一降,其在外的亲人和军力自然也会归降,如今只怕是成仇了。

        韦扶风命人收敛尸体停棺,带走了城中的两千守军,留守了两千将士。

        ......

        大军开拔继续向东,对于王审潮的死,韦扶风很淡漠,不是他没有怜悯心,而是知道王审潮这种人满手血腥,绝对够得上恶贯满盈。

        其对于泉州是治理的很好,但也是为了他的自身立业。

        韦扶风唤来一个泉州士兵询问,得知王审潮的两个兄弟和四个儿子都去进攻福州。

        留守的两千军力,事实上多数是老弱,不然王审潮未必那般绝望。

        韦扶风大军进入福州地域,一路上又收罗了两千多的逃兵,两日后,抵达福州治闽县,福建的本地人被称为闽人。

        相比岭南道的落后状况,福建的各个行业要先进很多,这得益于比邻浙东。

        两浙属于富庶之地,苏州常州杭州湖州越州都是鱼米之乡。

        一句话,自古以来,福建和岭南迁入的汉人太少。

        韦扶风原本没有进军福建的计划,福建地域位于江西的正南方,在统治上有种鞭长莫及的被动。

        夺取福建有了很大希望,韦扶风开始考虑怎么统治福建,用什么人坐镇为妥,他想到了父亲,但又否定了。

        父亲未必愿意来了福建,韦扶风也不愿父亲南下冒危,而其它韦氏亲人,竟然没有一个能够挑大梁的。

        韦扶风暗叹,其实王审潮的死,给了他另一种触动,今日的他能够强势凌弱,迫的王审潮无可奈何。

        日后面临一统天下的强藩进攻,他一样无奈畏惧,他最需要成长时间,经营铁打的偏安王国求生。

        距离闽县城十里外扎营,韦扶风让一个泉州士兵去报丧。

        告诉王审潮的兄弟和儿子,若是愿意投降,他给予王审潮的承诺,可以让王审潮的一个儿子,岭南道任职刺史。

        至于被赶羊的马殷军,在福州一走而过,逃去了浙东地界,不知道是去祸害浙东,还是会归降浙东之主董昌。

        韦扶风只能止步福建,他没有与浙东交恶开战的实力。

        等候半日,韦扶风等来的却是此仇必报的回音,王审潮的兄弟和儿子,带着四千多的军力撤离,也逃去了浙东。

        韦扶风有些后悔,倒不是担心王氏的报复,而是可惜了那些军力,他下令追击,两万多大军出动向东追杀。

        很多前面的将士得过吩咐,一边追杀一边喊闽语和汉语。

        “你们是泉州人,去浙东做什么?不要亲人了吗?”这一喊很有效果,听到的泉州兵将出现了迟疑缓慢,被追上后立刻投降。

        结果,一路追杀,只有不足一千人跟随王氏逃去浙东,投降的人中,竟然有王审潮的小儿子。

        追杀的川南军之所以止步,却是迎面来了很多军力,双方对峙,使人互相沟通,知道来的是五千浙东军。

        原来是福州留后范晖向董昌归附求援,浙东节度使董昌出兵五千驰援。

        面对两万川南军,五千浙东军主动退走了,双方保持了井水不犯河水。

        两万川南追兵返回闽县,韦扶风传见王审潮的小儿子。

        见面安抚几句,告诉王审潮小儿子,可以继承泉州的一些浮财,扶灵去往连州赴任刺史,泉州的王氏族亲都可以带走。

        王审潮的小儿子感恩,被十名川南军带走送回泉州。

        韦扶风的善待,一是彰显名声,表明我守信,王审潮确实投降了我,非我杀害,二是安抚泉州降兵,收买泉州人心。

        连州那个地方不大重要,日后归属岭南道,韦扶风限制刺史军权,不怕王审潮的小儿子翻天,若是不老实,随时能够让他暴毙。

        事实上,王审潮的小儿子赴任刺史,一直老实为官,为连州的治理做出了很多功绩,王氏一族也在连州扎根,一直兴旺了五百多年。

        打发了王审潮的小儿子,韦扶风目光冷冷望向闽县城,犹如困兽的范晖,竟然顽固的拒绝归降。

        韦扶风不愿折损军力,令人再去喊话。

        “城上的兄弟听了,来援的浙东军已然半途退走,我们是五万大军,范晖若是再不归降,立刻攻城。”士兵在城下高喊,城墙上出现了骚动。

        “这是攻心之术,你们休要上当,再喧闹者,杀。”城墙上一个披甲男人大声呼喊,城墙上的骚动静止。

        看着喊话的士兵跑回,韦扶风下令攻城,战鼓响起,五架云梯在盾兵的抬行下奔去,一千弩兵和一千多的弓箭兵向前。

        啊!城上一声惨叫,继而一个歇斯底里的声音大喊:“我们投降,我们投降,不要放箭,不要放箭,...。”

        韦扶风看了不觉意外,福州军与泉州军血战多日,旗鼓相当的情形下,城中守军还能够承受压力。

        如今面对数万大军,所谓的留后鬼迷心窍不肯投降,其属下却是不愿陪葬,属下临阵弑主这一现象,在藩镇屡见不鲜。

        兵不刃血的拿下闽县城,善后收编了三千多福州将士。

        韦扶风此行满足了所获,他不会出兵攻取北部的汀州和建州,眼下只需保住沿海三州,能够长久立足即可。

        途中,韦扶风使人赶去了桂州,询问杨河愿不愿意来福建任职。

        韦扶风思来想去,决定在福建任职掌管军政的观察使,当然福建也另置多个指挥使掌军。

        杨河的观察使权力相当于兵府总管,政事总管,负责治政,调整各州军力,轮番归属各个指挥使下辖将官领兵,保持基本的兵不常属。

        一旦遭遇重大军事变故,杨河有权调动福建军力应对。

        韦扶风在福州留守五千川南军,加上原本的三千福州兵将,八千军力应该能够固守待援。

        后续的任官,韦扶风需要甄选一番,他想问问舅父楚言和,愿不愿意任职泉州刺史。

        泉州是个好地方,农业比福州显得整饬有序,另外还有一千的澎湖水军在外。

        嗯,就在更南的大海之中,隔海存在一座巨大岛陆,名流求岛。

        韦扶风觉得流求岛不中听,他也没有心思和时间去关注。

        王审潮在那座岛陆上置立澎湖县,那自然是他的领土,不能弃之不理,日后让任职者关注,负责收降水军,水军的家属都在泉州。

        文学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