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签到领罐头
书名: 签到在亮剑开始 作者: 飘过太平洋 分类: 穿越

        

        抗战时期的华夏,真可谓处在十分落后的阶段当中了,什么物资都供不应求。

        尤其是粮食!

        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人有心去种植粮食,男人们都征战打仗,留在村里的大多数是老弱以及妇女,在耕作能力上,都相对薄弱。

        秋天,鬼子下乡扫荡要征粮食。

        中央军不事生产,也要征收粮食。

        种一份地,交两份粮食,谁受得了?

        可受得了受不了,人家手里有枪。

        不交?人家就抢。

        战乱年代人心惶惶,谁还有心思种粮?

        曾经有一位美国的专家,经过研究中国人的体质之后,为中国人定制了一个食谱。

        并且认为,作为抗战的士兵,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中的基础:

        10克盐,35克肉类,70克蛋白质,340克蔬菜,850克的大米。

        美国的专家说这份食谱,已经是最低的标准了。

        但当时南京政府看到这份“低标准”的食谱之后,也只能露出无奈的苦笑。

        对于中央军当时的后勤供应来说,最多只能满足这个标准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别忘了,中央军后面有政府养着,一直被认为“富得流油”,但是也只能满足这份食谱的三分之一。

        八路军可没有人养着,得自给自足。

        袁朗面前仓库里的红薯小米,是八路军战士在打仗之余,自己耕种种出来的。

        当时,美国专家在了解到情况之后,十分吃惊,若是按照这一份供餐标准来算。

        在美国,他列出来这样一份食谱,甚至会被拉出去枪毙的。

        对于中央军的王牌部队,士兵每天也只能供应两餐,基本上都是粗糙的大米,隔三差五能看到一顿蔬菜都算是谢天谢地了。

        至于吃肉?大概在梦里能吃到吧,连过年,都很难说有一顿肉吃。

        八路军的物资供给,远不如中央军的一半。

        这种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是到了一种怎样的地步。

        每天只有三百克的主食,连一斤都不到!

        听夏宝山说,每年到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吃光了。

        就打野味儿,别说兔子,就是老鼠也得哭。

        挖草根野菜,吃树皮,像长征的时候把皮带拿出来煮了,也是有的。

        即便这样,八路军还得拿起枪,凭着顽强的意志,跟鬼子拼命。

        简直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袁朗沉默了良久,再说话时嗓子都哑了:“狗日的小鬼子……”

        如果说之前,不断的援助八路军武器装备。只是因为他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惯性思维下去做的。

        那么现在,他突然有了一种使命感。

        打跑小鬼子,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去,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库房,袁朗眼望蓝天想了一会儿,决定先去一趟炊事班。

        灶火烧得正旺,屋里充满了水蒸气,从屋外进来,顿时感觉暖和了许多。

        夏宝山熟络的跟炊事班老王打着招呼,“老王,今天新团长上任,咱们吃点什么好的呀?”

        “炖白菜粉条,蒸窝窝头,红薯土豆。”老王坐在小马扎上,叭叭的抽着旱烟。

        夏宝山揭开锅盖儿瞧了一眼,表现的很失望:“一点儿油腥子也没有啊!”

        “全团就一头猪,你要是能让团长宰了它,咱们就能见点儿油腥。”老王把烟锅倒出嗑了嗑,头也不抬的说的。

        没什么吃的东西,炊事班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炖白菜粉条,就已经是新团长上任,特地加的好菜了。

        想要见油腥儿,不如去做梦,梦里什么都有。

        袁朗在一旁听着二人的谈论,默默的选择了签到。

        “签到成功,为八路军新二团炊事班。”

        “获得奖励,美军c战斗口粮,千人份。”

        果然,在被服厂能获得军装奖励,在炊事班自然可以获得食物。

        不过,美军c类口粮是什么?

        系统给予了贴心的解释:美军C战斗口粮,特别设计用于没有餐厅的实战条件下的部队,要求便于单兵携带,满足三餐营养。

        C战斗口粮包装在6个小铁皮罐头内,和一个附件包。

        其中三个铁皮罐头是肉类,称为M成分。另外三个铁皮罐头是面包类,称为B成分。

        6个罐头组成一天的口粮。

        M成分有多种配方:有肉和豆类,肉块和蔬菜,肉和通心面条,腊肉,鸡蛋和土豆……等等11种。

        这些东西煮熟后,分装在铁皮罐头里,装在木头箱或纸箱里运往前线。

        美军后勤人员配餐时,根据不同配餐方案组合而成。

        例如:

        M1号组合方案包括火腿,鸡蛋和土豆,肉和豆类,鸡,蔬菜;

        M4号组合方案包括猪肉和豆类,肉,通心粉,火腿,利马豆。

        组合的种类多种多样,口味儿也各不相同。

        总体来说,二战美军中伙食是最好的,能与之相比的只有意大利人。

        千人份单兵作战罐头,总共六千个罐头,以及一千个附件包。

        袁朗的脸上有了些许笑容,“那个……夏宝山,给你们新二团带来的物资应该快到了,叫上一个排的战士,跟我去搬。”

        “一个排的战士,用得着那么些人吗?”正跟老王头说话的夏宝山,听到命令愣了一下。

        究竟是带来了多少东西?

        “二百件冬装,六千个罐头,跟我来吧!”

        袁朗装完13,丝毫不拖泥带水的往外走,很有一股子撒完钞票大款的气质。

        “真的?”

        老王头抬头望了一眼走出去的背影,询问的目光看向夏宝山,却发现对方和他一样的迷茫。

        “应该是真的,团长很信任他。”夏宝山只能如此回答。

        再怎么着也不可能,说大话就是为了戏弄他们俩吧?

        “去跟着看看不就得了。”老王头提起烟袋往出走:“炊事班的集合,都跟俺走。”

        是去搬物资,又不是干苦力,夏宝山也不甘落后,出去就招呼着战士跟他走。

        一行人跟在袁朗的身后,浩浩荡荡的出村。

        果然,远远的便能看到,一列马车排着长队,正往村落来。

        “那是给咱们的?”一个跟上来的战士开口询问。

        刚才得知车上物资具体数量的夏宝山,目光呆滞的望着车队,下意识的喃喃道:“好像是的。”

        “同志们,冲啊!”

        一阵欢呼声后,老王头比那些小伙子都跑得快,兴奋不已的向着物资车发起了冲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