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组建班底(2)
书名: 我要做门阀 作者: 要离刺荆轲 分类: 穿越

        

        翌日清晨,张越从温柔乡中醒来后,就开始了谋划。

        虽然,这次天子名义上是叫他去调查任立政的事情。

        但实则,却是叫他去乌恒当太上皇!

        概因,如今的乌恒,与后世被米帝驻军的霓虹、南棒相差无几。

        别看乌恒如今,与长安的政策渐渐背离。

        私底下也是野心勃勃,想要有所作为。

        但实际上,乌恒人根本反抗不了汉家!

        就像后世的霓虹、南棒,表面上看着光鲜亮丽,实则只是米帝养的小妾。

        霓虹所谓的自卫队,根本没有任何进攻能力,只能给米帝的第七舰队打下手。

        而南棒更惨!

        连战时指挥权,都不在自己手里!

        乌恒虽然还没有惨到这个地步。

        但却也差不多。

        乌恒内部,一盘散沙,没有任何强力人士。

        汉家更设置了护乌恒校尉,监视和打压乌恒各部。

        所以,如今的乌恒,与后世的霓虹、南棒在张越眼里相差无几。

        都是野心勃勃,想要挣脱主人控制的恶犬。

        只是……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典型的小姐的心,婢女的命。

        乌恒人想挣脱汉家控制?

        除非未来和历史上一样,李广利兵团全军覆没,汉家力量被迫全面收缩。

        他们才有一线生机。

        不然的话,旁的不说,护乌恒校尉加上亲汉的乌恒三部,就足可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再随便从上郡、上谷,调点郡兵,就能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爸爸的爱’。

        没办法,实力差距太大了!

        汉家一个指头就能捏死乌恒人。

        所以,乌恒内部的野心家,也知道分寸,只敢背地里搞小动作,趁着汉家的力量被匈奴人牵制在居延方向的时候,悄悄的积蓄力量,用着各种借口听调不听宣,做着汉匈之间大变时趁势而起的美梦!

        对此,张越只能说,他们真的是想多了。

        哪怕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乌恒人真的等到了‘汉匈剧变’的机会,趁着汉家力量收缩,趁机获得了独立和自主,正打算走上人生巅峰。

        却被汉与匈奴联手阴了。

        昭帝元凤三年,匈奴人忽然以‘乌恒掘我先单于棺椁’的名义,发动对乌恒的战争。

        随即汉家朝堂立刻反应过来,以范明友为度辽将军,领兵‘援救’乌恒。

        这一战,汉匈的默契,真的是达到了盟友的地步。

        范明友前脚出塞,匈奴人后脚就带着战利品撤退。

        在乌恒人还没反应过来前,汉军长驱直入,对着‘援救对象’大开杀戒,斩首六千,杀乌恒三部首领,缴获、俘虏无算。

        加上匈奴人的手笔,乌恒人数十年的积蓄,被席卷而光。

        大乌恒帝国的美梦,从此惊醒。

        这就是小妾想要翻身的代价!

        思虑着这些事情,张越就知道,此行难度不大。

        他去了乌恒,就等于米帝的太平洋司令兼参谋联席会议主席到了霓虹。

        乌恒人不洗白白等着临幸,那就只能去死!

        故而,张越将心思,转移到了如何彻底驯服和控制乌恒的事情上。

        乌恒九部,百万人口,牲畜数百万,控制着数千里的草原。

        想要彻底驯服和控制,难度很高。

        要完成这个目的,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和成熟的制度。

        团队的话,此番出使,张越打算趁机组建起来。

        司马玄的乌恒将军,是张越肯定要争取和设立的。

        因为,张越打算将之,变成一个类似后世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一样的机构。

        前期,对乌恒各部进行经济殖民和控制。

        乌孙人的皮毛、奶酪资源,是一块巨大的肥肉!

        运用的好,说不定可以为汉室经营漠南,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撑。

        当然了,经济殖民,只是前期的手段,作为过渡的政策。

        讲真,英国人还是太小家子气了。

        毕竟是岛国,格局狭隘,气量太小。

        所以,在后世,他们连英伦三岛都要守不住。

        苏格兰、爱尔兰,都要闹分裂!

        诸夏民族,就完全不一样了!

        春秋王正月,大一统!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我全部都要!

        人也好,地也好,资源也好,统统都是我的!

        只是,诸夏的同化政策,需要时间来发酵。

        润物细无声中,就悄然瓦解了异族的文化和信仰,轻松将之变为诸夏。

        但张越不想等太久。

        他希望尽快做到!

        所以,儒生就是必不可少的!

        论洗脑和强化向心力,儒生真的很牛逼!

        都不用看其他地方,就只看现在的南越、闽越和骆越,这些在数十年前,还是蛮夷之土,不毛之地的化外疆域,就能知道了。

        现在,南越、闽越、骆越的人民、文化、风俗,都几乎与中国一般。

        在这个过程里,儒生真的是功不可没!

        尤其是楚诗学派的儒生,真的是于国有大功劳!

        正是他们,从太宗开始,就不断深入百越,传播儒学,教化当地的贵族。

        才能让汉家南下后,一路势如破竹,人民箪食浆壶,以迎王师。

        汉家一到,立刻就能推行郡县,一法律,同度量。

        可惜,如今的楚诗学派,已经衰微。

        新崛起的毛诗学派,又让天子不喜欢。

        张越思来想去,只好打起招募的主意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

        至于模式?

        那是现成的,随便抄抄后世的援边干部政策的制度就可以了。

        这世界,为了能当官,有的是人愿意出卖青春,冒险去边疆的。

        旁的不说,长安城里,不就有好几千的长漂,每天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吗?

        现在,有一个出仕的机会,只要敢去草原,奋斗几年后,回来就可以授官。

        张越相信,肯定有人心动的!

        想到这里,张越就找来白纸,开始写起奏疏。

        写到一半的时候,张越又将其撕掉。

        因为他发现,自己好像也狭隘了。

        凭什么援边只能让儒生去?

        黄老、法家、墨家,甚至是方士术士,也都可以去的嘛!

        教化夷狄,化夷为夏,又不是儒家的专利!

        讲道理啊,法家教化西戎,也是很有一手的嘛!

        秦国人就成功的将犬戎彻底同化,让义渠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这都是很好的例子!

        于是,张越提笔,重新开始写起来。

        中心思想就是一个盖有非常之功,必用非常之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